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以20多年时间研究中国近代著名妇女政治家宋美龄官场之外的生活经历,透过其衣、食、住、行等生活历史,揭密性地总结出这位民国第一夫人在养生学方面的成熟经验,并以大量生动鲜活的细节,首次向国内读者揭示宋美龄长寿106岁的内幕秘闻,是中老年人研究与思考养生健体,克服疾病与战胜疾病的知识性作品。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通过对宋美龄养生经验的了解与理解,定会在现实生活中大受裨益,并成为健身延寿的可读性极强的参考读物。
《宋美龄长寿密码》出版后至今已销售九万册,成为广大读者喜爱的畅销书。这次新版的《宋美龄长寿密码》经过作者重新修订,内容更为充实、精炼,是关心身体健康的读者会喜欢的一部养生书。
序
1897年3月20日出生在上海的宋美龄女士,于2003年10月25日——一个秋日的黄昏,悄然病殁在美国东部城市纽约曼哈顿东区的一幢公寓里。
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传奇性人物,一生整整度过了106个漫长春秋。宋美龄溘然长逝以后,有人称她身后写就的是美丽、聪明和权力;但是,也有人关注的并不是宋美龄生前手中是否握有权力,也不是她的容貌的美丽与聪明才智,关注的乃是她的身体状况。读者关心的是宋美龄为什么能顽强地横跨三个世纪,像她这样一个因参政而劳心的传奇人物,为什么能成为少见的长寿之星?对此甚至连宋美龄自己也不禁发出不可思议的惊叹:“上帝为什么让我活得这么久呢?”
如果翻开宋美龄的历史,就会发现这位在中国政治风浪中走过来的长寿女性,早在1927年决定与政治强人蒋介石结合之前,就已经把自己的养生长寿纳入了日后将要步入的漫
序
1897年3月20日出生在上海的宋美龄女士,于2003年10月25日——一个秋日的黄昏,悄然病殁在美国东部城市纽约曼哈顿东区的一幢公寓里。
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传奇性人物,一生整整度过了106个漫长春秋。宋美龄溘然长逝以后,有人称她身后写就的是美丽、聪明和权力;但是,也有人关注的并不是宋美龄生前手中是否握有权力,也不是她的容貌的美丽与聪明才智,关注的乃是她的身体状况。读者关心的是宋美龄为什么能顽强地横跨三个世纪,像她这样一个因参政而劳心的传奇人物,为什么能成为少见的长寿之星?对此甚至连宋美龄自己也不禁发出不可思议的惊叹:“上帝为什么让我活得这么久呢?”
如果翻开宋美龄的历史,就会发现这位在中国政治风浪中走过来的长寿女性,早在1927年决定与政治强人蒋介石结合之前,就已经把自己的养生长寿纳入了日后将要步入的漫长人生。一般女性绝对不会在嫁给政治性人物的同时,出于身体保养需要而提出牺牲女人的生育权。但是,宋美龄却把这一要求作为她嫁给蒋介石的三个条件之一,这恐怕在古今中外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从前对宋美龄嫁蒋之后始终不能生育一事,坊间和传媒曾经曝出种种猜测的谣传。有人称宋美龄婚后没有子嗣,是她本人不具有生育的能力;也有人说宋美龄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不幸受伤(指上海的“八一三抗战”,宋美龄前往前线慰问伤员时翻车受伤),从此后她不再有生育的能力;还有人说宋美龄婚后不生育是她从小皈依基督教所致。总之,说法种种,莫衷一是。
