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悦读时光 超级自控力:管好自己就成功
《超级自控力:管好自己就成功》一书揭示了自控力对人的影响,并对“自控力从哪里获取”“失去自控力的危害”“自控力与自我情绪调控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为读者打开了重新认识自我,改变自我的一条新的通道,并提供了诸多改变的策略和方法,教会我们如何自控,如何提升。在我们深陷焦灼、迷茫、无助的时候,《超级自控力:管好自己就成功》能够帮助我们进行积极的自我引导,摒弃一切不良的就习惯、培养健康的新习惯,实现真正的自我管理。
你总是推到最后一刻钟才开始工作? 你信用卡长期透支,总感觉钱不够花? 你想早点睡觉,可到了晚上10点,你又精神勃发,开始上网熬夜? 你是否一直想减肥,却总是减不下来? 《超级自控力》是这样一本书,它会告诉你你可以成为怎样一个人完全取决于你自己,你的身体就是的王国,你就的意志就是王国的主宰,你可以种植荨麻,也可以种植莴苣;你可以懒惰,让它成为不毛之地,也可以通过浇水施肥让它成为沃土,改变这一切的力量就是你的自控力。
自控力,即自我控制的能力。指对一个人自身的冲动、感情、欲望施加的控制,它是一个人成熟度的体现。没有自控力,就没有好的习惯,没有好的习惯,就没有好的人生。
82岁的大文豪托尔斯泰悄然离家出走,却因为缺乏自理能力,病倒在一个荒凉的小站,几天后含恨辞世。这是为什么?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残疾人总统。他创造了美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纪录,总统任期长达12年。这是为什么?35岁之前,乔·吉拉德患有严重的口吃,换过40个工作,甚至做过小偷,开过赌场。这样一个人,竟然在短短的3年内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汽车推销员,一直保持着销售汽车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为什么? 太多的为什么,让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到“情绪的自我控制”上来。科学家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大脑——感性的大脑和理性的大脑,两种智力——智商和情商。在我们思考、 采取行动时,智商和情商在同时发挥作用,缺一不可。 自控力的魔力是如何释放出来的呢?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情绪控制主要分为5个领域:认识自己、管理情绪、激励自己、识别他人以及处理人际关系。人们在这5个领域里表 自控力,即自我控制的能力。指对一个人自身的冲动、感情、欲望施加的控制,它是一个人成熟度的体现。没有自控力,就没有好的习惯,没有好的习惯,就没有好的人生。 82岁的大文豪托尔斯泰悄然离家出走,却因为缺乏自理能力,病倒在一个荒凉的小站,几天后含恨辞世。这是为什么?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残疾人总统。他创造了美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纪录,总统任期长达12年。这是为什么?35岁之前,乔·吉拉德患有严重的口吃,换过40个工作,甚至做过小偷,开过赌场。这样一个人,竟然在短短的3年内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汽车推销员,一直保持着销售汽车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为什么? 太多的为什么,让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到“情绪的自我控制”上来。