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本书,将带你进入一段奇趣的知识旅程!本书避开教科书的枯燥理论,以小故事、趣味推理、生活现象等多种形式为内容,为小读者揭开一个个课堂上和课外的生物知识小谜团。它能调动你全部的学习兴趣,培养你利用已会知识作为“工具”,自己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本书内容丰富,版式新颖,并配以活泼有趣的插图,以及趣味十足的生物知识小游戏、小问题,在启发思维、激发想象力、开发创造力的同时,带你轻松畅游生物知识海洋,为你开启学习的另一扇窗!
相同的知识,不同的学法, 带你走出课堂上枯燥乏味的数学包围圈, 让你重新认识趣味横生的数学知识, 使你从此不再害怕生物、喜欢上学生物!更多多好书点击购买课堂上听不到的奇妙物理知识课堂上听不到的神奇化学知识课堂上听不到的趣味数学知识
王维浩,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长寿区作协副主席。200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普作家、重庆市十佳科普作家称号。
一 动物世界里的奇闻趣事
1 谁是真正的凶手
2 骆驼为什么会生活在沙漠里
3 超越生命的母爱
4 蝼蚁壮歌
5 好斗的歌手
6 威尔考克斯的恶作剧
7 甲虫中的将军
8 忙碌的潜水员
9 貂熊的魔力圈
10 蟒蛇保姆
11 最大的袋鼠——红袋鼠
12 虫子都是昆虫吗
13 从窄缝溜掉的章鱼
14 黄鳝的性变 一 动物世界里的奇闻趣事
1 谁是真正的凶手
2 骆驼为什么会生活在沙漠里
3 超越生命的母爱
4 蝼蚁壮歌
5 好斗的歌手
6 威尔考克斯的恶作剧
7 甲虫中的将军
8 忙碌的潜水员
9 貂熊的魔力圈
10 蟒蛇保姆
11 最大的袋鼠——红袋鼠
12 虫子都是昆虫吗
13 从窄缝溜掉的章鱼
14 黄鳝的性变
15 蝴蝶的大聚会
16 蜂鸟的悬空定身法
17 忠诚的母象
18 人蛇之战
19 激战珊瑚岛
20 小骡子找爸妈
21 长尾叶猴的恶作剧
22 死亡舞蹈
23 凶猛的食人鱼
24 神奇的鹰
25 朝圣的毒蛇
26 放牧者若拉
27 藏在地下仓库里的芝麻
28 残害鸵鸟的凶手
29 椰树下的疑案
30 被毒蜂蜇死的商人
31 一条普通的牧羊犬
二 嘘,植物王国中的小秘密
1 生物学家的推理
2 被害的女作家
3 致命树的故事
4 “闹鬼”的柳树
5 红豆树奇案
6 不怕刀砍的树
7 发烧的花儿
8 碰不得的花果
9 会跳舞的草
10 炮弹不入的“神木”
11 神奇的指南草
12 古老的龙血树
13 闭花授粉的绝技
14 老树吞屋
15 植物的语言
16 植物的血型
17 植物的眼睛
18 植物的睡眠
19 植物的记忆
20 植物的听觉与嗅觉
21 不倒的怪树
22 植物的自卫
23 爷爷留下的金币
24 开着花的半支莲
25 谁在说谎
26 不怕扒皮的树
27 植物的感情
三 神奇的人体“大工厂”
1 你从哪儿来
2 变色的袜子
3 痰是从哪儿来的
4 不能没有眼泪
5 一屁值千金
6 一场婚姻悲剧
7 人体的司令官
8 骨骼的争论
9 天然外衣——皮肤
10 人体生命之泵——心脏
11 气体交换的场所——肺
12 人体的化工厂——肝脏
13 人体内的石头
14 肌肉发动机
15 人体内的核反应
16 人体内的生物钟
17 可发电的人体能源
18 人体的潜在能力
四 小小世界中的大秘密——微生物
1 伟大的发现
2 粉螟虫死亡之谜
3 有效的灭菌法
4 美味的真菌
