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一般称之为“民间文学概论”或“民间文学基本原理”。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民间文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了解民间文学的本质及特点,认识民间文学的价值及功能,总结各类民间文学体裁的艺术经验,探讨民间创作的内部规律,并学习一些民间文学田野作业和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引言:在世界民间文学研究的坐标系上
一 民间文学研究的国际性
二 国外的中国民间文学研究述略
三 世界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第一章 民间文学的起源与本质
第一节 什么是民间文学
一 什么是民间文学
二 民间文学的学科属性
第二节 民间文学的起源与本质
一 民间文学的起源
二 民间文学的发展
三 民间创作的本质
第二章 民间文学创作、流传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创作中主、客体的高度统一与和谐
一 民间创作中的主、客体关系
二 自在自由的性灵抒发
第二节 群体性的审美方式
一 创作、流传中的集体性
二 群体意识的历史积淀
第三节 永不凝冻的优质载体
一 创作、流传中的口头性
二 口头文学语言的独特魅力
第四节 寓不变于万变、万变中有不变
一 创作、流传中的变异性
二 创作、流传中的传承性
第三章 民间文学的功能
第一节 民众生生活的独特伴侣
第二节 民众生活的教科书
第四章 民间文学的价值
第一节 认识价值
第二节 艺术价值
第五章 神话
第一节 神话与神话学
第二节 神话的本质
第三节 神话的分类
第六章 民间传说
第一节 传说及其分类
第二节 传说创作、流传的内部规律
第三节 传说与历史
第七章 民间故事
第一节 故事及其分类
第二节 民间故事的艺术过程
第三节 民间故事的价值
第八章 民间歌谣
第九章 史诗
第十章 民间叙事诗
第十一章 民间谚语和谜语
第十二章 民间说唱
第十三章 民间小戏
第十四章 民间文学的搜集与整理
第二节 民众生活的教科书
民问文学在民众生活中,还发挥着生活教科书的功能。它既是民众生活的伴侣,也是民众的良师益友。
一、传授知识的功能
民间文学,是民众智慧的结晶。劳动大众在世代相续、年复一年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知识、劳动经验。特别是一些农事谚语、歌谣乃至谜语,常常只用一两句,或三四句话,便能概括出一条规律,或总结出一个经验:
“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有雨四下亮,无雨顶上光”;“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盐出水,铁出汗,雨水不久见”……这些都是农民对气候变化规律的简明概括。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头种养麦”;“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清明要明,谷雨要雨”;“谷出不怕连夜雨,麦出不怕火烧天”;“立夏不下,犁耙高挂”;“夏至种芝麻,头顶一枝花”;“霜降不刨葱,越长越心空”……这是对农事与节候之间关系的认识。
“豆薅三道颗颗圆,谷薅三道米汤甜”;“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八成熟,十成收”……这是田间管理的经验总结。
其他如林木的种植护育,家畜家禽的饲养,蚕桑渔业,五行八作,都有非常细致、全面的经验总结。这些谚语,虽然不一定经过现代科学实验的论证,但它是农民对自然规律与生产规律长期观察、认识、积累的结果,是他们直接经验的总结。它不一定有科学命题的严密性,但却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指导性,它是农民自己口传的科普教材。
二、道德教化的功能
民间作品中,深刻地反映了劳动大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理想,是民众进行自我道德教育最方便、最常用的形象教材。
1.民众道德意识的产生
社会生活发展史,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改造社会、不断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历史,是真善美不断战胜假恶丑的历史。当人类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意识到自己的独立价值的时候,人类是以“群”的方式与整个大自然搏斗的。在初民简单的思维里,自然力或者是助人的,或者是害人的。助人者于人有益,是善的;害人者与人敌对,是恶的。由是而产生了人类最早的善恶观念。人们在共同的物质生产劳动中,建立和发展着一定的社会关系。为了维系社会及自身的存在,人们学会了有意识地运用一定的原则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和矛盾,从而形成一定的道德规范。道德意识的产生,道德规范的形成,道德关系的确立,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说来,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所以,动物之间就无什么道德可言。