科学家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大脑——感性的大脑和理性的大脑,两种智力——智商和情商。在我们思考、 采取行动时,智商和情商在同时发挥作用,缺一不可。 自控力的魔力是如何释放出来的呢?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情绪控制主要分为5个领域:认识自己、管理情绪、激励自己、识别他人以及处理人际关系。人们在这5个领域里表现出的能力各不相同。有人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有人却陷入“当局者迷”的窠臼;有人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有人却任大喜大悲的情绪泛滥;有人喜欢给自己加油鼓劲儿,有人却自暴自弃;有人具备同理心、通晓识人术,有人却不懂得察言观色、听不懂话外之音…… 自控力对人的生活和命运影响极大。研究表明,情绪是人类做出某种行为的深层驱动力。积极的情绪能够引导我们乐观地对生活进行探索和思考,而消极的情绪则会起到阻碍作用。换言之,高情商的人更容易充满自信,热情洋溢地面对工作和生活,胜不骄,败不馁,从而更容易取得成功。然而,社会中却处处可见缺乏自控力的人——这些人可能拥有出众的容貌、傲人的学历、满腹的学问,却无法获得一个满意的工作岗位,无法达成一个小小的目标,甚至无法相信自己能够成功。他们的“病灶”在于自控力的缺失,自我情绪的放纵。 本书提供了一些修炼自控力的方法,自控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可以靠后天习得。自控力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巧,因此有规律可循,能够熟练掌握。只要我们多点儿磨炼,多点儿情感投资,就能够像“自控高手”一样,营造一个有利于自己生存的宽松环境,在工作和生活中游刃有余。
自我掌控从自我认知开始
正确认识你的情绪 做一个内心旁观者 自省,看清魔镜中的自己 坚守你的内心世界 修剪你的欲望 情绪周期,男女有别 掌握情绪的开关 情绪化——幸福和成功的杀手 给负面情绪一个正当的出口 制伏愤怒的魔鬼 战胜恐惧的阴魂 冲动的代价 摆脱忧虑就乐活 不抱怨的人生 自我掌控从自我认知开始
破译快乐密码,做自我情绪的总导演
情绪可以感染,愤怒可以遏制
所谓的情绪传染,更多是一种形容,但是情绪的确会相互影响。心情舒畅、开朗的人,若同一个整天愁眉苦脸、抑郁难解的人相处,不久也会变得情绪沮丧起来。一个人的敏感性和同情心越强,越容易感染上坏情绪,这种传染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而愤怒会使人失去理智思考的机会,许多场合,因为不可抑制的愤怒,使人失去了解决问题和冲突的良好机会。如果你希望掌控自己的情绪,那么,愤怒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敌人,应该彻底把它遏制住。 情绪是一种病毒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夏威夷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埃莱妮·哈特菲尔德及她的同事经过研究发现,包括喜怒哀乐在内的所有情绪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从一个人“感染”给另一个人,这种感染力的速度甚至比一眨眼的时间还快,而当事人也许并未察觉到这种情绪的蔓延。 情绪就是一种病毒,当我们尚未发现的时候,它已经在生命的空气里四处扩散。 小孙是个爱时尚、赶潮流的女孩,下班从地铁口出来时,总爱在街边的外贸小店里逛逛,看看那些漂亮的头饰、衣服和小玩意儿,逗留一会儿再回家。有一天,她在一家店里试靴子、衣服,试了很久,突然看到一件非常漂亮的皮草大衣,于是兴冲冲地跟售货员小姑娘喊:“把那件大衣取下来我看看!” 