5 酱油上的白花
6 黄豆根上的“肿瘤”
7 石油勘探“向导”
8 得病的白菜
1谁是真正的凶手校园里一棵果树枯死了。老园丁拔起果树一看,树根上有好几处都被虫子咬坏了。老园丁不知道是谁把果树害死了,他正在想该如何缉拿凶手。这时候,旁边一棵树上的蝉开口了:它一会儿说螳螂,一会儿又说是蟋蟀。但是它的伪证都被蜻蜓给戳穿了。
“知了,知了,你太不老实了!”蜻蜓气愤地说,“你从卵里一孵化出来,就钻到地底下,躲在树根旁边了。那个时候,你只是一条瘦瘦的小虫,也没有穿上帝晶的玻璃纱大衫。你每天都偷偷地吃树根的汁液,吃了三四年,吃得身体胖胖的,这才爬到地面上来,挂在树枝上,脱去一件硬外套,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再说你那张嘴,虽然只是一根细管子,可是厉害着哪!你把它插进树皮里,靠它吸树干的汁液过日子。就是你害死了果树,你还在这儿陷害螳螂和蟋蟀!”经蜻蜓这么一说,老园丁终于知道谁是真正的凶手了,最后把蝉给打死了。
知识链接能听见的声音频率范围非常狭窄,它们仅仅能听到自己同伴发出来的那种尖叫声,而不易听到其他频率的声音。或许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即使我们在树下大叫大嚷,把鸟儿都吓飞了,然而蝉却照旧在“歌唱”。怪不得人们送给它一个外号—“聋子歌王”。
眼界大开蝉的种类很多,个头大小相差悬殊:世界上最小的蝉比手指头还小,最大的蝉是南洋群岛的蝉王,两个翅膀展开足足有20厘米长,像一只小鸟!2骆驼为什么会生活在沙漠里小朋友,你应该见过骆驼吧?你知道骆驼最早生活在什么地方吗?骆驼最早生活在北美洲,它们有的身高才1米左右,像羚羊一样善于奔跑;有的高达3米以上,像长颈鹿般伸长了脖子,专门摘食树上的新鲜树叶。它们丝毫没有沙漠生活的习性。
由于当时的食物来源丰盛,骆驼根本用不着在背上长出累赘的驼峰来贮藏缺食期间维持生命的脂肪。
所以,那时候的骆驼是没有驼峰的。
就这样,骆驼无忧无虑地生活在新大陆的老家,过了上千万年的舒适生活。
到了第三纪末期,北美洲的气候变冷了,森林遭到破坏,面积不断缩小,出现了一大片、一大片的干旱草原。骆驼过不惯这种艰苦的日子,只好成群结队穿过连接美洲和亚洲的“白令陆桥”,进入陌生的亚洲大陆寻找新的生活环境。
可是谁知道,这儿的干旱草原的面积更大,许多地方还有寸草不生的沙漠分布,比美洲的老家更糟糕。
严峻的事接踵而来,寒冷的第四纪冰期开始了,北方大地上布满了银色的冰川。骆驼的后路被切断了,它们再也没有办法沿着来时的道路返回美洲的老家了,只好十分委屈地留在新的地方生活。
在干旱草原和沙漠里生活,首先就要学会忍受干渴的煎熬。于是骆驼的血液也发生了变化。和别的动物相比,即使在沙漠烈日的曝晒下,它体内的血液循环也会畅通无阻,可以正常生活。此外,由于干旱草原和沙漠的恶劣气候,导致骆驼的食物、水源严重不足,渐渐地,骆驼的身体为适应生存环境发生了一些必要改变,那就是驼峰的出现,驼峰的出现使骆驼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了下来。
就这样,骆驼世代一直在沙漠里生活着。
知识链接骆驼的驼峰有什么用骆驼是沙漠中典型的动物,它之所以能够在缺吃少喝而且非常炎热的地理环境中生存下来,靠的是背上的驼峰。骆驼的驼峰里有大量的脂肪,在没有吃没有喝的情况下,要靠这些脂肪维持生命。驼峰长在骆驼背上,就像装满食品的旅行袋,骆驼背上它能在沙漠中自由行走,不怕没水喝、没食物吃。
P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