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传播与社会:百年中国疫病防治话语的变迁》以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发生的若干次重大的疫病流行事件为样本,通过与近代中国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轨迹相结合、以话语分析方法为手段,对清末民初1894年的粤港鼠疫、1910年的东北鼠疫;民国时期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霍乱、30年代的新生活运动;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50年代初的反对美帝国主义细菌战、爱国卫生运动、1988年的上海甲肝以及2003年的“非典”事件等,进行了不同于以往公共卫生视角的全新解读。
张自力,1974年出生。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360度》栏目记者、博士。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客座助理研究员。
从事临床医学工作多年,此后进入媒体领域,深入一线报道多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例如:在CCTV《焦点访谈》期间报道的《安徽泗县疫苗事件调查》(上/下)、《四川资阳猪链球菌感染调查》(上/下)、《禽流感系列报道》(1/2/3)、《上海瘦肉精问题调查》等,获得广泛的社会关注。
专业研究领域:健康传播。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代表作有《健康传播研究什么:论健康传播研究的9个方向》、《媒体艾滋病报道内容分析:一个健康传播的视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的媒体策略》等。合作出版著作《问题新闻与写作》。多次参与国际、国内各类传播学术会议,并作主题发言。
上篇:历史的浸润
第一章 粤港除疫:疫病健康传播中的社会参与
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10月底,上海滩正是夏末秋初的季节。欧式风格的高耸建筑、熙熙攘攘的百货公司、流光闪烁的霓虹灯广告……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不可抗拒地散发着“现代化”的气息。即使是在最贫穷的角落,人们也知道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可以用“洋火”来点亮蜡烛。而越来越多的外国租界,穿梭在人群中长着金发碧眼、一副趾高气扬的洋人们,和蜷缩在街角一隅、衣衫褴褛的乞讨者,又清楚地告诉人们这座城市“现代化”的代价。
一天,位于上海闸北区甘肃路的一家“柴房店”内,突然死了两个人,医院诊断为“鼠疫死亡”。这下,引起了租界当局的惊恐。工部局派员前往查验,发现除了甘肃路之外,阿拉白斯脱路(今曲阜路)、北山西路等处也有感染鼠疫者,随即出动巡捕强令染疫地邻近的居民和店铺搬迁,进行消毒。为了杜绝鼠疫蔓延、威胁租界安全,租界指派本国医生和当地巡捕每天早晨到附近住户家中放置捕鼠器,第二天早晨又去收回,交医生检验。无论各家住户是否同意,一律强制执行。由于所派医务人员(洋人)擅人民宅,不分男女一一检查,遭致妇女恐慌,又对华人居住环境杂乱污秽横加指责和蔑视,遭到民众的反对。数千人上街阻挠洋人检疫,工部局用以消毒的药水车也被砸毁。于是,工部局出动大批巡捕镇压民众,激怒的民众蜂拥而上,将巡捕殴打致伤。这一事件,在当时被称为上海的“检疫风潮”。
事后,租界巡捕逮捕了12名闹事者,并由工部局出台了“检疫章程”,规定:阻碍消毒者罚洋100元或押二月作苦役;家中有人患疫,而家属拒迁出者罚洋50元,无钱者押一月作苦役等。①这一做法,激起了民众更强烈的反抗,华人团体与工部局频频交涉。最后双方达成协议,由华人自设医院,由精通中西医的华人医生、按照华人的传统习俗进行检疫,无需洋人插手。同时为消除妇女顾虑,安排女医生为妇女检疫。11月24日,上海第一所由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医院——中国公立医院正式宣告成立,仅花了10天时间就将疫区内的八千余户居民检疫完毕,未发现一人感染鼠疫。至此,“检疫风潮”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