这个在店里打工的小姑娘,下午因为弄错了一件衣服的标价被老板狠狠批了一顿,一肚子火正没处发泄。她看了看试了半天却什么东西都没买的小孙,心烦地喊了一句:“试了那么多都不要,这件皮草你买得起吗?” 平日里好脾气的小孙一听小售货员如此轻视她,也怒了:“你这什么态度,你有钱你还来看店,人家试得我就试不得?我不买又能怎么样?”你一言,我一语,两个小姑娘就这样吵起来了。 最后,小孙在购物的心情完全被破坏后推门愤然离去。谁知道祸不单行,怒气冲冲地走在路上,又不小心跟迎面的人相撞,她没好气地冲着那人说:“走路也不长眼睛!”对方立马白了她一眼回敬她:“你才不长眼睛呢,小小年纪,满嘴脏话,跟谁学的!” 小孙自知理亏,憋了一肚子气继续往家里走。在楼梯口,看到不满三岁的邻居妞妞正坐在推车上被奶奶推着出去散步。妞妞见了小孙,高兴得手舞足蹈,张开双手,朝着她喊:“抱抱,抱抱……” 小家伙一边喊一边笑容可掬地笑着。看着她阳光般灿烂的笑容,小孙不禁弯下腰,捏捏她的小脸,连声赞叹:“妞妞真可爱。”妞妞扯着她的衣服,一大一小两个人,乐不可支,小孙刚才的一肚子怒火这时候也在笑声中烟消云散了。 小售货员把从她的老板处感染的不良情绪传给了小孙,小孙又把这种累积的愤怒和委屈传给了迎面撞上的路人,再反弹到自己身上,导致不满的情绪加剧,让她觉得整个世界都亏欠了自己。带着这种有色眼镜看世界,她自然觉得愤怒和委屈。直到碰到天真无邪的妞妞,妞妞纯真的微笑,把快乐的心情无障碍地迅速传递给小孙,终于使得快乐的情绪打败了小孙原来积聚的愤怒和不满的情绪。 很多人都有过这种情绪感染的体会。比如一对恩爱的夫妻,丈夫因为白天在公司受领导批评,心里不高兴,把不满的情绪带回了家。妻子看到后,自然要询问丈夫缘何郁郁寡欢,而丈夫的一句“你少管闲事”很可能就会引爆一场家庭战争。 对于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来说,情绪也同样会相互传染。2011年3月11日,日本附近海域发生9.0级大地震。时隔一星期,中国多个城市发生“抢盐风波”——因为轻信碘盐可以防辐射,超市的碘盐被抢购一空,有的地方一包盐价格上涨了十倍却依然脱销。从心理学上看,这是典型的从众心理在作怪。但从情绪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是典型的恐慌情绪的扩散。一部分人通过各种事端制造恐慌情绪并推动其快速扩散,以调动他人情绪的方式最终操纵了另一部分人的行为。 无论是好是坏,情绪都会传染。但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特点:消极的情绪比积极的情绪更容易传染,因为接收情绪的人会努力去安抚释放情绪的人,这使得这种情绪更容易蔓延。同时,情绪传递通常是由表情丰富的一方传递给相对不丰富的一方,由比较善于表达或者地位更高的一方传递给另一方。 了解你的情绪 德国著名精神病专家维克多·弗兰克有过一段在纳粹集中营的经历,并对他后来的生活和学术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每天都有人发疯或者死去,自己的至亲也一个个离去,和被关押在集中营里的其他人一样,维克多·弗兰克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恐惧中。他感到了巨大的情绪压力,每天都会有各种关于死亡的幻想。作为一个心理学家,他深深知道,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也将走上死亡这条路。 他开始强迫自己不想那些倒霉的事。每天离开集中营去劳动的路上,他都想象自己是去某个大学的教室上课演讲。于是,他总是不自觉地露出微笑。也是因为这种久违的微笑,维克多·弗兰克觉得自己一定能活下去。多年后,从集中营里释放出来时,维克多·弗兰克看上去精神很好。他的朋友都难以相信,一个从魔窟里出来的人依然能保持年轻的心态。 控制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不仅让维克多·弗兰克获得了生存下去的力量,也让牢狱中的他心灵受到最小的侵害,保持了独立和完整的人格。