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记录与访谈的形式,讲述原中纪委副书记,中顾委袁任远及其一家的革命生涯和生活往事,“夫妻长征,父子长征,两代将星”等亮点,彰显出这个不平凡的家庭,历尽坎坷,在历史的大潮流中,闪耀着光辉,与众不同的“红色记忆”。
以历史散文的形式,记述了袁任远一家带有传奇色彩的鲜为人知的的故事,在历史的大波澜下,那一代人的艰辛历程和悲欢离合
李文庆,1954年10月出生,祖籍河北,汉族,大专学历,军人出身,上校军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客座教授。1970年入伍,先后从事京剧、话剧、曲艺、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创作与表演;曾任宣传队员、文化干事、宣传队长,曾三次参加全国文艺汇演、两次参加全军文艺汇演、六次参加军区文艺汇演。
一次“红色考古”之旅(作者自序)
主要人物表
国事篇 时代洪流弄潮去
第一章 少年志凌云
(一)袁任远出生在“不寒而栗的时代”
(二)袁意奋未出生就被人“盯”上了
(三)袁意渊四岁“当了土匪人质”
(四)袁碧宇十四岁在家“主抓经济”
(五)袁意滋“袁家最早走进新社会的人”
第二章 烽火炼青春
(一)袁任远的青春岁月:曲折凶险艰苦
(二)袁意奋的青春岁月:打仗办学留洋
(三)袁意渊的青春岁月:跑路打仗建铁路
(四)袁碧宇的青春岁月:掌握银行“核心机密”
(五)袁意滋的青春岁月:从学员到飞机机械师 一次“红色考古”之旅(作者自序)
主要人物表
国事篇 时代洪流弄潮去
第一章 少年志凌云
(一)袁任远出生在“不寒而栗的时代”
(二)袁意奋未出生就被人“盯”上了
(三)袁意渊四岁“当了土匪人质”
(四)袁碧宇十四岁在家“主抓经济”
(五)袁意滋“袁家最早走进新社会的人”
第二章 烽火炼青春
(一)袁任远的青春岁月:曲折凶险艰苦
(二)袁意奋的青春岁月:打仗办学留洋
(三)袁意渊的青春岁月:跑路打仗建铁路
(四)袁碧宇的青春岁月:掌握银行“核心机密”
(五)袁意滋的青春岁月:从学员到飞机机械师
第三章 万难还坚劲
(一)袁任远的壮年,从绥德到东北,从湖南到北京
(二)袁意奋的壮年,从海南到北京,从“下岗”到“上岗”
(三)袁意渊的壮年,从武汉到广州,从“走资派”到“好局长”
(四)袁意滋的壮年,从民航到空军,从巴基斯坦到坦桑尼亚
第四章 迟暮壮士心
(一)袁任远: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二)袁意奋:保持本色,鞠躬尽瘁
(三)袁意渊:信仰坚定,谦逊低调
(四)袁碧宇:坚持学习,含饴弄孙
(五)袁意滋:热心公益,情趣多多
家事篇 诗书传后土家人
第五章 春夏秋冬里的婚姻
(一)袁老和他的两位妻子:吴晓梅、周雪林
(二)袁意奋和他的“米脂婆姨”常玉英
(三)袁意渊和他“同甘共苦”的妻子金云汉
(四)袁意滋和他的“军旅妻子”郭爱民
(五)袁碧宇和她的“老实人”丈夫连源铭
第六章 “袁氏风格”的家风
(一)注重人格
(二)正人从政
(三)严于律己
(四)安于清贫
(五)珍视友情
第七章 殊途同归的命运
(一)乱世家人
(二)“一家之长”袁任远
(三)“饱经沧桑”吴晓梅
(四)多重身份的“周妈妈”
(五)令人羡慕的袁家亲情
(六)袁家的第三代
第八章 公道自在人心的口碑
(一)袁任远: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
(二)周雪林: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女战士
(三)袁意奋: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和军事指挥员
附录
(一)袁任远的文章
(二)纪念文章
