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阐述了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全书涵盖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国家、政治党团、政治权力、政治权利、政治活动、政治文化、政治发展等内容。本书于2000年初版,2004、2009、2013年三次修订,分别出版了第二版、第三版和第四版,历次修订均反映政治学理论及我们党和国家政治实践的变化。具体而言,第四版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修订工作:一是全书增加了大量的小专栏,使全书的内容更为丰富,以供学有余力的读者进一步掌握政治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二是将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政治学的新论述反映到书中,增加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论述,增加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个文明建设、“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和“中国梦”的论述,增加了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三是在“政治活动”一章中增加了“社会管理活动”一节的内容。
石永义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行政管理学研究所所长、行政管理学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西方政治制度等。著有《现代政治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西方政治制度》等多部著作。
刘玉萼(1934—2004)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原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西方政治制度等。著有《西方政治制度》、《现代政治学原理》、《外国政治制度》等多部著作。
张璋管理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分析、政治学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著有《理性与制度——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公共管理学》、《现代政治学原理》等多部著作。
“政治”一词,古已有之,我国古代典籍《尚书》、《周礼》和《论语》中,都曾出现过。
《尚书》有“道洽政治,泽润生民”之语,《周礼》有“掌其政治禁令”之句,《论语》中
论及政治之条目有50多处。在西方,“政治”(politics)一词,是由古希腊语“polis”(城邦
)一词衍化而来的。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等著
作中,已广泛使用“政治”一词。
“政治”的含义,古今中外,众说纷纭。我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把政治看作“治国安民
”之行为,如先秦诸子百家中有的认为,“政者,事也”,“治者,理也”,说的就是治理
国事的意思。西方古代思想家,一般都把政治看作是一种“善业”,即“正义”、“公正”的事
业。亚里士多德就把政治看作城邦国家,而又把城邦国家看作是“最高的善”。公正是国家
中人们的黏合剂。这种把政治与道德伦理联系起来的观点,虽然掩盖了社会阶级的对立和利益
冲突,但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代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政治现象的复杂化和政治生活的不断发展,中
外政治学者和政治家又给“政治”下了许多定义,作出了各种解释。概括起来,主要有以
下四种:
1.“国家说”,即认为政治主要是国家事务,特别是宪法、法律所规定的一系列国家或者
是政府制度。这种观点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亚里士多德观点的继承,因此,又称传统观点。“国家说”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美最为流行。美国政治学者捷特尔,在1911年出版的《政治学导
论》中就说:“政治学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国家学。”转引自张明澍:《政治是什么
》,载《政治学研究》,1987(5)。武汉大学政治学教授李剑农也持
此
观点,他在1934年出版的《政治学概论》一书中,就明确提出:“政治就是国家。政治学便
是以国家为研究对象的,或竟可以称之曰:国家学。”李剑农:《政治学概论》,2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
2.“权力说”,即认为政治就是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持这种观点者认为,政治并不限
于国家活动,而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凡支配现象之所在,就是政治现象之所在。这种观
点流行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美国。其代表人物有美国政治学者拉斯韦尔。他在1930年出版
的《政治学与精神病理学》一书中说过,研究政治就是研究影响力和有影响力的人物。1950年
,他又明确地说:研究政治就是研究权力的形成和分享。“权力说”使政治的含义深入了一
步,但它未将“政治权力”与其他社会权力严格分开,使政治的含义仍处在不确定中。
3.“分配说”,即认为政治是为社会作出和执行权威性分配(或有约束力的决策)的行为。
持此观点者认为,迄今为止,任何社会中的价值物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了避免和解决
人们为分配价值物而产生的冲突,就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机构和官吏(角色),这一系列社会机
构和官吏,就构成了政治系列。其功能就是通过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各种价值物进行权威
性分配。这种权威性政策之制定及执行过程和各种影响因素,就是政治现象。这种观点在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最为流行,至今仍未受到严重挑战,其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政治学者
戴维·伊斯顿。
4.“管理说”,即认为政治就是一种管理行为,或者说是一种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这种
观点在新中国成立前较为流行。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就曾提出:“政治两字的意思,
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孙中山选集》,692~69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后来,有些政治学者支持这一
观
点。北京大学教授吴恩裕在1948年出版的《政治学问题研究》一书中就指出:“
政治乃是用公共的强制力对于众人之事的治理。”另一位北京大学教授高一涵,在1932年出版的
《政治学纲要》中,也说:“政治是管理众人的事。”
以上定义和阐释,从不同角度说明了政治的含义,有其合理的成分,反映了研究的成果,但
这些定义和阐释,都主要描述了政治的特征和功能,而未能揭示其本质,因此,并不是完全
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