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情绪也是一种生存的力量。但是,在其成为力量之前,重要的是要了解情绪,了解他人的情绪,了解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情绪的世界里,色彩很多,表情也很多。同样是喜,有的人手舞足蹈,有的人眉飞色舞,也有的人表面一点儿都看不出来。同样是悲,有的人号啕大哭,有的人唉声叹气,还有的人却永远都是“不动声色”。 你走在大街上,跟不同的人打招呼,多数人都会对你报以微笑,然后说声“好”,但同样是这个“好”字,却包含着不同的情绪,值得你去细细体味。 你仔细聆听说话者的语调,观察其面部肌肉的变化,看外部环境的影响,每一个小细节,都能让你有所收获——这是你在感受情绪。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关于人的表情测试的实验。他们让一些人表现愤怒、恐怖、诱惑、无动于衷、幸福、悲伤这六种表情,然后将这些录制成录像带给很多人看,让他们根据表情来猜测表现的情感。结果,在六种表情中,正确率不到三分之一,有的甚至将愤怒的情绪理解为悲伤和无动于衷。由此可见,即便是情绪主体有意为之,观众也很难通过单纯的表情正确解读情绪。 因此,在感受情绪后,你必须将你所看到、听到的各种细节综合起来,才能对情绪做一个简单的判断,并通过各种观察结果来印证自己的判断。当你看到一个人虽然脸部表情很镇定,但两手一直紧紧抓着衣角,说话声夹杂着微微的颤抖,这时候他大抵还是很紧张的。这种多层次的观察会让你的判断更加全面和准确。 当然,思考情绪更能提高你判断的准确性,它是情绪认知中关键的环节,也是情商的基础。比如同样是下雨,想去打球的孩子很不满,因为下雨破坏了他的既定日程;而对于一个盼望雨水很久的农民来说,下雨让他喜出望外,庄稼终于有救了。这样来思考情绪,寻找情绪产生的原因,会大大提高你对情绪识别的准确率。 驯服情绪的野马 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有一天因为胃病发作,疼痛难忍,情绪很坏。他忍着疼痛坚持工作,看完了一封一个年轻人写给他的信,粗粗扫了几眼后,他觉得满纸都是乱七八糟的理论,便将其扔进了纸篓里。两天后,他的病好了,心情舒畅了很多,突然想起那日的信件。于是,他又从纸篓里捡起那封信,认认真真读了一遍。这次的结果让他非常惊叹,他觉得那个年轻人做了一个了不起的研究。在他的推荐下,这篇论文发表后轰动了学术界,作者后来也成为业内著名的物理学家。 不同的情绪,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是情绪的威力。一个人不可能没有任何情绪,一个没有热情、没有好恶、没有变化的人是不能称其为人的。但纵然情绪像野马,驭马的缰绳却还是在你的手里。 美国心理学家南迪·内森指出:一般人的一生平均有3/10的时间处于情绪不佳的状态,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与消极情绪做持久的斗争。与情绪做斗争,你要认识到自己不良情绪的来源,不要在无所谓的小事上纠结。 王安石曾经有一首与情绪智慧有关的诗:“风吹屋檐瓦,瓦坠破我头,我不恨此瓦,此瓦不自由。”被风吹落的瓦片,本没有自由,因此你就不用生气。如果狠狠踢它一脚,疼的是你自己,它依旧安然无恙。聪慧的王安石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没有让一块瓦片影响自己的情绪。 与情绪做斗争,就要为你的不良情绪找一个安全的出口。 美国前陆军部长斯坦顿有一天气急败坏地跑到林肯那里,控诉一个少将用侮辱的话指责他偏袒一些人。林肯给他建议说:“你去给那个家伙写一封信,狠狠地骂他一顿。”这位陆军部长按照林肯的建议,立刻写了一封措辞激烈而刻薄的信,然后拿给总统看。林肯看后,高声叫道:“好极了!就该这样教训他。” 但是当斯坦顿把信叠好装进信封里时,林肯却叫住他,问道:“你想干什么?”“寄出去呀。”斯坦顿回答道。“不要感情用事。”林肯制止了他,“赶紧去烧掉这封信。