但是,经过对相关史料的查证,宋美龄嫁蒋以后的无意生育,都彻底否定了上述种种推测,原因是1927年宋美龄就和蒋介石有过一个“约法三章”。而且这“约法三章”的提出者,不是别人,恰恰就是宋美龄本人。
我们不难发现,宋美龄的婚前约定,与中国其他政治人物婚前的“约法三章”截然不同。在一般的情势下,政治人物的“约法三章”,内容大多都与政治紧密相关,甚至可以视为夫妻双方对政治不可逾越的守则。然而,宋美龄和蒋介石的约定则有天壤之别,政治仅仅作为“约法”中的第三条,属于次要地位;而前两条则与政治无关。其中一是宋美龄对宗教信仰的要求;二是为着宋美龄婚后无意生育和抚养蒋氏子嗣所确定的条款。引人注目的是,她在这一约定中明确指出,“为着生命与健康的需要”。这就充分地说明,宋美龄至少从那时起就已经注意到,婚姻生活与她生命及健康之间的关系。这是在当时封建社会的环境下,所有待嫁女性难以提出的一种额外要求。宋美龄此举不仅打破了旧中国数千年来所延续的“三从四德”封建传统,同时也彰显出女性独立人格与“健康第一”的特殊要求。出于政治的目的,决定迎娶宋美龄为妻的蒋介石,对此居然毫不犹豫地表示赞同,这也同样让世人不可思议。
悠悠数十年的婚姻结束了,蒋介石先她而去,但宋美龄竟然活过了百年华诞。她的健康,她的长寿,一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和猜测不已的话题。特别是当宋美龄终于在睡梦中走完了她漫漫人生的时候,有关她长寿的猜测就变得更加匪夷所思。
宋美龄在美国溘然长逝的翌日——10月24日中午12点左右,她的遗体在亲友和保安警卫们的护送之下,缓缓移出了她生前的最后一处居所——纽约曼哈顿东城“葛莱西”公寓的大门,然后被送上一辆等候在大门前的灵车。
宋美龄的遗体被红色绒布覆盖着。由于她是在睡梦中死去,所以面容显得异常安详、恬静,她仿佛是在灵榻之上悄然入睡。106年来她都是这样悄然地入睡,又悄然地醒来。然而今朝她却只能长眠而不能再次醒来了。须臾,这辆灵车便从“葛莱西”公寓出发,经过中午静悄悄的东边大道、79号街、麦迪逊大道,缓缓地直向81街的法兰克坎伯殡仪馆方向驶去。这家殡仪馆位于名流聚集的曼哈顿上东城,许多在纽约生活的华裔知名人士,死去以后都在这里举行最后的追思活动。宋美龄病逝后的追悼活动也选在这里举行。虽然她已经是一个早就退出政坛的年迈老人,可是,由于她身份的特殊,也由于她是以寻常人无法企及的百岁高龄驾鹤西去,因此宋美龄的身后之事,就成了美国纽约近年轰动最大的华裔人士葬礼。
走过漫漫百余春秋的长寿老人宋美龄,她人生的最后一程,竟是在睡梦中辞世的。这无疑是让世人惊叹的意外结局。所以,守候在曼哈顿高层公寓和殡仪馆门前的记者,几乎到了蹲守竟夕的地步。他们都在希求猎取有关宋美龄的长寿秘诀,甚至对她生前最后一刻的情况也希望曝出意外的新闻。可是,宋美龄生前并没有留下任何遗嘱,更没有留下记者们渴望得到的长寿秘密。她的悄然离世,远比普通人想象的还要简单,甚至根本就没有人们所希求的任何新闻性。
在宋美龄殁去的第二天,死前始终守候在老人榻边的外甥女孔令仪对美国媒体公开了宋美龄离世前的最后情况。孔令仪说,宋美龄去世的当天下午4点,她依例去看望蒋夫人。老人家情况还算正常,她就放心回地到自己家里用晚餐了。可是还没吃完饭,宋美龄的特别护士就打来紧急电话,说蒋夫人出了症状,脉搏跳动不规则。孔令仪急忙赶去,家庭医师也同时赶到。经过治疗,蒋夫人随即再次入睡,但脉搏始终微弱。孔令仪急忙通知在纽约念书的蒋孝勇公子蒋友常等亲友赶来陪伴蒋夫人。大家静静地守候着,直至晚上11点17分,宋美龄在睡梦中终因心脏衰竭自然地过世了。
