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二战期间德国海军潜艇破交作战、各型潜艇技术性能、潜艇装备、艇员训练生活进行了细致翔实的介绍。或许本书百万字可能都无法真正全面描述这场浩大的战役,但是希望至少能向读者朋友展示这场战役的全景,能够让读者朋友对这场海上破交保交的作战的整个过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提起“海狼”,提起“U艇”,恐怕连对二战历史和军事方面不很了解的人都知道,那是德国潜艇的别名。
“海狼”一词是如此形象生动,而德国潜艇在战争中最重要的战术就被称为“狼群战术”,那么很自然,每艘潜艇就是一条嗜血的海中之狼。
“U艇”,出自于德国海军自己对潜艇的称谓“Unterseeboot”——意为“水下舟艇”,英文缩写为U-boat,而且德国海军潜艇的舷号也都以u加上序列数字组成,如U-49号艇。因此德国潜艇在很多场合便被叫作u艇,但是这一很中性的名称,却因为德国潜艇在战争中令人生畏的表现,而被带上了一层异常惊畏的色彩。以至于英国首相丘吉尔专门把u艇和潜艇区分开来,他说:“敌人的潜艇叫U艇,保留潜艇这个名称来称呼盟军的水下潜艇。U艇是那些击沉我们船只的卑鄙的恶魔,而潜艇则是那些击沉敌人船只的勇敢而高贵的战舰。”
丘吉尔这番话里充满了他对德国潜艇的仇恨与愤慨,其爱憎分明的立场与感情倾向,溢于言表。他完全有理由这么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纳粹德国放弃登陆英国的“海狮”计划之后,德国潜艇一直是英国生存最主要的威胁。海上破交这一海军古老战术在二战中所达到的战略高度,也许只有中国的敌后游击战可与之媲美。与战争中的其他战场或战役相比,大西洋上的战斗似乎缺少了那份辉煌与阳刚之美,却始终弥漫着一股诡秘与阴郁之气。大西洋上不断出没的“狼群”,使潜艇破交战与反潜护航战贯穿整个战争始终。严格地说这不是一次海战,而是由无数次战役和战斗交会而成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海上战争。
使堂堂大英帝国感受到失败痛苦的,不是德国坦克那疾风烈火、摧枯拉朽的闪电突击,也不是德国飞机那铺天盖地、夜以继日的狂轰滥炸,而是德国潜艇对海上运输的破交作战,被称作“海狼”的德军潜艇活动最猖獗时几乎掐断了对于英国生死存亡至关重要的大西洋航线,牢牢扼住了大英帝国的咽喉!使英国真正体会到了失败的切肤之痛!
这场海上破交与保交的较量是一场真正全面综合的角力,这里既有双方将帅的运筹帷幄,也有基层官兵的斗智斗勇;这里既有武器装备的竞相发展,也有侦测设备的一争高低;这里既有军事思想与理念的碰撞,也有数学理论算计的应用;这里既有情报人员的殊死搏杀,也有密码破译的脑力角逐;这里既有国力资源的比较,也有工业生产技术的竞争;这里既是广大参战官兵战术素养的反映,也是作战意志的比拼。这是两大阵营最全面、最长期的对抗,无论是艰难曲折还是惊心动魄的程度,都是人类战争史上所罕见!
这场围绕海上交通线的殊死搏杀,从战争的第一天开始,直到战争的最后一刻,持续了五年八个月,贯穿整个战争,不仅对二战的最终结局,而且对战后海军的发展都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然而,即便是英国著名战史作家亨利·莫尔所撰写的被后人奉为介绍二战历史的经典之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战役》一书中,都没将大西洋之战列入其中。在最权威的军事思想家、二战历史学家李德·哈特的传世之著《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中,虽然专门辟有题为“大西洋之战”的一个章节,但其内容却不是单写德国潜艇的海上破交,而是把整个德国海军包括水面舰艇在内的海上破交都囊括在内。这两位著作等身的大家尚且如此,其他就更无需多言了。因此,虽然“海狼”和“u艇”几乎是妇孺皆知,但是对二战德国潜艇海上破交的过程能说出个究竟的人可不多,这实在是很可惜的。由于1943年5月大西洋之战的胜利保障,迫使德国潜艇放弃潜艇集群攻击战术,并撤出大西洋,从而使同盟国能够从1943年下半年起,比较安全地将无数人员、装备和物资横渡大西洋,运到英国。正是这些人员、装备和物资为1944年6月盟军实施开辟第二战场的诺曼底登陆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要是无法保障这些运载人员、装备和物资的运输船队横渡大西洋时的航行安全,那么诺曼底战役的准备根本就无从谈起,而诺曼底战役如果推迟发动,德国就会利用这一喘息之机,加强抗登陆的防御准备,那么这一决定战争命运的登陆战役胜负就难以预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西洋护航战的胜负,对于战争的胜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其对整个战争发展的重要意义,丝毫不亚于不列颠空战或斯大林格勒战役或中途岛战役!