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样处理的。写这封信的时候你已经消了心头之恨,现在感觉好多了吧?那么就请你把它烧掉。”——当你愤怒的时候,写一封信,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等你的情绪安定下来之后,再抹去你在愤怒中所留下的痕迹,这是一种低成本的情绪发泄方式。等你冷静下来的时候,你也许会发现,自己在愤怒中所做的事情,是多么不理智甚至愚蠢。 与情绪做斗争,更重要的是,平时要常常为你的情绪排排毒,不要等它累积到一定程度甚至达到危险边界的时候才去理会它。在欧洲,运动排毒非常盛行。很多欧洲人一旦发现自己感染了情绪病毒,就去做运动出一身汗,让郁结于胸的情绪病毒随着汗水排出体外。 在美国,还有“沙盘排毒”一说。很多美国人发现自己情绪异常时,就会去玩沙子,将手指脚趾都深深插进沙子里撩拨。他们认为沙子细软柔滑,可散可聚,无孔不入,能过滤人的情绪病毒。日本人甚至还有一种好玩的情绪排毒法,他们在房间里特意放上哈哈镜,心烦时就看着自己扭曲变形的怪样纵情大笑,以嘲笑自己出气。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其实有各种各样情绪排毒的方法。诉说、哭泣、大笑、写日记甚至适当地撒撒娇,或美美地睡一觉,或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或自己挥笔作画,这些都是你排解情绪的方法,简单而有效。 嫉妒其实不可怕 为什么人会产生嫉妒情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能忍受别人比自己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嫉妒情绪正是人们不甘于落后的体现。因此,如果正确利用嫉妒心的话,是可以将其转化为我们前进的动力的。 嫉妒,让兄弟形同陌路 阿贵和阿力上大学的时候是同班同学。阿贵家境殷实,吃穿都很有品位;而阿力则家境贫寒,不得不申请助学贷款,平时更是省吃俭用。出于同学的情谊,阿贵经常帮阿力买一些生活必需品,为他解决燃眉之急;心怀感激的阿力在学业上也尽量帮助阿贵。就这样,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好,几乎成了形影不离的兄弟。可谁也没想到,几年之后,这对兄弟居然形同陌路。 大学毕业后,阿贵的父母为他在北京找到了一份工作,而且添置了房产,阿力则选择了继续读研深造。三年后,阿力硕士毕业,准备到北京闯一闯。幸运的是,北京的一家知名企业对阿力的简历很感兴趣,给了他面试机会。接到通知后,阿力心想,自己在北京无亲无故,只有大学的好兄弟阿贵,不如跟他联系一下,分享一下这份喜悦,到时候也能有个落脚的地方。于是阿力兴奋地拨通了阿贵的电话。一开始,两个人因为阔别多年,彼此都很想念对方,所以聊得非常开心。但是当阿力把自己要去北京该公司面试的消息告诉阿贵时,阿贵的语气突然低落了下来,但还是很客气地表示尽量给他安排住处。然后,阿力挂了电话,收拾行囊,前去北京。 可让阿力没有想到的是,到了北京之后,阿贵没有像事先约好的那样在火车站等候他,而且手机竟然一整天都处在关机状态。阿力顿觉手足无措:身上没有多少钱,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却联系不上,天色也眼看着黑了下来。就这样,阿力凑合吃了一点儿东西,在火车站旁边的小旅馆住了一晚,却怎么也睡不着…… 第二天,阿力早早地赶到了公司参加面试。面试进行得很顺利,结果将在三天后公布。走出公司大楼,阿力想再试试运气,于是给阿贵打了电话,阿贵仍然关机。阿力彻底灰心了,在小旅馆又度过了三个不眠的夜晚。 万幸的是,阿力顺利地通过了面试,进入了试用期,而且住进了职工宿舍。试用期结束后,表现出色的他转为公司正式员工。工作后第一年,阿力拿到了一笔不菲的年终奖金,又想起了好兄弟阿贵,于是试着拨通了他的电话。电话那头,阿贵似乎有些尴尬,当他听到阿力现在的工作成绩时,客客气气地表示了祝贺。阿力提出要请他吃顿饭,好一起叙叙旧,但没想到他以自己太忙为由推掉了。