孔令仪还告诉记者们:“蒋夫人过世前没有对我说什么话,没吩咐任何事,过去几天她已不大讲话了,只是点头或者摇头,但精神还好,她从不交待后事,也不立遗嘱。”
孔令仪指出,宋美龄一生不会赚钱,更不管钱,身后仅留下12万美元的银行存款,现由孔令仪代管,此外她别无其他资产;蒋夫人晚年在纽约,住的、吃的、用的,包括昂贵的医药费用,均由孔家出钱,台北当局或国民党并未挹注。
宋美龄的步履横跨19、20和21世纪。她一生的历史功过是非,并不是本书求证和加以论述的重点。这部长篇史实性著作,只关注和破解一个谜团,也就是国内外众多读者一直关注的问题,即:宋美龄为什么会如此长寿?宋美龄一生的长寿秘诀究竟是什么?笔者企图以大量鲜为人知的真实史料,为关心此事的读者们解开这一有益于人们健康的知识性谜团。
前言
往事回忆是达官贵人、名人学士的事,而寻常百姓则较少。但百姓人生、酸甜苦辣,也有特色,也有精彩,也有激情和峥嵘,有些也是社会时代的点状反映。退休闲来无事,记述往事、聊以自慰,又何乐而不为呢!
有言道,“人生逆境十之八九”,这话不乐观!我认为所谓的“逆境”,是环境与自己的生活、事业相悖!而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则不属逆境的范畴。我的感悟是,“人生顺境十之八九”:这个境是说外部环境,外部环境是通过心境的好坏而感应的,和你的幸福感是息息相通的。我从全民医院退休后,又间断地半年工作半年闲,在民营医院工作,自己体会到外部境况的好坏、幸福感的好坏,是从自己的“心境”而来的。每个人都要定好自己的人生位置,如果是欲望超过了客观实际,一味空想,这山望着那山高,或者遇事总找客观原因,不找主观原因,这样一来,他的逆境就是“十之八九了”。这样的心境会使你陷入“天天不快乐、心想事不成,既怨天又尤人”的逆境。我在两个儿子上学时期,经济是拮据点,有朋友叹息我生活清苦,可我不觉得,我们全家人都不觉得苦,而且很快乐;至今儿子王相林还说那时生活很幸福,很快乐!这就是心境好!我三弟王昌顺给我的短信《幸福小语》说得很好:“幸福并不复杂,饿时,饭是幸福,够饱即可;渴时,水是幸福,够饮即可;裸时,衣是幸福,够穿即可;穷时,钱是幸福,够用即可;累时,闲是幸福,够畅即可;困时,眠是幸福,够时即可;爱时,牵挂是幸福;离时,回忆是幸福。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佛教有一句话说得也好,“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烦事挂心头,天天都是好时节”,这里也强调了一个“心境”。
往事回忆,是把自己脑子里烙印很深的事件记述下来,干脆从少年记事开始吧,一事一忆,事件鲜明,就事说事,把人生悟到的体会也记述下来。有人说:退休赋闲最清醒,因为他有时间回过头来想,回过头来看自己的人生路,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有些体会对青年人也是有借鉴的。要不有人说“家有老是个宝”,宝就宝在他的“阅历”和时间沉淀的智慧,把自己几十年烙印很深的事件献给读者、献给后来人,这也是一件善举好事。让年轻人知道那个时代、那个群体的生活方式,那个人的喜、怒、哀、乐的“人生五味”、“峥嵘岁月”。