本书对二战期间德国海军潜艇破交作战、各型潜艇技术性能、潜艇装备、艇员训练生活进行了细致翔实的介绍。或许本书百万字可能都无法真正全面描述这场浩大的战役,但是希望至少能向读者朋友展示这场战役的全景,能够让读者朋友对这场海上破交保交的作战的整个过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也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在撰写、编著、出版本书过程中,得到了很多朋友的热心帮助,李钢先生、董旻杰先生、刘扬先生、查攸吟先生、孙存之先生、陈进先生、方懿先生、朱悦先生、马文俊先生等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王大伟先生认真仔细地翻译了大量德文资料;著名的二战德国潜艇专业网站“德国潜艇战”(http://uboats.51.net)、第二次世界大战专业网站“战争的艺术”(www.chinesewwii.net)及其所属的“二战论坛”(bbs.chinesewwii.net)的众多同好都给予了热忱而无私的帮助。
当然,本书肯定还存在着一些错误,不足和疏漏也在所难免,请各位专家予以指正。
出版本书的意义在于告慰那些在60多年前,为了全人类的自由与未来而浴血战斗的人们,那些在大西洋的狂风恶浪中与德国潜艇生死相搏的勇士,那些在后方为了大西洋上的胜利夜以继日努力工作的人们,无论他们是男是女,是年老还是年轻,是穿军装还是不穿军装。当然,在大量的资料中,我们也能发现,德国潜艇部队的官兵,如果抛开意识形态的对错是非,作为军人,他们同样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U艇艇员的伤亡率是整个战争中任何国家任何兵种中最高的。特别是在战争后期,在盟军已经掌握了巨大反潜优势的情况下,每一次出航简直就是自杀,U艇艇员依然以高昂的士气驾艇出航,正如英国历史学家罗斯基尔在《海上战争》一书中所说:“无论人们如何看待U艇艇员,在任何时候,U艇艇员的军心和士气几乎没有动摇过,更不用说崩溃了。”对于他们,以往很少有文章或书籍描述,即便有也是带着贬义地把他们看作是魔鬼与纳粹的炮灰走卒。或许对他们而言,这场战争的悲剧色彩比对其他人更为凝重。
这也是出版本书的另一个意义:“战争中,所有的一切恶果,都要人类自己去承担。所以战争是如此可怕,因此我们才不会爱上它!”
第一章 潜艇的诞生和早期发展
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潜艇
第三章 在两次大战之间
第四章 二战初期(1959年9月至1940年5月)
第五章 快乐时光(1940年6月至12月)
第六章 大西洋之战(1941年1月至4月)
第七章 第二轮较量(1941年5月A8月)
第八章 新的敌人(1941年9月至12月)
第九章 西非与地中海
第十章 远征美国
第十一章 狂潮再起
二战德国潜艇总表
第十二章 四处出击
第十三章 转折初现
第十四章 名不符实的“大屠杀”
第十五章 走向失败的征兆
第十六章 风云再起船队大战
第十七章 悲惨岁月
第十八章 更大的失败
第十九章 垂死之争
第二十章 日暮西山
附录一:二战盟军护航体制
盟军重要护航船队商船被德国潜艇击沉一览(1942年)
附录二:布莱奇利庄园
附录三:埃尼格码密码机
附录四:二战德国参战潜艇性能参数对比总结
附录五:德军潜艇艇员的招募与试练
附录六:二战德国潜艇的艇上人员构成
附录七:二战德军潜艇艇员的作战与生活
附录八:二战德国潜艇损失明细表
附录九:二战德国海军潜艇部队王牌艇长(前十名)
附录:二战德国海军潜艇部队三大王牌艇长
附录十一:U艇奖章
第一章 潜艇的诞生和早期发展
最初的梦想
正如人类渴望能插上双翅飞上九重天一样,人类也一直试图闯入深不可测的海底世界。除了一探神奇的海底奥秘,更重要的是在军事领域赢得先机。在人类长达数千年的海(水)战历史上,各种船舶行驶在毫无遮蔽物的海面上,只要天气不算太糟,就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发现敌人,当然同时也会被敌人发现。这时候军事家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潜入水下,就可以在敌人毫无觉察的情况下行动。而这种想法就催生了最早的水下作战——派遣水性好的人潜泳至敌船下方进行破坏活动。但是由于人类体能有限,只能在水下潜泳很短的时间,且严重受到水文条件的影响,这种作战方式受到诸多限制。由此人们就会进一步希望借助器械来实施这些行动。由于技术的限制,尽管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进展依旧十分缓慢。