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打拼,阿力成了人事部的经理,收入不菲,终于在竞争激烈的职场有了一席之地。一天,他突然接到了阿贵的电话。电话那头,阿贵吞吞吐吐,有话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在他断断续续的叙述中,阿力获悉他丢了现在的工作,想请阿力帮忙推荐一份工作。但是自始至终,阿贵都没有开口向阿力明确地寻求帮助。就这样,阿力也不好意思直接帮他,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又过了一段时间,阿力听说阿贵回了老家,也就是他们上大学的地方,他的父母在那里给他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如果以后有机会再见面的话,”阿力想,“我们应该会是陌路的行人,谁也不会影响谁的轨迹。” 可能阿力直到最后也不能理解,为什么当初那么要好的兄弟会对自己这么绝情,这么不信任。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阿贵有一种魔鬼般的心理在作怪,那就是嫉妒心理。 嫉妒是一种很复杂的复合型负面情绪,它是焦虑、自卑、愤怒等多种情绪的集合。但是嫉妒的成因很简单,那就是别人拥有一种重要的利益,自己很想得到,但凭借自己的能力却又不能得到。换句话说,就是别人比自己强,而自己暂时却对此无能为力。 在上述案例中,阿贵的起点很高,在他心中,两个人关系好的基础就是自己比阿力强。但是随着个人能力的发展,阿力逐渐超过了阿贵,这让阿贵一时适应不了,进而产生嫉妒心理。 嫉妒的负面能量 与其他负面情绪相同,嫉妒会产生巨大的负面能量。被嫉妒恶魔控制的人,往往会片面放大自身的负面感受,变得比较敏感。如果自己没有及时意识到并处理这种情绪,嫉妒会让好朋友变得形同陌路,甚至成为不共戴天的仇敌。 无独有偶,有两个正在上初中的好朋友,吴超和吕岩,学习成绩都在年级名列前茅。一次,班里投票选举校级三好学生,吴超比吕岩多一票,获得了这项荣誉。放学后,两个人像往常一样一起回家。路上,吴超怕吕岩不开心,于是安慰他说:“其实这也没什么,都是过眼云烟,不用太在意。”吕岩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想:“你心里肯定特别高兴,何必做出这么一副假惺惺的样子!”从此便疏远了吴超。年少的吴超自尊心也很强,以后也不再主动跟吕岩说话。两位少年时期的朋友,就因为一次选举,变成了陌生人。 很显然,在嫉妒情绪的控制下,吕岩同样放大了自己的感受,戴上了有色眼镜,把对方的好言相劝当作了讥讽之言。可见,嫉妒的负面能量可以拆散原本牢固的友谊。更有甚者,一些人嫉妒心理更加严重,因而负面能量更加巨大,其行为更具破坏性。 20世纪70年代,法国发生了一起恶性杀人事件:一名30岁的单身女郎残忍地溺死了好朋友的孩子。原来,杀人犯的好朋友七年前就结了婚,但一直过了六年才有了孩子。单身女郎本该为好朋友高兴才对,但是她联想到自己一直未婚的境地,对朋友产生了极强的嫉妒心理。这天,朋友外出有事,托单身女郎照看自己的儿子,但万万没有想到,这个简单的请求竟然被女郎误解为向她示威的表现。朋友走后,嫉妒心膨胀的单身女郎越想越生气,一气之下将小男孩溺死。 可见,嫉妒情绪有着很强烈的负面能量,情绪越强,能量也越强。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无法战胜嫉妒情绪呢?答案是否定的。只要我们采取合理的办法,是可以制伏,甚至可以利用嫉妒情绪的。 制伏嫉妒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扩建内心的蓄水池。有个小女孩嫉妒心很重,妈妈发现这种不良倾向后,建议她在日记本中记录下每天让自己感到嫉妒的东西。于是女孩从8岁开始记录,一直记到18岁。18岁生日那天,女孩的妈妈让她拿出日记本,随便读一读,看看她能发现什么。于是小女孩捧着日记挑选着读了起来: “今天我8岁了,爸爸妈妈给我过生日,但是只给我买了一个单层蛋糕。