我是共和国同龄人,记事时大门上贴着“抗美援朝”和“人民公社好”的大红字。自家地里掰回的包谷,堆上了屋顶楼,我在玉米堆上爬上滚下地玩得痛快。1958年大跃进吃大集体食堂时,缺粮吃,用给牛羊吃的包谷壳、绿豆壳放在铁锅里熬,熬的粉灰水,大家一人一碗分着喝。三年自然灾害,我采过鸡骨头树叶,自制“神仙凉粉”吃;挖过很苦的草根“全秧根”;还挖过不能吃的“观音土”,就是那种抹墙用的白色泥土,吃时难以下咽,吃下去后又便秘,排不出。在这样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下,人饿得很瘦,有的饿得没了人形,极少人饿的得了浮肿病,当时叫“黄肿病”,实际上是长期饥饿导致的营养不良的低蛋白血症的水肿。后来为治疗这种病,政府发给“康复粉”治疗。我也吃过这样的“康复粉”。在这种饥荒年代,我辍学回家当了放牛娃。这放牛娃一当五年有余,利用放牛的空闲时间,我还打“山货”、拾柴、种地、酿酒,历练了自己的生存能力,也锻练了自己的体质。后来在刘少奇“三自一包”和“四大自由”的政策下,农民在河边、
窦应泰,祖籍辽宁铁岭。党员作家,著名民国史研究者。张学良系列与蒋氏家族系列纪实文学,为其近年主要研究与写作的范畴。近十年曾在国内多家出版社出版以宋美龄、蒋介石为代表的蒋氏人物传记作品多部,其中有《宋美龄的最后日子》、《宋美龄与刘纪文的初恋》、
《蒋介石第三代子孙》、《美丽与哀愁——蒋方良画传》、《蒋纬国其人》、《蒋氏家族第四代》、《蒋氏家族三代男人死亡之谜》和《蒋门四遗孀》等;在香港出版繁体字本《蒋氏五兄弟》等。
《破译宋美龄长寿密码》为本文作者经二十多年对传主其人进行长期研究的最新成果,亦是第一部在国内乃至华人世界揭密二十世纪著名女政治家宋美龄养生与长寿内幕的探秘性作品。
2.平生第一次求诊中医
如果说腰部扭伤和荨麻疹是宋美龄抗战时期困扰她多年的顽症,那么1941年她在重庆时所患的胃病,就是最为严重的。蒋介石为宋美龄的胃病也是愁肠百结,无心政事,他亲自下令在四川境内遍请名医调治。那段紧张的时间里,重庆城外的黄山官邸每天延请的名医络绎不绝。这些医生中除一少部分是中国医生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外国医师,因为宋美龄不相信中医而相信西医,特别把医治好胃病的希望寄予在美国医生身上。遗憾的是当时在重庆和四川坐诊的美国医生甚少,而上海和南京方面她熟悉的美国医界朋友又大多无法来到重庆,这样,蒋介石为宋美龄的胃病几乎愁断了肝肠。
宋美龄的胃病,其实是她少年时在美国韦尔斯理女子学院读书时留下的宿疾。只是多年来她一直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保养甚好。特别是1927年宋美龄在上海和蒋介石结成伉俪以后,由于她身边始终有保健医生和护士们的精心照料,饮食又极有节制,所以宋美龄的胃病没有复发。抗战期间她到了重庆后,也许由于水土不服,也许由于日本军用飞机不时从重庆市区飞往南山进行狂轰滥炸,加之当时的蒋介石每天都要受到战事不利消息的困扰,所以宋美龄也难免情绪紧张,遂于1941年夏天,突然胃病复发。而且她这次病隋来势凶急,吓得黄山官邸里的所有医官和护士们每天都守候在“松厅”里,穷尽所有医药也不能治好她的胃病。蒋介石也为她的病情久治不愈而焦灼不安。黄山上的医官们都对宋美龄的胃病无计可施,后来蒋介石把重庆城里的所有著名西医几乎都请遍了,但宋美龄的病情仍然不见丝毫好转。就在这时候,身边有人提醒蒋介石说:“可不可以请中医来为夫人治疗?”蒋介石为此也拿不定主意,只好让宋美龄自己来决定。
