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桂芬是中国由传统向近代转换时代具有开拓意义的、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他主要以中国文化为思想资源,以开放、开明、健康、自信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力主在多方面向西方学习,以唯善是从消解变法中的古今中西矛盾。他较早地提出全面系统变法思想,比较理智地兼顾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他既具有世界眼光,又了解中国历史与现实,批评时弊多切中要害,变法主张多切实可行。他也是有诸多事功实绩的实行家。经他多年奔走呼吁,江南重赋问题终于得以舒缓。经他鼓吹和擘画,上海同文馆得以创办。冯桂芬的思想上接林、魏,下启康、梁,著作写成传抄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部分刊行于七十年代,完整刊刻于八十年代,讨论签注于九十年代,其影响则从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从未间断。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冯桂芬的著作手稿、未刊文稿、科举制艺、往来书信,叙述了冯桂芬生平活动,对采纳西学、劝行均赋、被诬舞弊、乞师援沪、借师助剿等问题剖析尤细;着重介绍了冯桂芬代表作《校邠庐抗议》的成书过程、抄本流传、版本演变情况,分析了此书的内容、特点、社会影响和思想地位。
《冯桂芬评传》叙述了:清末思想家、政治家冯桂芬生平活动及主要学术思想,尤其对采纳西学、劝行赋税、被诬舞弊、乞师援沪、借师助剿等事件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书中更以极大篇幅论述了“百年不刊之论”——《校邠庐抗议》成书过程、版本演变情况,分析了该书的内容、特点及社会影响等。《冯桂芬评传(精)》为我们研究“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袭来时,能否从容面对,能否见贤思齐,又能否与时俱进”这一问题,提供了巨大的思考空间。 冯桂芬之思想,上接林、魏,下启康、梁,其意义不单单只是“求西学、思变法”的一脉相承,而在于其率先提出了消解现代化过程中的中西、古今矛盾的方法,即“惟善是从”。《冯桂芬评传(精)》作者在文中论述,冯桂芬“惟善是从”的思想根基于中国文化中的见贤思齐、刚健有为的传统,是从中国文化本土生长出来的、可以导致中国文化与时俱进的极其宝贵的思想,也是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生动体现。
熊月之,1949年12月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历史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史林》杂志主编,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史志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政协委员。主要著作有《章太炎》、《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向专制主义告别》、《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通史·总论》卷、《万川集》、《冯桂芬评传》;主编《上海通史》、《老上海名人名事名物词典》;论文有《论郭嵩焘》、《论辛亥革命准备时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论上海租界与晚清革命》等百余篇。
考中进士是冯桂芬人生一大转折点:从此以后,他告别了青灯黄卷、三年一考、屡败屡战的科举煎熬生活,踏上了仕途。
