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文学教程(第二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北美华文文学的发展脉络;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北美华文文学;20世纪50至70年代的北美华文文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移民文学”;北美华文文学的区域特质与典型主题等。
导言
第一章 海外华文文学概论
第一节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
第二节 海外华文文学的文化认同与“中国意识”
第三节 海外华文女性写作的文化透视
第四节 海外华文文学的理论研究与方法论
第二章 东南亚和东北亚华文文学
第一节 东南亚华文文学概观
第二节 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历史线索
第三节 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多元局面
第四节 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文化母题
第五节 东北亚华文文学
第三章 北美华文文学
第一节 北美华文文学的发展脉络
第二节 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北美华文文学
第三节 20世纪50至70年代的北美华文文学
第四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移民文学”
第五节 北美华文文学的区域特质与典型主题
第四章 欧洲华文文学
第一节 欧洲华文文学概况
第二节 瑞士华文文学
第三节 法国华文文学
第四节 英国、瑞典等国华文文学
第五节 德、荷、比、卢华文文学
第五章 大洋洲华文文学
第一节 地区历史与多元文化主义
第二节 华人移民与澳华文学
第三节 澳华文学的特色
第四节 代表作家作品
参考文献
后记
《海外华文文学教程(第二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由于华文报纸文艺副刊是东南亚华文文学赖以生存的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物质载体,故此,早期东南亚华文文学“移植性”的最直接体现,就是报纸文艺副刊通过“剪稿”方式传播、呼应中国的新文学。不论是新马还是泰、菲、印(尼),或是缅甸、越南的华文报纸文学副刊,萌芽时期的东南亚各国华文文学几乎都用大量的版面直接转载来自中国的新文学作品。如新加坡的《新国民日报》副刊《新国民杂志》大量转载叶绍钧、郭沫若等人的作品,曼谷《中华民报》副刊《纪事珠》转载许地山、洪深的小说和戏剧作品。缅甸《仰光日报》的《椰风》周刊,《兴商时报》的《野草》、《芭雨》,《觉民日报》的《十日谈》等文艺副刊,也都是直接地转载中国上海、北京等地报纸的文学作品,其他各国的情况也都大同小异。对于这种通过直接剪辑中国作家作品以介绍、传播“五四”新文学的做法,史学家们称之为“剪稿”。
经过短暂的“剪稿”传播之后,随着各国本地华文作者对新文学的逐渐了解,他们也渐渐开始尝试发表新文学作品。但是,由于这一时期的文学作者,大多是从中国南来的文化人,当地出生的极少,他们的文学思想往往直接受制于中国的新文学运动,其作品反映的也多是中国的社会现实生活,表现的则多是作者客居异国浪迹天涯的孤寂落寞的心绪,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对故国家园的眷恋和忆念。他们心目中的“家”、“国”,大都指的是中国。所以,这一时期的东南亚各国的华文文学,基本上还属于“华侨文学”或“侨民文学”的范畴。
借助“剪稿”以移植中国“五四”新文学,创作充满“中国色彩”、“侨民意识”的作品,可以说是东南亚各国华文文学萌芽初创阶段的重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