宋美龄由于从小生活在美国,她相信的医生绝大多数都是西洋医师,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她的晚年,始终也没有多少改变。无论是抗战时期她身边的高级医官吴麟逊,还是后来国民党逃往台湾后,宋美龄和蒋介石身边所集聚的一批从美国留学回台从医的著名医师,如荣民总医院的著名心脏科专家、副院长姜必宁,荣民总医院院长彭芳谷,以及蒋介石医疗小组的成员王师揆、卢光舜、陈耀翰,还有专门负责宋美龄身体保健的士林官邸医官熊丸等人,几乎无一不是从美国留学归台的著名西医。可是对于中医,宋美龄却始终没有过多的接触,所以她与中医的交往不多。当年宋美龄在重庆胃病复发时所能请来的西医,都无计可施,在这种情况下,延请中医出诊对她来说当然是无奈之举。
宋美龄同意请进黄山官邸为她医治胃病的中医,名叫张简斋,江苏人士,祖传汉医。此人早在南京行医时名气就已经很大,只是张简斋隐居民间,只为平民百姓治病,很少与军政人员有什么联系。当时像张简斋这样清高自傲的民间郎中,不可能与蒋氏官邸,特别是蒋介石和宋美龄有任何接触的机会。南京沦陷于日寇之手以后,张简斋也从南京来到重庆,他在山城磁器口附近开了一家铺面不大的药局,悬壶济世,绝方救人。张简斋之所以能被人引荐进了黄山禁区,并亲入内宅,为深居简出的宋美龄把脉治病,起因于他来到重庆以后接连医治好了几个难治的重病。其中蒋介石身边一位侍从的家眷,得重病经张简斋草药治愈,因此经他向蒋举荐,方才引起蒋、宋夫妇的重视。当宋美龄听说那位侍从的女眷身染重病,得到张简斋三剂草药,便立竿见影时,她也难免心动,于是肯请张简斋上黄山。
当时,张简斋在重庆名气惊人,还有其他两个原因。一是,张简斋祖传医术,尤其对各种奇异怪症,张简斋不诊则已,一旦经他手诊治的疾病,多能一脉诊清,药到病除;另一个原因,是张简斋有一个喜欢吸鸦片烟的嗜好,他每天的作息时间大多是贪黑诊病,彻夜吸烟。而每天上午当所有医院都开门营业、患者盈门的时候,张简斋往往正在睡卧梦乡,闭门不起。他下午起床后第一件事还是先吸足了鸦片烟,然后摆上饭桌吃酒,傍晚入夜时分张简斋才会开门接待患者。像他这样昼伏夜出的诊病方式,恐怕在山城重庆只此一家。而且他出诊营业会一直至凌晨闭门。正因张简斋有种种与行医职业不能相容的怪癖,所以他在陪都的名气愈来愈大,人称“神医”。
宋美龄尽管从心里对中医将信将疑,但她那时的胃病已到无药可医的地步,所以只好听信蒋介石和身边幕僚侍从们的建议,派人亲往磁器口秘密寻访中医张简斋。不料当时正是上午,张简斋刚过足了烟瘾稳稳地睡在竹榻上,蓦然发现几个官员带着全副武装的宪兵闯进来,误以为他暗中吸鸦片的事发了,吓得他慌乱中滚下榻来。后来才知道进来的不速之客,原为请他前往城外给一位重要的病人诊病,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张简斋到黄山别墅见了求诊的患者,原来竟然是蒋夫人宋美龄!经他施用望闻问切四诊之法,才发现宋美龄的胃病确实与众不同。她的胃并不像普通胃病患者那样疼痛难忍,只是无法进食,并伴有咳嗽之声,间或痰中还有些脓血。张简斋经过诊断,不禁暗暗地吃了一惊,说:“夫人的病乃是胃瘫,如果成脓以后便更不好医治了。”
宋美龄听了更为紧张,她不明白胃瘫究竟有多严重,听了这位江苏中医的诊断,心忽然悬了起来。急问是否用中草药可以医治。张简斋急忙拍胸表示:“请夫人放心,我保证三剂草药大病可愈!”果然是重庆城里有名的“三剂药”!宋美龄也不得不相信了。
于是张简斋当即处成一方,决定以“千金苇茎法”治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