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超值畅销版)》系由《华尔街日报》资深记者根据连续采访整理而成,以拉瑞 利文斯顿的第一人称撰写,记述了这位20世纪20年代华尔街的风云人物在股票交易方面的传奇经历和感悟,探讨了股票市场的本质、股票交易的原则以及参与各方的心理与策略。
出版90多年来,《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超值畅销版)》一直是金融从业人员以及股市参与者必读的经典作品之一。
畅销90年的投资经典著作 文笔备受赞誉的简体中文译本 收录杰西·利弗莫尔的真实生平细节 一部充满哲理智慧和趣闻轶事的作品,一次迷人的阅读体验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最早于1923年出版,由新闻记者兼小说家埃德文.拉斐尔经过数周的专访,以拉瑞.利文斯顿的第一人称写作完成。 其实,拉瑞.利文斯顿的人物原型名叫杰西.利弗莫尔,是20世纪初华尔街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操盘手,他曾几度破产,又几度东山再起,在1929年的大萧条中因为做空而使个人资产达到1亿美元,成为当时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不过仅仅4年之后,他再度破产。1940年,杰西.利弗莫尔在一家酒店的卫生间里饮弹自杀。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操盘手的人生哲学,看到一个大时代的缩影,看到股票交易的本质和交易者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埃德文·拉斐尔(Edwin Lefevre,1871-1943),著名记者、作家和政治家,以报道华尔街上的商业故事著称于世。
生于1871年1月23日,在19岁时成为一名记者,先后为多家报社工作和撰写专栏,一生共有8部著作出版,本书是其中最受人喜爱的一本。
1922年,拉斐尔对杰西?利弗莫尔进行了数周的采访,之后将采访内容整理成为12篇系列报道,发表在《星期六晚报》(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上。第二年,这一系列报道被编辑成精装本图书出版。
译者介绍
秦凤鸣,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
1996年-1997年在美国约翰斯?霍布金斯大学国际研究院做访问学者18个月。
2006年-2007年作为富布莱特研究学者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发展研究中心访学一年。 作者介绍
埃德文·拉斐尔(Edwin Lefevre,1871-1943),著名记者、作家和政治家,以报道华尔街上的商业故事著称于世。
生于1871年1月23日,在19岁时成为一名记者,先后为多家报社工作和撰写专栏,一生共有8部著作出版,本书是其中最受人喜爱的一本。
1922年,拉斐尔对杰西?利弗莫尔进行了数周的采访,之后将采访内容整理成为12篇系列报道,发表在《星期六晚报》(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上。第二年,这一系列报道被编辑成精装本图书出版。
译者介绍
秦凤鸣,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
1996年-1997年在美国约翰斯?霍布金斯大学国际研究院做访问学者18个月。
2006年-2007年作为富布莱特研究学者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发展研究中心访学一年。
多年来一直从事国际金融、国际财务管理、比较金融制度以及美国经济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曾在《经济学动态》、《金融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贸易》、《中国日报》等各类报刊发表中英文文章60余篇。
曾出版专著《金融大震——全球金融制度变迁》、《金融全球化与银行业重构》;出版译著《商务外交经典案例》、《后危机时代的增长与发展——20国集团发展纲要》。
1 第一桶金
2 “交易神童”
3 一个人的游戏
4 挑战对价商号
5 重返华尔街
6 哈丁兄弟公司
7 静观其变
8 时机之锁
9 市场之王
10 投机者的天敌
11 人类的本性
12 免疫力
13 道义的代价
14 债务缠身的日子
15 非预期事件 1 第一桶金
2 “交易神童”
3 一个人的游戏
4 挑战对价商号
5 重返华尔街
6 哈丁兄弟公司
7 静观其变
8 时机之锁
9 市场之王
10 投机者的天敌
11 人类的本性
12 免疫力
13 道义的代价
14 债务缠身的日子
15 非预期事件
16 贴士
17 “黑猫”
18 市场操作者
19 逼空行为
20 战略与战术
21 完美的操盘手
22 “狗咬狗”
23 内部人交易
24 公众
附录 一个真实的大作手——杰西 利弗莫尔和他生活的时代
对原因可以置之不理。但是,你必须立即行动,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我一次又一次地看着这一幕在股市上不断地上演。
你可能会记得,有一天,就在大市急剧上扬之时,霍洛管道公司的股票却下降了3个点。这就是事实。
在接下去的星期一,你读到一则消息,董事会通过了分红方案。这就是原因。
他们对自己下一步的计划心知肚明,即使他们不打算卖出自己的股票,至少他们不会买进。既然没有内部人买进,股价下滑就顺理成章了。
回头再来说说我记录了大约6个月的行情手册。每天在营业部忙完之后,我并不急于下班回家,而是赶着记下我所需要的数字,观察着它们的变化,总在不停地寻找着价格行为的重复或相似之处一一学着去读那些记录行情的纸带,尽管我当时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我在做什么。
直到有一天,我正在吃午饭,营业部一位比我年长的男孩儿来找我,悄悄地问我有没有带钱。
“干嘛问这事儿?”我说。
“是这样,有一条关于伯灵顿的好消息,想找个人合伙儿玩一票”。他回答。
“玩一票,什么意思?”我诧异道,在我看来,那些玩家或能玩得起的客户都是一些敢赌能赢的富翁,因为要花上成百甚至上千美元才能进得去这个游戏圈儿。这就像一个阔佬儿拥有自己的私人马车,再配上一个带丝绒帽的马车夫。
“就这意思,怎么样?玩一把!”他说,“你有多少钱?”
“那你需要多少?”
“嗯,我可以交易5股,5美元下单。”
“你打算怎么玩?”
……
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