早在公元前4世纪,波斯帝国就出现了最早的职业潜水者,专事从沉船中打捞财宝。此后古希腊人也在海战中进行了潜水侦察行动。传说公元前332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就曾乘坐玻璃桶潜入海中,饱览海底的美妙景色,这可能就是最早的潜水机械了。
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大师兼发明家达·芬奇(Da Vinci)最早提出了关于潜艇的设计。而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潜艇研究是意大利人伦纳德(Leonard)于公元1500年提出的“水下航行船体结构”理论。1578年,英国人威廉·伯恩(William Bourne)在其出版的著作《发明》中第一次明确阐述了潜艇的原理: “在水中的任何大小的物体,如果其重量不变而其体积可大可小。那么,你要它浮它就会浮,你要它沉它就会沉。”从原理上说,这是正确的,但是对于如何建造这么一个“可大可小”的机器,伯恩只是在书中描写了他自己想象的这么一艘“潜艇”,希望用皮革来建造需要伸缩的部位和连接处,不过他本人却没能将这些想法付诸实施。
1620年,荷兰入科尼利斯·范·德雷布尔(Cornelius Van Drebbel)在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艘人力潜艇,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艘能够潜入水下,并能在水下行进的“船”。它的船体像一个木柜,木质结构,外面覆盖着涂有油脂的牛皮,船内装有作为压载水舱使用的羊皮囊。下潜时向羊皮囊注水,上浮时将水从中挤出。这艘潜水船以多根木桨来驱动,可载l2名船员,能够潜入水下3—5米。德雷布尔的“潜艇”被公认为现代潜艇的雏形,因此他被尊称为“潜艇之父”,这位荷兰人的发明毫无疑问是潜艇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不过这纯属灵光乍现,在此之后近二百年的时间,是潜艇技术发展的黑暗时代。尽管有许多人围绕潜艇和水下航行的理论进行了大量的讨论,但成果甚微。这些人并不都是学者和有志推动水下航行器发展的人,其中不乏居心叵测、哗众取宠之徒,专以混淆视听为能事,全然不顾物理学以及材料学的基本原理。这种“假作真来真亦假”的情况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或许是后来的谎言家们再也没办法编出有新意的“理论”,也可能是公众已经厌倦了这些调调,后来的哗众取宠者就开始建造一些潜艇,不过严格的说这些大都只能算是模型。他们的行为本质上就和今人用假项目骗取贷款的行为差不多,只是为了吸引大众的注意以谋求个人利益,而根本不打算推动潜艇技术的进步或者建造一艘有实用价值的潜艇。例如在1653年,法国人德·桑就曾经在荷兰的鹿特丹建造了一艘大型潜艇并进行了公开的展出,这艘“潜艇”长约22米,宽约2.4米。此人大吹牛皮,声称该艇奔驰如飞,天下无敌。当然,这个大骗子并没有笨到拿自己设计制造的这艘“潜艇”去试航。诸如此类的东西如果以现代人或者专业人员的眼光来看,自然一眼就可以洞悉这不过是个骗局和笑话,但是这么一个“怪物”在那个时代的平民百姓看来确实也真假难辨。
新的曙光直到18世纪中叶才重新显现,这一阶段,对于水下航行技术,人们依旧处于摸索阶段。一位名叫纳撒内尔·西蒙斯的英国木匠严格按照伯恩的理论,自费建造了一艘颇具研究价值的潜艇。这艘潜艇较好地解决了水密性和在水中升降的问题,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并没有解决其如何在水下移动的问题。这大概是因为西蒙斯已经没有足够的钱来继续他的研究了,这位运气不佳的木匠最后只得忍痛将自己的作品销毁。而另一个英国工匠戴则设法将一条渔船改装成潜艇(依旧是个只能潜水而不能航行的玩艺,称之为潜水器才更加合适)用于商业性表演,这条渔船在中部有一个水密舱,下沉的方式是使用重物压载。据这位工匠声称,他曾经用这个玩艺潜至约10米深的海中,并滞留了24小时。这肯定带有夸大的成分,如果真的用那种原始的潜艇潜入水下并滞留24小时之久,那他早已因为缺氧而被活活憋死了。