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原理)/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主干课系列教材》可供高等学校经济和管理类各专业作为“政治经济学”课程的通用教材。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历来注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也重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材的编写工作。世纪之交,厦门大学经济学系接受了教育部下达的“面向21世纪经济学类专业人才素质及培养模式研究”的课题,同时,也为了适应我系的“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育基地”建设的需要,编写出版了一系列相关教材。其中,涉及“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教材出版了两本:一本是刘熙均教授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至2003年共修订出版了三版;另一本是由李秉溶教授主编的《马克思经济学》,2001年出版以来使用至今。
这两本教材各有特色。前一本遵循通常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编写体例,是以马克思《资本论》和列宁《帝国主义论》为蓝本编写的。后一本则以《马克思经济学》命名,内容以《资本论》的原理为基础,将“帝国主义”的相关内容分散到相关各处,不单独成章。具体说,是在资本积累、资本集中章节去谈论生产集中和垄断;在生产价格、平均利润章节中去讨论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在借贷资本章节的银行资本理论中讨论银行集中、银行垄断和金融资本;从国家的经济职能及其总资本家性质去研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另外,将马克思“六册计划”中的第五、六册两部分内容合并,作为该书最后一章,定题为“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
以《马克思经济学》命名“政治经济学”教材,是厦门大学经济学系的首创。之所以要以《马克思经济学》作为书名,是要避免“寻章摘句式地随意引述马克思语录以佐证编著者自由发挥的观点”的偏向,完整地遵循马克思的思路和逻辑,依循马克思的理论、观点和预示,沿其思想轨迹和逻辑去概括其经济理论体系。即传达马克思原本的思想。对于马克思没有述及或来不及述及的资本主义新问题,也尽量沿其相关结论去继续,而不是无限延伸。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马克思经济学的产生
第二节 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马克思经济学的任务
第四节 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马克思经济学的性质与意义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第一节 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
第二节 商品的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形式的发展
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和货币流通规律
第五节 价值规律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商品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马克思经济学的产生
第二节 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马克思经济学的任务
第四节 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马克思经济学的性质与意义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第一节 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
第二节 商品的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形式的发展
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和货币流通规律
第五节 价值规律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商品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
第四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第四章 资本积累和资本的再生产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第二节 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过剩人口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第五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第六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第七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第一节 成本价格和利润
第二节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第三节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第四节 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
第八章 商业资本与商业利润
第一节 商业资本
第二节 商业利润
第三节 商业流通费用
第九章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借贷利息
第二节 资本主义信用及其形式
第三节 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第四节 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
第十章 资本主义地租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第二节 级差地租
第三节 绝对地租
第四节 其他地租和土地价格
第十一章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新特点
商品为什么存在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因素,或者说,为什么对商品要从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来认识?这说明商品不是一个简单的自然物;商品作为经济现象,还需从商品生产的社会方式来加以理解或解释: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人类为了生存就需要生产。生产如果不是简单而直接利用自然资源或适应自然,生产就是劳动;生产如果不是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人们之间的分工合作,加之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就是社会生产。
生产商品的劳动,从自然意义上看,其具体形式是各不相同的,即劳动的目的、使用的工具、加工的对象、操作的方法和取得的结果等都不一样,这种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比如,裁缝的劳动和木匠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其具体形式不同,生产出来的使用价值也不同。对各种不同的具体劳动予以分门别类,就可以看到所显示的社会分工。具体劳动的种类或社会分工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需要的改变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具体劳动的过程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使之适合人们的需要的过程。所以,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条件。在任何社会,人们都必须从事各种具体劳动,生产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上的各种需要,以维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生产商品的劳动,从社会意义上看,尽管在具体形式上各不相同,但是,无论生产哪种商品,在其中都耗费了人类劳动,即消耗了人的体力和脑力。这种撇开了劳动的特定性质,即撇开了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说商品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指的就是这种抽象劳动的凝结。商品中凝结的抽象劳动是商品中包含的价值的实体。因此,商品价值不是虚拟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但是,又不能将商品价值理解成一种物质成分,因为价值是社会意义上的,其中没有包含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是:一方面,两者是统一的。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两者并不是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或分两次完成的劳动。不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都是不可分割的,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没有具体劳动,也就没有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寓于具体劳动之中。抽象劳动是劳动的共性,具体劳动是劳动的个性,因此抽象劳动把彼此不同的各种具体劳动联系起来,也是商品生产者借以相互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又是矛盾的。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永恒属性,是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存在的永恒范畴。抽象劳动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只有在商品经济中,劳动才表现为抽象劳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劳动的抽象性或共同性或一般性表现得更充分、更发展,因而是历史范畴。具体劳动能否化为或还原为抽象劳动,取决于商品交换是否成功。如果商品交换不成功,也就意味着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不为社会所承认,具体劳动不能化为或还原为抽象劳动,可见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对立的。如果商品交换成功,则意味着具体劳动为社会所承认和接受,具体劳动就化为或还原为抽象劳动,从而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