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手册》由李果、李俊生、关潇、吴晓莆、赵志平主编,对生物多样性监测的相关技术与方法进行了汇总与编录,共分六个篇章,具体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监测概述、监测计划、生境监测技术、物种监测技术、景观分类与制图技术、遗传多样性分析技术。《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手册》关注了生物多样性的多个层次,即物种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与遗传多样性,侧重于对监测技术与分析技术的操作方法进行介绍,以期为制定生物多样性监测计划、实施生物多样性监测活动提供方法参考与指导。
第一篇 概述
1生物多样性监测的特点
2生物多样性监测的类型
2.1按监测目的划分
2.2按监测的生态系统划分
2.3按监测的生物多样性层次划分
3生物多样性的测度
3.1物种多样性的测度
3.2遗传多样性的测度
3.3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测度
3.4景观多样性的测度
参考文献
第二篇 监测计划
4监测工作的流程
5监测指标的确定 第一篇 概述
1生物多样性监测的特点
2生物多样性监测的类型
2.1按监测目的划分
2.2按监测的生态系统划分
2.3按监测的生物多样性层次划分
3生物多样性的测度
3.1物种多样性的测度
3.2遗传多样性的测度
3.3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测度
3.4景观多样性的测度
参考文献
第二篇 监测计划
4监测工作的流程
5监测指标的确定
6监测方法的选择
6.1数据获取途径
6.2选择方法需考虑的问题
7抽样
7.1监测范围
7.2抽样调查的必要性
7.3样地
7.4取样方法
7.5样本数量
8监测周期与监测时间
8.1监测周期的确定
8.2监测时间的确定
9监测结果记录
9.1记录形式
9.2记录要求
参考文献
第三篇 生境监测技术
10生境描述
10.1生境描述的要素
10.2描述记录方法
11植被
11.1植物群落调查
11.2植被拍摄
11.3植被图编制
11.4植被遥感监测
12土壤
12.1土样采集与制备
12.2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13水
13.1水样采集与保存
13.2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14沉积物
14.1沉积物样品采集与制备
14.2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参考文献
第四篇 物种监测技术
15大型真菌
15.1样地选择
15.2全面调查法
15.3样线法
15.4样方法
15.5样本采集与处理方法
16地衣
16.1样地选择
16.2样方法
16.3样本采集与处理
17苔藓
17.1样地选择
17.2直接观察法
17.3样方法
17.4样本采集与处理
18陆生维管束植物
18.1样地选择
18.2样方法
18.3目标物种监测
18.4标本采集与制作
19大型水生植物
19.1监测点布设
19.2定量采样法
19.3定性采样法
19.4标本制作
20浮游生物
20.1监测点布设
20.2定量采样法
20.3定性采样法
21土壤动物
21.1监测点布设
21.2采样调查法
22昆虫
22.1样地设置
22.2氏陷阱法
22.3窗诱法
22.4灯诱法
22.5马氏网法
22.6敲击震落法
22.7网筛法
22.8网捕法
22.9扫捕法
22.10水网法
22.11苏伯氏网法
23大型底栖动物
23.1监测点布设
23.2采样调查法
24鱼类
24.1监测点布设
24.2目视法
24.3捕捞法
24.4回声探测法
25两栖动物
25.1路线调查法
25.2样带法
25.3定点计数法
25.4捕尽法
25.5陷阱法
26爬行动物
26.1样带法
26.2样方法
26.3陷阱法
26.4笼捕法
27鸟类
27.1陆地鸟类监测方法
27.2水鸟监测方法
27.3海洋鸟类监测方法
28哺乳动物
28.1陆生哺乳动物监测方法
28.2水生哺乳动物监测方法
29潮间带生物
29.1监测点布设
29.2采样调查法
参考文献
第五篇 景观分类与制图技术
30景观分类与制图的准备
30.1遥感数据源
30.2邑感图像预处理
30.3野外调查
31景观生态分类
31.1景观生态分类基本步骤
31.2景观分类体系
31.3景观分类方法
31.4景观分类结果验证
32景观生态制图
32.1景观生态制图的类型与方法
32.2制图要素
32.3要素的分类与分级
32.4.制图的基本过程
参考文献
第六篇 遗传多样性分析技术
33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方法
33.1调查方法
33.2数据分析
34染色体研究分析技术
34.1植物染色体的常规制片技术
34.2植物染色体的分带技术
34.3染色体的银染技术
34.4染色体核型分析
35等位酶分析技术
35.1酶液的提取
35.2酶电泳
35.3酶谱分析
36DNA分子标记技术
36.1DNA的提取
36.2DNA纯度与浓度的测定
36.3DNA的纯化
36.4I强LP标记技术
36.5RAPD标记技术
36.6AFLP标记技术
36.7ISSR标记技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