中进士之后,冯桂芬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自唐朝始设,以后历代沿置,职能大同小异。清代翰林院掌修史、撰文,凡撰祝文、册文、宝文、祭文、碑文,纂修实录、圣训、本纪、玉牒等,或直接承办,或派员参与,南书房侍直、上书房教习、进士朝考、乡试、会试诸事,咸与其事。设掌院学士满、汉各一员为长官,由大学士、尚书等重臣兼领。下设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等职。下属机构有庶常馆、起居注馆、国史馆等。翰林院实际上是高级官员储备机构,翰林官皆出身于进士中年纪较轻、品次较高者,职务闲散,礼遇甚优,升迁较快。冯桂芬实际任职是在这年秋天。两个月后,为母亲庆祝七十大寿,冯桂芬告假南归。
道光二十一年七月,冯桂芬奉父母赴京任职。此后几年中,他主要在京师任职。
道光二十三年八月,朝廷举办翰林院、詹事府大考,由道光皇帝亲自评定等第。冯桂芬诗赋列二等,奉旨“遇缺提奏”。不久,被命为癸卯科顺天乡试同考官。顺天乡试,地在京师,天下瞩目。这是冯桂芬考中进士以后,第一次担任比较实际的官职。以前是人考他,现在是他考人,他工作得格外精心。这次乡试,得士十四人。
道光二十四年春天,何绍基等人在京集资于京师城西建顾亭林祠,并举行公祭,名流学者二十余人参加,包括苗夔、汤鹏、张穆、陈庆镛等,冯桂芬也参与其事。时有春禊、秋禊二图,同人多有赋诗。
同年,冯桂芬被任命为甲辰科广西乡试正考官。这年,以明年为皇太后七十寿辰,因此在秋天举行恩科乡试。冯桂芬奉命偕检讨、副主考官祁宿藻典试广西。他们六月初从京师出发,过通州,沿运河南下,日行夜宿,或水或陆,或舟或轿,八月初驰抵桂林。这次乡试,有二千四百多人参考,结果,得士四十五人,副榜九人。冯桂芬自称对于已荐未荐之卷,靡不披览,于制艺考其业,于诗律考其志,于策对验其识,务求因言观行,以文见人。其时,在广西做官的,有两广总督耆英,广西巡抚周之琦,布政使张祥河,按察使宝清等。
出差广西途中,冯桂芬顺道游览了祁阳浯溪。祁阳在湖南境内,湘江边上,为由衡阳进广西的必经之地。浯溪距祁阳五里,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地,唐代著名文学家元结任道州刺史时,在这里吟咏很多。冯桂芬第一次到那么远的地方做正考官,情绪很好,乘兴游览,并写了《游祁阳浯溪记》。记云: 湘水以西,石矶耸出江浒,壁立数仞,摩崖勒诗。渡石梁下为浯溪,水源出双井,甚清冽。环井三面为亭,西面高阜,隆然特起,怪石森列,俯瞰湘江,拱揖群山,境清而雄。
冯桂芬有感于石壁之上镌诗题名不可数计,而且今皆完好,安然无恙,然而试举其一二名字问游客那都是些什么人,大家则面面相觑,谁都不知道,他深有感慨地说:“士则贵自立而已,文章功业无所表见于世,而妄思附青云以自显,庸讵可得耶?”言词之间,流露出冯桂芬在文章功业方面要有一番作为的雄心壮志。
出差广西途中,有一件事情让冯桂芬永志难忘。冯桂芬路过湖南,一位在那里当官的江浙朋友,告诉他一件耒阳民众抗官的事情:道光二十三年,未阳人段拔萃因为两次到京师控告当地赋税,结果反被州政府以诬告罪关进监狱,耒阳乡人聚众劫狱,将段救走。自此,耒阳县民拒不纳赋税。州政府采取强硬措施,带兵强迫百姓缴纳赋税。但是,压力稍轻,人民复反,有诸生领头,倡众敛钱,造兵械,募乡勇,习战射,受词讼,筑险隘,俨然一个政府,自我管理,国家奈何不得。第二年五月二十七日,耒阳县城也被他们攻克。后来被州政府调官兵镇压。冯桂芬听说此事以后,觉得很不寻常,遂记载下来,题为《耒阳纪闻》。后来,文为江苏巡抚李星沅看见,李为湖南人,深知其地民情,他对冯桂芬说:所记与事实不符,“此事罪在官,不在民”,你们吴人那么温和驯良,州县尚且那么凶狠,你这么记载,心能平吗?他劝冯桂芬删除此文。冯桂芬转念一想,觉得李星沅说的完全在理,感到这些年来,积习已重,“官与民相诟,而官诬民尤甚”。冯桂芬深为自己轻信官言、不察实情而自责,所以,他把《耒阳纪闻》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而在文末记了自己思想变化的过程。
冯桂芬从广西回到京城已是冬天,去礼部复差后,仍回翰林院供职。
道光二十五年,冯桂芬任国史馆协修、教习庶吉士等,参与编纂《实录》。十月二十六日,母谢氏病逝于京邸。冯桂芬极度悲伤,哀毁骨立。翌年夏,乞假扶母榇由潞河南归,其父冯智懋同行。此后两年间,守制在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