(三)收入慈利县志的袁家五人简历
(四)鸣谢采访人员名单
(五)主要参考书目
情洒袁老峰(代后记)
P17-19
百年渡口的“惊诧” 袁老14岁考上慈利中学。那时候,从株木岗村到慈利,需要先到三官寺,再从镇上到江垭乘船去县城。2012 年12月初,我们来到江垭,寻找袁老当年乘船外出的古渡口。中午时分,江垭正逢大集,街上熙熙攘攘,我们一时找不见古渡口的位置。
一路打听,我们来到一个小街巷口,恰好遇到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我们随口一问:“请问这位大姐,去江垭的古渡口怎么走?” 这位年轻妇女回身一指:“往里面去就是。你们找谁?” 我们回答:“我们找一个很久以前从这里出远门的人。
‘袁任远’这个名字,您听说过吗?” “袁任远,三官寺的嘛!那时候他就是从这里坐船走的。” 这位妇女一言既出,令我们惊诧不已。袁老1912 年从这里乘船出行,距今年整整100年了1100年前有一个14 岁男孩从江垭乘船外出,怎么到今天还会有人记得这事儿呢?! 我们打量着这位年轻妇女,她的言谈话语和气质,看不出有与文化或相关职业沾边的样子。我们带着满脑子的问号,往江边走去。
很快,我们来到江边,看到有一条旧石板铺成的石阶通往江边,石阶的尽头有一个窄窄的石板平台,这大约就是当年所谓的古渡口“码头”了。渡口边的繁华街市早已荡然而去,唯有一条细长的街道和稀稀拉拉、绝达不到百年历史的临街小房。我们沿着石阶而下,看到有一个比刚才那个妇女年纪稍轻的女人正在“码头”上洗衣服,见我们几个陌生人在这里东张西望,指指点点,她有些兴趣。
“你们在找什么?”那女人主动问道。
问:这里是古渡口吗? 年轻妇女:“是的。你们是干啥子的?” 问:我们在找一个100年前从这里出远门的人,叫袁任远,您—— 我们的问话还没出口,那妇女就已经作答了。
“袁任远啊,知道。他就是从这里坐船去闹革命的。那边学校最大的树底下,还有他搞革命活动的地方味!” 这让我们再次感到“惊诧”!前后两位年轻妇女都不到40 岁,却都熟知袁老一百年前曾经从这里的革命活动,尤其记得袁老就是从这里上船,这让我对“岁月无痕”的说法陡生疑惑,站在袁老曾经走过的石阶上,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
从江垭百年前的古渡口朝远处眺望,但只见群山层峦,索水和漤水分别从绵绵薄雾中流出,在山脚下交汇,使得漤江水面猛然宽阔了许多,也平静了许多。江水两岸郁郁葱葱,具有湘西北特色的民房和现代化建筑间或闪现其中。古渡口上游有一处温泉,过去当地老百姓每逢冬季不分男女,都要到这里洗温泉泡澡。而今,这里已辟为旅游休闲胜地。古渡口近旁有一座跨江吊桥,整个山水景色形成了一个别致而有地域特点的景观。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我看着周围的景色,心里一直想着那两个年轻妇女的回答。袁老,您在古渡口石阶上留下的 “脚印”居然历经百年而不消失,厉害呀!我这里内心正在 “翻江倒海”,陪同我们采访的张家界市委党史办的杨慈安主任,突然问道:“这里有一副对联,想不想听听?” “对联儿,谁写的?”我当即表示有兴趣。
杨主任并没有回答作者是谁,而是先读起对联: “二龙戏江垭,搅乱世上凡夫心;一泉入洞庭,煮沸天下忘情水。”说完了,他以一种颇具几分神秘的表情看着我。
我不太擅长作联。杨主任说的这副联,很符合眼前的景色。他的表情让我多有期待,莫非是……我猜不出来,就再次问他,这副联的作者是谁?杨主任回答,这副联的作者就是他(杨主任是湖南省作协会员),是他前不久参加这里一家企业的笔会而即兴创作的。
“绝对儿,绝对儿——”大家嬉笑一番。
我还想着刚才那两位妇女的话,心里也试着诌了两句: “扁舟别江垭,远寻救国光明路;战士返故园,红旗漫卷漤澧风”。怕被人笑话,这联我没敢说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