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丰富的访谈资料和经典案例解析对数据新闻的操作理念和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全书共分七章:什么是数据新闻、如何制作和传播数据新闻、查询和获取公开发表的数据、采集未公开发表的数据、编辑室里的数据分析、认识数据可视化、如何在新闻中运用数据可视化。全书梳理了数据新闻的特征、兴起背景和发展历程,剖析了数据新闻的制作流程,并着重探讨如何在中国的媒介环境下采集、整理、分析和呈现数据。
方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传播
学博士学位。主要关注领域为数据新闻和新媒介
事件研究,曾参与编写《新闻编辑学》(第三版),
在《国际新闻界》、《新闻与写作》、《中国记者》
等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学术论文。
第1章 什么是数据新闻
第1节 数据新闻的概念与特征
第2节 数据新闻产生的背景
第3节 数据新闻的发展历程回顾
第2章 如何制作和传播数据新闻
第1节 数据新闻的类型
第2节 从制作到传播——数据新闻的操作环节
第3节 组建团队——数据新闻的人才需求
第3章 查询和获取公开发表的数据
第1节 理解数据新闻中的“数据”
第2节 查询和获取公开发表数据的方法
第4章 采集未公开发表的数据
第1节 采访和向有关部门、机构、个人索取
第2节 组织对新闻事件或话题的问卷调查
第3节 运用工具自动采集数据
第4节 发起用户众包
第5章 编辑室里的数据分析
第1节 数据会“说话”
第2节 数据分析前的预处理
第3节 学一点数据分析
第6章 认识数据可视化
第1节 数据可视化简介
第2节 数据可视化的构成要素
第3节 数据可视化的标准
第7章 如何在新闻中应用数据可视化
第1节 新闻中数据可视化的解决方案
第2节 数据可视化的步骤
(三)如何申请政府信息公开
媒体记者编辑可以公民个人或媒体机构的身份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程序
一般包括以下几步:
第一步:明确所需的数据属于哪级政府部门或机构管辖的范畴,是中央级政府还是各
级地方政府,并明确这些数据隶属哪个具体的政府部门或机构的业务管辖范畴。
第二步:如果所需的数据隶属中央级政府管辖范畴,是国家级数据,可登录相
应的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或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所设立的
网站(见上一章的附录),如果所需的数据隶属各级地方政府管辖范畴,属于地方
级数据,则需到登录具体的地方政府政务公开网站申请。
第三步:登录相应的政务公开的网站之后,首先可点击首页的“信息公开”或
“政府信息公开”频道,了解所需的数据是否属于公开信息的范畴。以国资委网站
为例(见图4—1),登录该网站后,点击首页的栏目条中的“信息公开”就可以进
入相应的频道。
进入“信息公开”频道,点击页面左侧的“信息公开指南”,就可以了解国资
委的信息公开范围和申请信息公开的方法。如果你想要的数据隶属信息公开的范
畴,就可以提交申请了。
第四步:根据所登录政府机构网站中的“信息公开指南”说明,下载各部门
的信息公开申请表,以相关部门规定的方式提交申请后就可等待政府部门的回复
了。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行政机关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
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政府信息
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个
工作日。”
中国媒体申请信息公开的尝试开始于2006年。当年出现了中国首例记者起诉
政府部门信息不公开的诉讼。2006年4月,上海《解放日报》政法部记者马骋为
了采访,先后以传真和挂号信的形式向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递交了采访提纲,均
遭到拒绝。马骋于是向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判决上海市
城市规划管理局按照《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向其提供由自己申请应当公开
的政府信息。上海市黄浦区法院经过认定,于6月1日正式受理此案。这一案件引
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众多媒体纷纷予以报道或评论,认为该案具有破冰意
义。然而一周后,马骋突然以“放弃对被申请人的采访申请”为由,撤回了诉
状。 ① 据媒体报道,马骋起诉后受到了诸多压力,因而被迫撤诉。即便他已经撤
诉,仍然被调整了工作岗位,被安排到《解放日报》集团下属的《报刊文摘》做编
辑,脱离了采编的一线工作岗位。 ②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出台后,马骋再次以个
人身份于2008年4月8日向上海市规划局申请信息公开,于当年5月16日获取要
求公开的信息文件,但文件内容却不符合他的申请要求。马骋交涉未果后,6月26
日再次向法院起诉规划局,7月9日法院明确表示对他的起诉不予受理。2010年2
月22日,马聘因停车剐蹭的纠纷遭人严重殴打,上海市徐汇区警方4月27日做出
的处理认定为“互殴”。马骋提起行政诉讼后被判决败诉,继而于8月向徐汇公安
分局申请公开相关治安处罚案件信息,申请未果后提起诉讼。2011年4月一审判
决马骋败诉,5月底二审维持了原判。 ③
马骋的遭遇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证明目前国内媒体难以寄希望于完全通过政府
信息公开来获得足够的数据。如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主持人刘江就认为这种方
法目前很难在报道中奏效: “这种方式实际上是没有办法成功的,是一种很书生气的
说法,政府部门完全可以不搭理你,你也是没有办法的。上次
有人和我们说可以去和政府部门打官司,让他们必须公开。但
是,进入法律诉讼环节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闻往往是易碎
的,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不论是从什么角度来说,申请
政府信息公开都是行不通的。而且,很多时候,地方政府和地
方分社之间的关系也很密切,分社的记者去申请信息公开,政
府就会出面干涉,一般来说,打个照面记者就不会再继续要求
公开了。”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