不过估计他确实成功的使用这艘潜艇进行过一些浅水区域的下潜,因为他此后便要在普利茅斯外海进行一次公开的潜水表演,甚至扬言要潜至约30米的深度,滞留12个小时。倘若以正常人的逻辑思维来考量,想必不至于是毫无把握的撞大运,毕竟这事情攸关自己性命,一旦失败的话他本人势必葬身鱼腹,因此还有一些当地赌徒为此下注。不过这个冒失的工匠在表演中下潜之后就再也没浮上来,大概此人过度自信且缺乏物理知识,对于水压在不同深度的变化没什么概念,又不知道混水摸鱼(反正又没人可以确认他究竟潜了多深,就算他只潜到7、8米别人也不知道),下水之后直扑30米的深度,然后就被水压挤扁了。也可能是该艇的水密性出了问题造成进水沉没,不过真相如何已经是永远的谜了。那些投注赌他会成功的赌徒们自然是输了个精光。这些英国人的勇敢尝试并没有为潜艇技术的发展带来什么帮助,他们尽管取得了某种程度的成功,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成功的经验也没有被保留下来。但是总算使人相信,水下航行器并不是一种异想天开的东西,某种程度上也激发了后人研究的热情,未来的尝试也就不再局限于英国,而是在世界各地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1724年,俄国人叶菲姆-尼科诺夫制造出了一艘潜水船,这艘船用橡木、松木板、皮革、粗麻布、树脂、铁条、铜皮等材料制成。此后,潜艇的发展又一次进入停滞期。
1776年,美国的水下航行理论爱好者大卫·布希内尔(David Bushnell)建成“海龟”(Turtle)号潜艇并尝试用于作战。这种潜艇与它的前辈们截然不同,完全是为了军事目的而研制的,制造者力求性能稳定可靠,简单实用,大量采用手工操作的装置,而不像以往那样堆迭一些新颖花俏但却不可靠的技术。潜艇的外形像两个拼起来的大龟壳(所谓“海龟”就是因此而得名),靠操作员手工摇动螺旋桨来前进,下潜的方式是向水舱里灌入海水,而上浮的时候则使用压力水泵来排水。由于没有氧气源,因此该艇只能在水下滞留约30分钟。为了安全起见,还在艇体下部带上了一些压载铅块,这样既可以保证潜艇的稳定性,又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将其丢掉来加速潜艇的上浮。该艇的攻击方式也很简单,在艇的顶部伸出一个钻子,用绳子将钻头和一个装满火药的木桶连在一起,潜艇设法靠近敌舰后潜至敌舰底部,操作员把钻子钻在敌船的船底上,然后赶紧丢下钻子逃跑,连在钻子上的炸药桶会在一段时间后起爆。麻烦的是,这艘需要进行大量手工操作的潜艇仅有一名乘员,如此纷繁的操作规程对于孤独的驾驶者来说实在是太过繁重。不过急不可耐的美国人还是很快就把这艘潜艇用于实战,攻击纽约港外的英国军舰“鹰”号,那是英国舰队的旗舰。
袭击当天,原计划是由布希内尔本人驾艇出击,可惜他当时患病,只好临阵换将。1776年9月6日夜,这艘“海龟”号拖上一桶炸药,由一位胆气过人的上士埃斯拉·李(Ezra Lee)驾驶发起偷袭。这位上士手忙脚乱地操作着潜艇,在费了一番周折之后终于成功地潜航至目标船底。此时攻击行动可以说已经成功了99%,不料这位李上士的运气实在是太背了,在安装炸药的过程中,可能是由于过分紧张或者是把钻头钻在了船底的金属部件上,总之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把钻头钻入船底。本来时间还有些富余,他可以另外换个地方再进行一次尝试,不过不知道为什么他没有这么做,而是决定撤退。谁知上浮之后没跑多远就被英国巡逻艇发现,这时没能用掉的炸药桶派上了大用场,李上士迅速将炸药桶抛下并引爆,随后就把那个手摇螺旋桨摇得如同风车一般,在爆炸产生的烟雾掩护下逃之天天。尽管该艇的攻击功亏一篑,但是英国海军经历了这场虚惊之后再也不敢轻易地靠近海岸。因此公正的说,这艘结构如此简单的潜艇也算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然而布希内尔本人似乎因这次行动的功败垂成而大受打击,此后就放弃了对其产品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但是必须承认的是,这艘简单的“海龟”号作为第一艘具备实战价值且被用于实战的潜艇,在潜艇的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正是在“海龟”号之后,几乎所有关于潜艇的研究活动都是围绕着军事目的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