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与政治学前沿问题研究》收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师与优秀研究生法学、政治学方面的论文50余篇,对相关学科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独到见解,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法学与政治学前沿问题研究》适合法学、政治学及关心时政的读者阅读、参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成立于2000年,其前身是1996年设立的法学系。在学校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法学院已经初具规模,是广东省名列前茅的法学院之一。
法学院现有法学、外交学、国际政治等3个本科专业,分为6个系,即法律系、民商法学系、国际法学系、知识产权法学系、外交学系、国际政治系;另有法学、政治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一个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国际问题研究所、教育法制研究所、非政府组织研究所、欧盟法律与外交研究所、国际安全与战略研究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物证技术实验室、校内学生实践基地等机构。
法学院现已拥有一支以教授为龙头,以博士、副教授为骨干,以青年教师为主力的教师队伍,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目前,学院拥有本科生1 500多人,研究生200多人。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广州市外事办公室、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佛山市人民检察院、佛山市人民法院、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检察院、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法学院践行“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坚持融法律专业教学和外语教学于一体的办学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专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法学院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蔡镇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院长,兼任广东省法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法学会港澳法学研究会会长。198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曾供职于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庭,2005年国家公派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经济法、港澳法。
龙著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席、副院长;兼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基地专家,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等。出版著作(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或参与“广东发展服务外包中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等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民商法、法学教育。
法学
《鹿特丹规则》承运人责任制度研究
——兼论我国《海商法》修订蔡镇顺林炜珩
我国现行财政决策检讨
——以中央财政出资治理北京及周边地区雾霾为例的分析
杨解君蓝飞宇
大学生团体心理训练分析朱海龙
法学专业双语教学探析梁晨
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类型的应然安排范利平
公司交叉持股“严格限制”抑或“区别对待”朱晔
国际环境关系刍议李耀芳
荷兰国际民事诉讼中拒绝管辖制度研究袁泉
船舶出口贸易中的“交船难”问题及其法律对策杨斐韩展辉
经验法则探析常廷彬臧菁陈嘉慧
律师代理信访的法理思考杨桦李沅
略论我国确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
——以司法“公正”和“效率”为视角蔡锻炼
略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想的社会基础陈勇
论“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的法制教育郭嫄姚震乾
论比较法的定义与研究方法周新军
论法科学生核心能力的构建卢海清
论自由、罪与罚的辩证逻辑关系程刚
论高校章程的有关法律问题张永华
论“公共利益”与专利强制许可黄丽萍
论美国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刘晓蔚
论区域府际合作的法律治理模式与机制构建石佑启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政府合作的执法协调原则潘高峰
Who Should Be Awarded the Ownership of the Found Ebony,Finder or State?
—— A Comparative Analysis李研韩展辉
论我国消费者知情权杨嵩棱
美国外汇保证金交易制度对中国的借鉴孙晓萍
论我国检察权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杜晓君
试论我国打击恐怖活动犯罪的刑事立法完善孙章季
《美国统一商法典》仓单法律制度评析刘睿
外观设计先用权抗辩之探讨胡充寒
外贸代理的模式选择与合同安排龙著华
论死者财产性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王荣珍陈育春
试论“样板戏”的国际影响力肖刚
因错误而订立的合同效力的比较分析叶昌富
刍议法学教育中的“法律人思维”张爽
粤港澳自由贸易园区准入前国民待遇制度研究修文辉
粤港社会组织合作的角色定位和法学审视朱最新陈卉
中国古代酷刑之极
——凌迟孟静孟婕
中国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其法律分析李惠奇
珠三角低碳农业技术发展的法律激励机制研究杨帆刘洁
政治学
2011年8月以来的美国对缅甸政策析评施爱国
论中国本土的非政府组织的国际属性王运祥
论中国在东亚地区的战略选择陈寒溪
美国东欧导弹防御计划是否针对俄罗斯?
王树春田中荣文哲茜
南海问题关注度研究孔庆山
中国国际形象的跨文化传播问题与对策刘青
欧盟扩大的地缘战略分析黎家勇
日本“向右转”与中国的应对之道金良成
欧美学者与中国学者对中日历史问题的认识差异范洪颖
析哈珀政府对华人权与经济平衡外交郑腊香
中国新一届政府对美外交政策新变化曾品元
中欧全球治理观的差异惠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