《中国边疆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中心主办,本期为第二辑。《中国边疆学(第二辑)》设“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专稿”“边政研究”“边疆民族与政权研究”“文献与资料”等栏目。所选录的文章,学术观点新颖,所引文献资料丰富,代表了目前我国边疆史研究的前沿和方向。
邢广程,男,1961年10月生,黑龙江省绥棱县泥尔河乡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国家“新世纪千百万人才”工程。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198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苏联东欧系国际政治专业,获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1986年8月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2003年11月起任该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著有《苏联高层决策70年———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中国和新独立的中亚国家关系》《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探索》《阿富汗战争的悲剧》《强人弱势———米洛舍维奇的下台和入狱》《2005年:应对挑战》《2006年: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发展报告》《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08)》《苏联高层决策研究》《邢广程论文选》《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09)》《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报告》《俄罗斯议会》《普京和梅德韦杰夫:最高权力的组合》等。
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专稿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边疆安定和发展
——以我国东北和西部边疆为视角【邢广程】
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地缘经济政治拓展【王志民】
关于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亚洲新安全观的几点思考【林勇新】
清代盟旗制度与内蒙古五路驿站的设立
——兼论草原丝绸之路的形成【吕文利】
边政研究
北魏与西域的关系——董琬出使西域前后【李方】
南宋至明初的海防与海权论析【刘清涛】
清朝前期政治联姻的多种形态及影响浅析【孙宏年】
张格尔之乱始末【周卫平】
国民政府经略西藏述要【许建英】
略论近代云南的边防建设及政区设置【翟国强】
乾隆二十八年恰克图撤回商民事件【乌兰巴根】
边疆民族与政权研究
试论游牧行国与王朝藩属
——多民族国家构建视角下游牧和农耕族群互动研究【李大龙】
交叉区民众心态之研讨——以唐朝长城区域为例【李鸿宾】
箕氏朝鲜问题的再思考【苗威】
高句丽王号问题刍议【孙炜冉】
文献与资料
“同为国民,以御外侮”——姚锡光《筹蒙刍议》述评【冯建勇】
西藏辛亥年及其余绪编年事稽考——以英国档案为中心【房建昌】
瑞典人施尼茨克尔及其有关图理琛使团的记述【阿拉腾奥其尔】
“边疆史地丛书”评议【马大正】
(一)新疆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最直接参与地区和前沿
按照习主席所提出的基本思路,“丝绸之路经济带”首先要开辟交通和物流大通道。具体地说,开通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走廊。这实际上是在欧亚大陆腹地开通十字形的贯通东西南北的交通和物流大通道。而新疆正处于这个欧亚大陆腹地十字大通道的区域之内,我国新疆与俄、哈、吉和塔四个上合组织成员国直接为邻,与乌兹别克斯坦为近邻,与蒙、阿、印、巴四个上合组织观察员国直接为邻,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我国各省区中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独一无二的特殊地理位置,这就决定了新疆是我国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前沿地区,是我国与周边国家合作最直接的平台,是我国影响外溢的直接发力地区,是实现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最重要的载体。新疆165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完全可以在与周边八国以及中亚、中东乃至欧洲的交流中起到纽带、桥梁和支点作用。
(二)新疆应首先实现与中亚地区的互联互通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首先要将新疆由交通末端变为西联的枢纽,将新疆已经制定的“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开放战略和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规划镶嵌在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大战略中去,推进与内地及周边国家的大通道建设,把新疆打造成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基地。
(1)加快新疆交通网络的建设。根据新疆“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新疆铁路营运里程将达到8200公里(五年新增4100公里),到2020年,新疆将形成四纵四横、五大对外通道、六个对外铁路口岸(红其拉甫、吐尔尕特、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吉木乃、塔克什肯)的铁路路网格局。到2015年,新疆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7万公里,初步形成“四横两纵”高速公路骨架和“五横七纵”干线公路网络格局。到2015年,新疆干线机场数量达到22个,其中新建、迁建机场6个。①新疆应抓紧时间与内地交通网络相衔接,新疆交通网络的先行构建会为将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网络布局做出预先准备和安排,有助于将来我国与该经济带交通网络的顺利衔接。
(2)加强国际铁路通道建设,加快推进中吉乌、中巴等铁路建设,形成我国新疆与中亚和南亚区域铁路交通微循环的畅通,有助于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有助于推动中亚地区与新疆的经济区域合作。
(3)国家应对阿拉山口口岸铁路站区进行“二次”规划、扩能改造,满足不断增长的运能及贸易企业的发展需要。
(三)加强喀什和霍尔果斯特别经济开发区的建设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大战略中,喀什和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应起到向西开放的窗口和沿边开发开放的重要示范区作用,一方面,两者应加强与中亚、南亚、西亚的经贸合作,另一方面应与新疆北部和祖国内地紧密联系。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的背景下,喀什、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加快推进,使其成为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应特别强化上述两者的外向功能,使之成为进出口商品集散地、进出口产品加工基地、面向中亚与欧洲的物流通道和国际商贸中心、绿色和有机食品出口生产基地,着力发展进口资源加工、高新技术、民族特色产品加工等产业,将喀什打造成连接亚欧的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国西部“明珠”城市。①处理好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与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关系,形成优势互补,功能配套的经济合作区域。
(四)进一步实施新疆对外开放战略
加大能源和紧缺矿产资源进口力度,将新疆优质产品推出国门,着力发展面向中亚的外向型产业和企业,建设出口加工基地,提高边境贸易发展和边境小额贸易企业能力,推进口岸旅游购物和边民互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