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张勋、曹锟、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张宗昌、韩复榘,可谓是民国年间军阀的代表性人物,《军阀当国》一书通过讲述他们的生平、品行、功过、影响,对清末民初的军政历史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示。
鸿儒文轩编著的这本《军阀当国》从北洋军阀袁世凯开始,精选民国时期左右中央政权,或在重大历史事件中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具有鲜明特色与争议的军阀十人,在参考大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力求客观公正、生动全面地描述他们在风云变幻的社会中如何发迹、崛起、辉煌以及最后的结局、家庭生活等传奇的一生。
鸿儒文轩, 于2009年开始,先后参与编辑、编著出版了《求职密码》《婚姻捍卫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袁世凯传》《中国十大古典悲剧故事》《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故事》等数十部畅销著作。
第一章 北洋鼻祖袁世凯 投身军旅 总督朝鲜 小站练兵 山东巡抚 天下第一督抚 军机大臣 隐居彰德 内阁总理大臣 民国大总统 称帝始末 婚姻家庭 一生功过第二章 皖系巨魁段祺瑞 合肥后起之秀 从淮军到北洋 北洋之虎 一造共和 再造共和 三造共和 武力统一 直皖战争 临时执政 下野隐居 虎父犬子 一生功过第三章 直系军阀冯国璋 贫苦出身 沙场建功 北洋之豹 镇压革命 统领禁军 南下立功 坐镇南京 副总统 代总统 黯然辞世 超级大家庭 多彩的一生第四章 北洋军阀张勋 奉新孤儿 从军之路 剿匪立功 犬马恋主 再战南京 割据徐州 复辟始末 下野之后 婚烟家庭 莽夫愚忠第五章 直系军阀曹锟 布贩投军 飞黄腾达 北京兵变 护国战争 讨逆战争 护法战争 直皖战争 直奉首战 贿选总统 直奉再战 晚节不亏 家庭琐事 身后评价第六章 直系军阀吴佩孚 落魄书生 秀才投军 不断升迁 拼死救主 讨逆立功 扬威潇湘 声援五四 雄霸天下 盛极而衰 烈士暮年 恪守礼教 乱世枭雄第七章 奉系军阀张作霖 贫寒子弟 投身绿林 加入官军 趁机扩张 智进省城 经营奉天 东北称王 人关争雄 盛极而衰 七妻十四子 草莽不轻文教第八章 东南军阀孙传芳 命运转机 扶摇直上 扬威湘鄂 由鄂援闽 主政闽浙 称霰东南 由盛转衰 痛失一切 性情中人 功过参半第九章 直鲁军阀张宗昌 流落江湖 投身革命 直系要人 皖系败将 奉系大佬 逐鹿中原 主政山东 南下称雄 从兵败到遇刺 妻妾成群 一世污名第十章 山东军阀韩复榘 绝非粗人 滦州起义 水涨船高 纵横捭阖 也做山东王 终遭擒杀 家门兴衰 是非功过
如果局势不发生变化,袁世凯很难飞黄腾达,他再有本事也得窝在山东军营里。在袁世凯投军的第二年,朝鲜发生了一场壬午兵变,作为宗主国的清朝便派庆字营前去平乱,袁世凯崭露头角的机会来了。
朝鲜壬午兵变的导火索是汉城士兵的粮米被掺入了杂物,其背后的原因则是国王李熙之父大院君和李熙之妻闵妃争夺大权,兵变士兵攻人王宫,闵妃逃往外地,大院君重新掌权。这一兵变不仅是朝鲜的一件大事,而且牵涉到宗主国大清和邦交国日本,因为在兵变中有日本籍教官被杀,随后日本公使花房义质回国搬兵,而闵妃则向大清求援。
花房义质很快就带来了4艘军舰和1500名日军,他随即要求清政府为朝鲜壬午兵变“买单”,并企图在朝鲜长期驻军。为了夺回对朝鲜的控制权,在李鸿章等人的推荐下,清廷派吴长庆率领庆字营3000人马前去平乱。
