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文化”界说
二、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三、文化的特性
四、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五、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中国语言文字
第一节 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汉语的历史和特点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三、汉语的文化信息
第二节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汉字的起源
二、汉字的发展演变
三、汉字的形体结构
四、汉字的性质及影响
五、汉字的文化信息
第二章 中国古代礼制文化
第一节 礼的起源及演变
一、礼的萌芽
二、‘礼的形成
三、礼的发展及演变
第二节 传统“五礼
一、吉礼
二、凶礼
三、军礼
四、宾礼
五、嘉礼
第三节 礼器、礼服和礼乐
一、礼器
二、礼服
三、礼乐
第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文化
第一节 佛教
一、佛教的传入
二、佛教竹发展
第二节 道教
一、道教的产生
二、道教的发展
第三节 伊斯兰教
第四节 基督教
第四章 中国古代文学
第一节 先秦两汉文学
一、《诗经》
二、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三、屈原与楚辞
四、两汉文学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魏晋诗文
二、南北朝诗文与民歌
三、魏晋南北朝小说和文学批评
第三节 隋唐五代文学
一、初唐文学
二、盛唐诗歌
三、中晚唐诗文
四、唐传奇
五、唐五代词
第四节 宋元明清文学
一、宋代文学
二、元代文学
三、明代文学
四、清代文学
第五章 中国古代艺术
第一节 绘画
一、原始绘画
二、先秦绘画
三、秦汉绘画
四、魏晋南北朝绘画
五、隋唐绘画
六、五代宋辽金元绘画
七、明清绘画
第二节 雕塑
一、原始雕塑
二、先秦雕塑
三、秦汉雕塑
四、魏晋南北朝雕塑
五、隋唐雕塑
六、五代宋辽金元雕塑
七、明清雕塑
第三节 建筑
一、原始建筑
二、先秦建筑
三、秦汉建筑
四、魏晋南北朝建筑
五、隋唐建筑
六、五代宋辽金元建筑
七、明清建筑
第四节 工艺
一、原始工艺
二、先秦工艺
三、秦汉工艺
四、魏晋南北朝工艺
五、隋唐工艺
六、五代宋辽金元工艺
七、明清工艺
第五节 书法
一、书法与汉字
二、书法的时间和空间
三、笔墨
四、书法的精神构成
第六节 音乐
一、先秦音乐
二、汉唐音乐
三、宋元音乐
四、明清音乐
第七节 戏曲
一、元曲
二、明传奇
三、京剧
四、中国戏曲的特点
第六章 中国古代法律
第一节 夏商西周的神权法与礼治思想
一、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
二、夏商西周的“礼治”思想
三、周公“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治”与“法治”之争
一、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
二、先秦儒家的礼治与法律主张
三、先秦法家的法律思想
第三节 秦汉至清(鸦片战争前)的法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发展与衰败
二、封建非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发展与批判
三、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的法律思想
第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艰难转型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危机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艰难转变
一、物质层面的变革
二、制度层面的变革
三、观念层面的变革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一、天人合
二、贵和尚中
三、以人为本
四、刚健有为
后记
(三)宋元时期
1.宋代佛教
宋朝建立伊始,鉴于周世宗的灭佛政策影响了民众的安定,宋太祖下令停止毁佛,并普度行童8000人。宋太宗时,僧尼有一个突发性发展。976年,一次普度行童17万人。宋真宗著《崇释论》,广设戒坛,广度僧尼。至1021年,有僧尼45万余人,寺院近4万所,成为宋代历史上佛教最发达的年代。
宋徽宗崇奉道教,于公元1119年宣布佛教属于“胡教”,强制僧尼改称道教名号,改僧尼寺院为道教官观,改佛菩萨称谓为道教名号,是宋代佛教唯一遭受打击的一次。但不久徽宗下台被俘,故而这次毁佛影响不大。
南宋建立后,宋高宗赵构对佛教采取折中态度。在宋王朝的直接经营下,山西五台山的文殊、四川峨眉山的普贤、浙江普陀山的观音愈益受到民众的崇奉。出于王权统治的需要,南宋历代皇帝采取相互矛盾的政策,使佛教的发展趋向平稳。
宋代儒学大盛。公元1041年,欧阳修撰《本论》,认为佛教在中国为患。理学兴起后,排佛成为新儒学的重要议题。宋代佛教将“天下国家”和“忠君忧时”引入佛教,开辟了古代佛教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一途,使佛教逐渐儒学化。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但由此也彻底结束了沙门与王者抗礼的时代,僧尼必须绝对地臣服于君主的权威。
公元10世纪,西藏社会逐渐安定,佛教开始了新的复苏。978年,佛教从多康重新传回西藏。新型的佛教逐渐演变成稳定政局的思想支柱,权贵进入僧侣阶层,确立了“政教合一”的体制。
到10世纪后半期,西藏社会逐渐安定下来,佛教开始了新的复苏。公元978年,佛教从多康地区重新传回西藏,在康区、卫藏和阿里得到复兴和发展。
新兴的佛教具主要有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它逐渐成为抗拒伊斯兰教、稳定封建统治的支柱;
第二,权贵进入僧侣阶层,为后来全藏的“政教合一”体制奠定了基础。
随着佛教在西藏的深入发展,各地寺院之间产生了深刻的矛盾,从全面对抗到最后甚至武力相向。据记载,从11-12世纪,鲁梅、巴、热、章四部之间就发生过多次战争。在这样的争斗下,西藏佛教各大教派就应运而生。先后有宁玛派、葛当派、萨迦派等,到12世纪,教派之多达历史最高峰。
国家特别重视发展佛教文化事业。971年,朝廷在益州开雕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汉文木版印刷《大藏经》,以《开元录》入藏经为主,陆续收入本土撰著和《贞元录》诸经,总计653帙,6620余卷。这一行动影响深刻,刻经之风由此盛行,其文化上的意义远胜于单纯的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