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第2版)/高职高专土木与建筑规划教材》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介绍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构造,包括地基与基础、墙体、楼地层、楼梯与电梯、屋顶、门窗、变形缝,以及单层厂房结构构件和围护构件等;下篇主要包括建筑设计的内容、依据和程序,民用建筑设计基础,施工图的设计规定和要求,课程设计指导和两个民用建筑设计实例。
《房屋建筑学(第2版)/高职高专土木与建筑规划教材》兼顾了不同地区的建筑特点,内容新颖、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资料性强,论述与现行规范统一。
《房屋建筑学(第2版)/高职高专土木与建筑规划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建筑工程类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土建工程岗位的培训教材或技术员的设计参考书。
再版前言
光阴似箭,转眼之间,本书的第1版已经出版六年之久。承蒙广大读者的厚爱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努力,随着建筑新技术在建筑构造中的应用和第1版的发行量超过了笔者的想象,这也使笔者感到有必要更新内容,再版此书,以飨读者。
第2版对原来的主要章节作了补充或内容上的更新、修改。第2版的修订所遵循的原则如下:
(1) 先进性与基础性相统一。注重实用、先进、科学的观点和行业规范策划组织教材,突出重点和难点,精选基础和核心内容。按照建筑工程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内容。同时兼顾不同地域及经济地区建筑的特点,以提高教材的兼容性,体现了内容新颖、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资料性强、与现行规范统一的特点。
(2) 科学性与职业性相统一。本书上篇以建筑构造为主线,按照建筑工程房屋构造组成组织教材内容和教学单元,并结合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将建筑节能构造有机地溶入教材,采用国家现行的新标准和新规范。下篇精心设计了6个单元实训任务与指导,两个实际应用的综合案例,适于项目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体现了“工学结合”的教育特色,为教学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 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相统一。本书内容的更新体现了教改内容的变化,有利于发挥教学中按技能、能力培养规律,由简到繁,工学结合、反复穿插,体现了理论课中有实践应用,实践教学中有理论指导,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特点。在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同时,可采用现场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4) 本书配套资源有省级精品课程网站(http://jpkc.lzpcc.edu.cn/11/hjq/index.asp)、素材库、电子教案或课件、视频资料、在线习题测试等,教学组织生动活泼,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
参与本书第2版编写工作的人员有: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胡建琴(编写前言、绪论和第5、7、8、11、13、15章以及第3章的3.7节,第6章的6.6节,第14章的14.2节、14.3节、14.6节);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崔岩(编写第9、10、12章和14章的14.1.2节、14.4.2节、14.5节);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肖芳(编写第2章、第6章的6.1~6.5节、第14章的14.4.1节);茂名职业技术学院程肖琼(编写第1、3、4章和第14章的14.1.1节)。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大量的有关书籍和图片资料,使用了相关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资料,引用了相关设计院建筑设计图纸和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并得到了相关企业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限于编者的水平以及信息和资料收集所限,加之建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书中难免存有不妥之处,恳请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编 者
绪论
0.1 房屋建筑学课程概述
0.2 建筑的构成要素、分类与分级
0.2.1 建筑的构成要素
0.2.2 建筑物的分类
0.2.3 建筑物的等级划分
0.3 建筑模数
0.4 建筑构件尺寸
0.5 单元小结
0.6 复习思考题
上篇 建筑构造
第1章 民用建筑构造概述
1.1 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1.2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1.2.1 外界环境的影响
1.2.2 建筑技术条件的影响
1.2.3 经济条件的影响
1.3 建筑设计原则
1.4 民用建筑定位轴线及编号
1.4.1 墙体的平面定位轴线
1.4.2 框架结构的定位轴线
1.4.3 建筑的竖向定位
1.4.4 定位轴线的编号
1.5 单元小结
1.6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地基与基础
2.1 地基与基础的基本知识
2.1.1 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
2.1.2 地基的分类
2.1.3 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
2.2 基础的埋置深度及影响因素
2.2.1 基础的埋置深度
2.2.2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2.3 基础的类型与构造
2.3.1 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
2.3.2 按构造形式分类
2.4 地下室构造
2.4.1 地下室的分类
2.4.2 地下室的构造组成与要求
2.4.3 地下室防潮
2.4.4 地下室防水
2.5 单元小结
2.6 复习思考题
第3章 墙体
3.1 墙体的基本知识
3.1.1 墙体的作用
3.1.2 墙体的类型
3.1.3 墙体的承重方案
3.2 墙体设计要求
3.3 砖墙的构造
3.3.1 砖墙材料
3.3.2 砖墙的细部构造
3.4 隔墙构造
3.4.1 砌筑隔墙
3.4.2 立筋隔墙
3.4.3 板材隔墙
3.5 墙面装饰
3.5.1 墙而装饰的作用与分类
3.5.2 墙面装饰构造
3.6墙体的节能构造
3.6.1 墙体的保温技术与构造
3.6.2 墙体的隔热技术
3.7 玻璃幕墙
3.7.1 玻璃幕墙的组成
3.7.2 玻璃幕墙的结构类型与构造
3.7.3 玻璃幕墙构造设计技术要求
3.8 单元小结
3.9 复习思考题
第4章 楼地层
4.1 楼地层的设计要求和构造组成
4.1.1 楼地层的构造组成
4.1.2 楼板的类型
4.1.3 楼板层的设计要求
4.2 钢筋混凝土楼板
4.2.1 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4.2.2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4.2.3 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4.3 楼地面构造
4.3.1 楼地层的设计要求
4.3.2 地面的类型
4.3.3 常见地面的构造
4.3.4 楼地面节能构造
4.4 顶棚、阳台、雨篷构造
4.4.1 顶棚构造
4.4.2 阳台构造
4.4.3 雨篷构造
4.5 单元小结
4.6 复习思考题
第5章 楼梯与电梯
5.1 楼梯的基础知识
5.1.1 楼梯的组成和分类
5.1.2 楼梯的设计
5.2 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5.2.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5.2.2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
5.3 楼梯细部构造
5.3.1 踏步面层及防滑措施
5.3.2 梯段侧边缘收头
5.3.3 栏杆、扶手
5.3.4 梯转弯处扶手高差的处理
5.3.5 首层第一踏步下的基础
5.4 台阶与坡道
5.4.1 台阶
5.4.2 坡道
5.4.3 无障碍设计
5.5 电梯及自动扶梯
5.5.1 电梯的组成及主要参数
5.5.2 电梯土建技术要求
5.5.3 自动扶梯
5.6 单元小结
5.7 复习思考题
第6章 屋顶
6.1 屋顶概述
6.1.1 屋顶的组成与形式
6.1.2 屋顶的设计要求
6.2 屋顶排水设计
6.2.1 屋顶坡度选择
6.2.2 屋顶的排水方式
6.2.3 屋顶排水组织设计
6.3 平屋顶防水构造
6.3.1 柔性防水屋面
6.3.2 刚性防水屋面
6.3.3 涂膜防水屋面
6.4 坡屋顶构造
6.4.1 坡屋顶的组成和特点
6.4.2 坡屋顶的承重结构
6.4.3 坡屋顶构造
6.5 屋顶的保温与隔热
6.5.1 屋顶的保温
6.5.2 屋顶的隔热
6.6 玻璃采光顶
……
下篇 建筑设计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