中华民族素来重视道德伦理的教化,道德意识几乎贯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民间创作作为一种精神产品,从来都受到劳动大众的道德意识的制约与影响。创作者对生活所作的评价,他的好恶褒贬,都是以符合本阶级利益的道德规范作为尺度的。道德意识在创作中的作用甚至可以达到这种程度:民间作者可能根本不觉得自己是在进行艺术创造,但他却能自觉地意识到,他的讲述是直接为对象而发的:或是进行道德教育,或是进行道德评价,或是进行道德审判。民间作品中,无处不打上创作者道德意识的深刻烙印。因此,民间创作,也是劳动大众用以对本阶级成员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
2.民众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
劳动者在任何时候都是社会的主体力量。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不断地改造着自然,不断地完善着自己,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本身是代表着社会前进方向的,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劳动者的道德观念,是保证这种创造付诸实践的主观条件。因此,从总体上来说,劳动者的道德规范,是符合一定的社会发展规律的进步原则。尽管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些道德规范明显地表现出了落后的一面,但在它产生的那一特定时代,却是进步的。
民间作品中表现了民众哪些道德规范呢?
①劳动,是民间文学永恒歌颂的主题。以劳动为荣,以劳动为立身之本,是劳动者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无论是前阶级社会中产生的神话、史诗,还是阶级社会出现以后的民间作品;无论是以“超人间”形式出现的幻想性作品,还是现实题材,无不表现出对劳动精神的赞美,对不劳而食的鄙弃。劳动者以勤劳为美德,以对劳动的态度作为道德评价的首要原则,作为立足社会的第一行为规范。无论剥削阶级对劳动大众存在何等的偏见,劳动者的这一信念却从不动摇。在民众的口头创作中,人们恣意嘲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寄生虫,毫不留情地揭露他们的愚蠢与无知;而对于自己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技能,则充满欣赏与自得的激情。这是对劳动者的后代最直接最形象的劳动启蒙教育。
②团结、友爱、互助,也是民间作品中经常歌颂的主题,是劳动者所遵从的行为规范。人类社会的初期,由于生产能力低下,个体生命的生存与延续,只能依靠群体的协同合作才能实现。而群体只有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才能彼此协调。因而,团结、友爱、互助对劳动群体来说,也就是必需的原则了。就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起来以后,劳动者依然把这一原则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规范。民间作者总是利用各种类型的口头作品,不断地对社会成员进行友爱精神的道德教育。特别是在各种童话故事里,这种教化愈形突出。与友爱互助精神相联系着的正直、忠诚、无私、勇敢等品质,也是被民间作者充分加以肯定的。而那些违背这一精神的各种丑恶行为,如狡诈、欺骗、贪婪、怯懦等则是被否定和批判的对象。这些道德准则作为人类起码的行为规范,在任何历史阶段,在任何社会形态中,都具有积极意义,都不会过时。即使在生产力如此现代化的今天,体现在童话故事中的这种道德精神,对儿童来说,仍然有现实的积极意义和特殊的、不可取代的教育作用。
③民间作者的道德意识,还表现为对一切剥削阶级道德准则的否定与反叛。
首先,民间作品对剥削阶级奉行的封建等级制是否定的,劳动大众不承认封建等级制度有存在的合理性。民问创作由于不受生活表面真实的束缚,作者们可以自由地按照“应该如此”的原则,虚拟出种种看似不合生活常规的情节,把压迫者与被压迫者,把“高贵”者与“贫贱”者,把“智”者与“愚”者扭结在一起,让他们在特定的纠葛中,各呈其本来面目,从而撕开“高贵”者、“智”者的假面,显示出这种等级划分的极端不合理性。各种“长工地主型”故事,聪明人故事,“三女婿型”故事,部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封建等级制度进行了无情的嘲笑和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