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学》立足于证券投资学的基本原理,同时兼顾证券投资的实务,本着深入浅出的原则,对证券投资学做了全方位的解读。
市场经济要求持续发展各类市场,着重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完善生产要素的价格形成机制。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经济活动中的诸多功能:既是上市公司融资之所,又是投资者获取回报之地;既是宏观经济和产业市场的重要承载,又是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的重要方式;既高效配置了社会资源,又令百姓广泛地分享到了经济增长的红利。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在工具、规模、市场结构及参与者等诸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国际化特征日趋明显,市场效率及市场影响力大幅提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证券投资学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普遍设置的课程。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也就是中国证券市场刚刚起步的时候,我们就开设了证券投资学课程,并在此后的20多年间四度编写了教材。
随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后的转型发展新阶段,改革有了新特征,经济进入新常态,备受关注的中国资本市场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特点、新变化,一种新生态正逐步形成。市场结构方面,主板市场之后,中小板、创业板后来居上,成为投资者追逐的热点,新三板快速发展,锐不可当;交易工具方面,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的推出,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做空机制,丰富了市场交易方式,给投资者提供了避险工具。2014年5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俗称“新国九条”)被看作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指南,意义非凡。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市场大动作频繁,比如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简称“沪港通”)试点于2014年11月17日正式启动;2015年2月9日,上证50ETF期权正式上线,中国资本市场进入期权时代,向多层次资本市场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时隔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再度大修,2015年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草案首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根据市场的变化及大学教育的特点,加之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我们对原有教材的内容编排做了重大的改进和补充,引入了国债期货、股票权证等证券品种,增加了债券免疫、行为金融的内容,并对每章重点、习题、参考文献等内容做了进一步完善。
前言
第一篇投资环境篇
第1章导论
1.1投资的概念
1.2投资的收益和风险
1.3证券市场的投资和投机
本章小结
重点内容
主要术语
习题
第2章证券投资工具
2.1债券
2.2普通股
2.3优先股
2.4证券投资基金
2.5金融衍生工具
本章小结
重点内容
主要术语
习题
第3章证券市场
3.1证券市场概述
3.2证券市场微观结构
3.3股票价格指数
本章小结
重点内容
主要术语
习题
第4章证券市场监管
4.1证券监管理论概述
4.2证券监管机构和体系
4.3证券监管的主要内容
本章小结
重点内容
主要术语
习题
第二篇证券分析篇
第5章债券价值分析
5.1债券的内在价值
5.2债券定价理论
5.3债券的凸性、久期与免疫
5.4债券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本章小结
重点内容
主要术语
习题
第6章普通股价值评估
6.1股利贴现模型
6.2现金流量贴现模型
6.3相对价值法
本章小结
重点内容
主要术语
习题
第7章股票投资分析
7.1宏观经济分析
7.2行业分析
7.3公司财务分析
7.4技术分析
本章小结
重点内容
主要术语
习题
第三篇现代投资理论篇
第8章有效资本市场假说
8.1有效资本市场概述
8.2有效资本市场的检验
8.3证券市场异象与行为金融学产生
本章小结
重点内容
主要术语
习题
第9章投资组合理论
9.1投资收益率和风险的度量
9.2投资组合理论
9.3单指数模型
本章小结
重点内容
主要术语
习题
第10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0.1引入无风险资产后投资的有效边界
10.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本章小结
重点内容
主要术语
习题
第11章套利定价理论
11.1因素模型
11.2套利定价理论
11.3APT模型
11.4APT模型与CAP模型综合应用
本章小结
重点内容
主要术语
习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