吴长庆到达汉城后,先设法稳住了日本人,随后诱捕了大院君,并把他押运到保定圈禁起来。随后,庆字营在汉城郊区围剿兵变士兵,在此战中袁世凯一马当先屡立战功,清军很快平定了动乱并稳住了朝鲜局势。
朝鲜平乱是袁世凯第一次登台亮相,似乎就可以从中看到一位名将的崛起,然而如果深入挖掘,就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日本从19世纪60年代末期开启明治维新,经过十余年的维新变法,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国力尚不能与大清相抗衡,这才是袁世凯轻易获胜的根本原因。
1882年,因在朝鲜平乱有功,在李鸿章的推荐下,年仅23岁的袁世凯,被清廷任命为驻朝通商大臣,协助吴长庆管理朝鲜事务。袁世凯把闵妃迎回汉城,并倾力结交朝鲜重臣金允植和金焕始,代表清政府逐步掌握了朝鲜的政权,控制了朝鲜的练兵和税收事宜。
此时在朝鲜执政的事大党,主张维系朝鲜与大清之间的宗藩关系;而以金玉均为首的开化党,主张朝鲜应与大清脱离关系,转而在日本的支持下实行近代化改革。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开化党趁机在驻朝日军的协助下发动甲申政变,企图夺取事大党把持的朝鲜政权。
面对开化党和日本人的挑衅,袁世凯当机立断,率领清军击退了日军,平定了开化党叛乱。此战打出了大清的威风,李鸿章对袁世凯大为赞赏。随即吴长庆被调回国内,25岁的袁世凯成了清国驻朝总督。
袁世凯留驻朝鲜12年,他明确了大清和朝鲜的宗藩关系,在李熙面前以上国钦差自居,全面掌握了朝鲜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并阻遏了日本和俄国对朝鲜的渗透。
袁世凯干涉朝鲜内政的做法,表面上是由于他年轻气盛,实际上是源于大清的国力,如果没有国力做支撑,他是没法在朝鲜立足的。袁世凯在朝鲜的跋扈行为,激起了许多人的反抗,李熙屡次向清廷告状,清廷内的张謇和张佩纶等清流党也经常上书弹劾袁世凯。
按说有这么多人反对,袁世凯本该倒台了,可他偏偏稳坐钓鱼台,为什么呢?因为袁世凯背后有个大佬在为他撑腰,此人当然是李鸿章,于公于私李鸿章都会力保袁世凯。为什么李鸿章如此器重袁世凯呢?这里面应该有李袁两家的交情,但更为重要的是,李鸿章从袁世凯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李鸿章不仅力排众议,让袁世凯继续留朝任职,还于1890年2月为袁世凯写了“血性忠诚,才识英敏,力持大局,独为其难”的评语。有李中堂这个靠山,袁世凯更是风生水起了,但是他很清楚,清朝的国力在下降,而日本的国力在上升,总有一天自己会败退朝鲜。
日本人对于袁世凯的强硬是极为恼火的,他们组织了多次暗杀行动,企图杀掉袁世凯。袁世凯对日方的阴谋是心中有数的,他做好了全方位的防范,并最终挫败了对方的暗杀计划。
袁世凯在驻朝期间,纳了三个朝鲜籍小妾,其中有个小妾还是闵妃的表妹,而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就是这个小妾所生。
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袁世凯暗示朝鲜向清廷乞援,但在清廷派军入朝之前,日军已经大规模登陆朝鲜。袁世凯是个明智之人,他明白形势发生逆转了,若不及早逃离朝鲜,自己的小命就不保了。于是,在甲午战争前夕,袁世凯化装成平民,从仁川逃回国内。
袁世凯在朝鲜的成功和失败,固然与他的才能和品行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国力对比的表现。因此,我们过分夸大袁世凯的才能或过多非议他能失误,都是不客观不公正的。要想探究历史真相,还得从当时中日两国的国力衰盛中找原因。
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