人家小美过生日的时候吃到了双层蛋糕,为什么人家就比我好?!” “妈妈说,我都12岁了,不能老像个小孩子那样嫉妒别人。可是今天晓峰上课回答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就受到老师的表扬,我能不嫉妒吗?” “我都16岁了,花季雨季的大好年华,却没有男生追!萍萍长得也不怎么好看嘛,凭什么就让好几个帅哥抢?我哪里比她差?!” 读完日记,女孩若有所思地凝视着某个角落。“怎么样?已经成年的你还会为当年这些事情感到嫉妒吗?”妈妈问道。女孩摇了摇头。妈妈会心地笑了。 是的,每个人的内心就像一个蓄水池,当你阅历浅薄的时候,这个蓄水池就会很小,一点点小事就会让嫉妒情绪泛滥成灾;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扩建蓄水池,提高自己的承受能力,就会变得越来越从容淡定,远离嫉妒情绪。案例中,小女孩一步步的成长经历就是在扩建着这个蓄水池,所以她在成年的那一天去回顾自己的嫉妒情绪时,发现当时的嫉妒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要想扩建内心的蓄水池,除了自然成长之外,还有很多方法。第一,多读书。书如人生,读书就是一个看别人的故事、想自己人生的过程。因此阅读量的提升可以丰富一个人的阅历,增长见识。第二,善于反思和总结。很多人经历了一件同样的事情,但是从中获得的东西会相差很大。只有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总结提高的人,才是生活中真正的有心人,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地丰富自己的内心。 第二重境界是适时开闸泄水。和其他负面情绪一样,嫉妒情绪同样需要适当地发泄。蓄水池中如果水太多了,就会有决口的危险。因此,适当地发泄嫉妒情绪,是战胜嫉妒必不可少的一步。 曾经有一位退伍的特种兵回忆自己的戎马生涯,在他的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今天,商场里发生了一起歹徒劫持人质事件,刘大队亲自点兵前去。我真不明白,我各项军事考核都是优秀,凭什么不让我去?老乡小喜就参加了这项行动,他比我能力强吗?” “晚上吃饭之前,怀着一肚子的嫉妒,到山上跑了十千米路。回来之后,又猛打了一个小时的拳击。然后洗了澡,晚饭吃了好多。感觉心里舒服多了,想想也没什么,机会总会有的。再说了,刘大队不让我去,也许另有安排。何况,这和小喜也没有什么关系。” 可见,体育运动是发泄嫉妒情绪的好办法。科学研究表明,嫉妒情绪会让人产生一种紧迫感和压抑感,严重的时候甚至会有一种欲先除之而后快的心理。而运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使身心得到较好的放松,从而改善人们的心理状况。其次,记日记也是一个好方法。记日记的过程不仅仅是发泄不满情绪的过程,更是较为冷静地审视自我的过程。很多人在记日记的时候会发现自身的一些不足,于是之前的嫉妒情绪会大大削减。 最高境界:化嫉妒为动力 某著名女舞蹈演员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起成名前在一家知名舞蹈学校学习的经历,感慨万千。当时,由于她的形体原因,每一次班级排集体舞,她都被安排在最后一排。 “十几岁的小姑娘都很要面子,当时我心里特别不能忍受每次排舞都在角落,也受不了别的伙伴嘲笑我。尤其是当我看到领舞的演员高兴的样子,心里就特别不服气,发誓一定要超过她。那段时间在学校里,我成了最勤奋的人:早上五点就起床,比别人多练一个小时;白天除了吃饭之外就是练舞,还要跟老师交流,请老师为我指出不足之处;晚上九点半下课,可我还是坚持练到十一点,然后才匆匆回宿舍。现在想想那段时间真的挺苦的,但是好笑的是,让我能坚持吃这么多苦的,竟是我的嫉妒心。”后来,这位演员逐渐成为领舞,并在一次演出中大获成功,一举成名。 ……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