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从现代性的角度切入中国先锋文学乃至新时期文学,从理论源头和创作实践上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做了独到的梳理。本书是国内**早系统分析当代先锋派文学的著作,也是**早探讨了如今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几乎成为常识的后现代性问题,是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引用率**高的著作之一。多年来,它的敏感与精辟,锐气与生动,始终引起当代文学研究者的注意。
陈晓明,男,1959年2月生,福建人。早年有过知青经历,后上大学(1977级),后读研究生,其间从事过教学和研究工作。1987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留院工作多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现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先锋派文学和后现代文化理论等。著有《表意的焦虑》等10多部著作,发表论文评论200多篇,200多万字;并在欧美学术刊物Boundary2等发表英文论文多篇。主编编选丛书文丛多种。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文学评论家奖项。1995年至1998年先后在英国、荷兰、德国等地的著名学府和研究机构做研究和访问讲学。1992年入选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编纂的《世界名人录》等辞典。
导言历史转型与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一、多元的时代: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及其理论规约
二、趋同与变异:中国产生后现代主义的前提条件
三、勉强的记忆:“文革后”的历史叙事或先锋派的文化规定性
上篇叙事革命:话语与风格
第一章冒险的迁徙:先锋小说的叙事转换
一、**性失落:消解深度模式
二、文学的萎缩:创作向写作退化
三、裸露的事实:叙述向故事转化
四、广阔的瞬间:故事向感觉敞开
五、暂时的平面:感觉向语言还原
第二章临界叙述:先锋小说的语言经验
一、临界感觉的发生与语言的内在机制
二、临界感觉与叙述的双向循环
三、临界感觉与叙述情境
四、临界状态与世界的边存在
第三章多形的话语:先锋小说的叙事变奏
一、开放的时间:叙述与故事的二元协奏
二、开放的感觉:现实与幻觉的双向转换
三、开放的文本:互为文本的多重变奏
第四章空缺与重复:先锋小说的叙事策略
一、不在之在:故事中的空缺
二、在空缺的边界:作为补充的描写情境
三、重复:存在的迷失
四、空缺的哲学与文化阐释
第五章过剩与匮乏:先锋小说的抒情风格
一、抒情风格的两种规定:历史意识与话语意识
二、语言的过剩:抒情性句式
三、错位的情境:望的抒情或反讽意味
四、匮乏与补充:语言的乌托邦
中篇精神变异:寓言与逃逸
第六章破裂与见证:新情感的变迁或危机
一、新情感的蔓延:一个伸展的主题
二、浮出海面:生活破裂的见证
三、“非升华”:“幸福承诺”的破灭
第七章**与认同:后现代主义意识
一、冷漠的叙述:苦难意识的残酷化
二、错位的游戏:孤独感的娱乐化
三、反抗与认同:荒诞感的诗性化
四、虚假的深度:神秘感的轻化
第八章暴力与游戏:主体的话语
一、语言的暴力:叙事的能指化
二、多重文本:追寻话语之流
三、主体的失落:后现代的话语特征
第九章穿过时间的迷津:在历史之外叙述
一、历史之外的迷津:叙述时间的**性
二、对家园的逃亡:没有终结的生存论游戏
三、假想的皈依:回到现实之中的精神祈祷
第十章幻想与逃亡:永归期的自我流放
一、新时期的想象关系:自我的确认与放大
二、镜像的解体:自我的角色化或符号化
三、胜过“父法”:逃亡与**
四、后个人主义时代:自虐与自恋的怪圈
下篇文化象征:断裂与更新
第十一章历史的颓败:后悲剧时代的寓言
一、颓败的故事:历史性、家族与往事
二、颓败的历史死结:性与原罪
三、颓败的话语情境:对话与解构
四、后悲剧时代:历史颓败的寓言
第十二章望的救赎:从形式到历史
一、现实的尽头:写作与文化救赎
二、在历史的边缘:讲述与寓言
三、救赎与皈依:复古的共同记忆
四、望的救赎与**低限度的承诺
第十三章欲望化叙事:历史修辞学的变形记
一、“人”的退场:从爱情到本能
二、背景的虚化:没有内在性的历史现场
三、情爱的表象化:欲望化的叙事法则
四、越过界线:女性叙事的后道德状况
五、欲望化的象征:历史修辞学
第十四章后当代传奇:仿真的审美能动性
一、从现实到虚构:现实潜文本的位移
二、仿真的时代:现实的复活与审美能动性
三、仿真的实质:现实的审美化及**的可能性
第十五章命运与性格:晚生代的现代性策略
一、先锋之后:晚生代的突围
二、极端力量:“命运意识”
三、极限状态:性格的极限
四、视点的阴谋:略微的荒诞感
五、有限的**性:审美的现代性情结
第十六章异类的尖叫:断裂与新的符号秩序
一、尖硬的断裂:异类的自我界定与符号资本
二、本质性写作:有限的革命
三、异类的符号谱系:时尚前卫与亚文化写作
四、暧昧的可选择性:后革命时代的备忘录
结语文化溃败时代的馈赠
附录一**后的仪式:“先锋派”的历史及其评估
一、期望**:“先锋派”出现的历史条件
二、艰难跋涉:“先锋派”的历史轨迹
三、有限形式:先锋小说的成就与局限
附录二先锋派之后:90年代的文学流向及其危机
一、先锋性的退化与文学转型的历史语境
二、90年代面对“现在”的文学叙事及其美学局限
三、重建文学叙事的“认识论图式”
附录三中国先锋小说主要代表作年表
主要参考书目
一、中文部分
二、外文部分
勉强的记忆:“文革后”的历史叙事或先锋派的文化规定性
在讨论当代中国的文学艺术中出现后现代主义倾向时,有必要把这一问题置放在文学艺术自身的历史实践中来理解,也就是说,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后现代性因素,可以被看做是泛文化的文明情境的产物,但是,这些“泛文化”条件是全部投射、渗透、凝聚在文学艺术自身的具体实践的每一个推论环节才起作用。因此,回到事物本身,也就是把这些“泛文化”因素融合到文学艺术的实际历史过程中去理解。这当然不是去重新编织历史必然性的逻辑,而是去清理历史推论的那些变动、错位和误置的关系。
“文革后”的中国文学被称之为“新时期文学”,“新时期”这种表述不仅确立着一个反“文革”的政治态度和文化立场,同时意味着一种历史叙事:“文革”被宣告为一个已经过去的、结束的、死去的时代;而一个伟大的“新时期”业已诞生。显然,“新时期”是一次自我命名,因为这个时代才刚刚开始,怎么能证明它是“新”的呢?这个“新”仅仅建立在对“文革”的断然否定的基础上就足矣。事实上,“新时期”文学正是由对“文革”的批判否定确立其基本命题:“文学是人学”。“新时期”文学作为思想解放运动的急先锋,全力书写“文革”时期极“左”路线对人们的肉体折磨和精神迫害。反观那充满血泪的、叫人心碎的命运,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于是,“大写的人”迅速推到历史主潮位置,则是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