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先将"成说"梳理、案例分析、概念考查、历史考察、理论辨析等方法有机集成起来,对技术科学范畴作了比较合理的统一界定;其次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选择合适的统计源和统计样本,努力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水平上,展开系统的历时性、共时性比较研究和多维度实证分析,获得了技术科学产生时代与历史分期方面比较可靠的结论;再次通过移植生理学、控制论等学科领域中"功能耦合网、稳态、组织生长理论"方面的方法论思想,构建起技术科学的基本发展模式,比较完整地解答了技术科学发展的目标走向、动力机制、演化特征、评价标准等基本问题。并从这一特定视角和研究路径窥测到产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工程-经济-社会之间复杂互动的基本机制以及宏观总体特征与规律。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1949年生。1978年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并留校任教.后攻读科技哲学并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00年晋升教授。曾任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院长、《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兼任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耕耘在科技与人文交叉学科领域,发表重要论文数十篇在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化学).国内《新华文摘》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书刊均有收录与转载。曾主持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重点项目、南京市软科学研究项目.并多次获得省市级奖项。
目录 序一(欧阳平凯) i
序二(林德宏) v 第一章导论 1 第一节技术科学发展的曲折历程 2 第二节对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研究及其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6 第三节亟需澄清与界定的两组基本概念 15 第四节本书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21 第二章界定技术科学范畴的缘由、构想与意义 26 第一节关于技术科学的一些典型"成说"及其中隐含的矛盾
27 第二节界定技术科学范畴的基本构想 39 第三节界定技术科学范畴的重要意义 59 第三章技术科学的基本统计计量研究及其主要拓展路径 64 第一节统计源的选择、统计样本的确定与相关统计计量曲线 65 第二节几点现象性结论 68 第三节进行深人研究的主要拓展路径 70 第四节社会技术科学中一个典型问题的案例:现代政策科学两大范式的对峙与协调 72 第四章技术科学历史分期的多维度实证研究 83 第一节关于技术科学产生时期的典型"成说"与研究进路 84 第二节从产业结构变迁维度考察技术科学发展的历史特征 89 第三节从基础科学进步维度考察技术科学发展的历史特征 101 第四节从工程技术教育演变维度考察技术科学发展的历史特征 111 第五节从其他相关科技社会建制演进维度考察技术科学发展的历史特征 123 第六节关于技术科学历史分期的实证研究结论 135 第五章技术科学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相关性研究 139 第一节产业革命的研究现状与经济长波理论 140 第二节技术科学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相关特征曲线共时性比较 144 第三节技术科学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相关性统计研究 147 第四节技术科学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相关性实证分析 152 第六章21世纪上半叶技术科学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初步预测 176 第一节对第五次经济长波的时域及其间技术科学发展模式的预测 177 第二节用"增量模型"预测第五次经济长波期间技术科学的发展规模
179
第三节用"累积量模型"预测第五次经济长波期间技术科学的发展规模 181 第四节两种模型预测结果的比较研究 182 第五节对第五次经济长波期间主导产业群的初步预测 186 第七章工程技术活动演变与技术科学发展、经济长周期演化的相关性研究 191 第一节基本研究进路 192 第二节新型(或重大)工程技术事件时间序列增量特征曲线的由来 194 第三节比较方案的选择和历史阶段的划分 195 第四节工程技术活动演变与技术科学发展、经济长周期演化的系统比较研究 199
第五节近现代"科学-技术-工程-社会(经济)"互动演变的两种基本模式 204 第八章技术科学发展模式研究 217 第一节构建技术科学发展模式的前提与基础 218 第二节技术科学发展模式的基本构想 222 第三节技术科学发展模式的实证分析 231 第四节"连续嵌套波型"技术科学发展模式的合理性质疑
246 第九章我国工程技术类高等教育战略规划的基本研究框架 250 第一节当代工程技术教育研究的基本现状 251 第二节基本研究进路及其主要意义 257 第三节对我国工程技术类高等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与相关理论分析 259 第四节我国工程技术类高等教育战略规划的初步研究 276 参考文献 292
后记 299
|
技术科学作为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中介层次、认识研究与应用开发之间的基本纽带、科研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和现代工程技术教育的主要学科基础,其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的历史过程。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文化传统差异、社会制度变革、产业结构变迁、认识视角不同等普遍性因素,又有社会建制的安排、战争的影响与刺激、领导者的决策偏好等特殊性因素。如果进一步概括,又可以认为是与理论传统和实践传统时而分离、时而结合的历史过程密切关联的。
在西方文化史上,发端于古希腊的哲学理论传统和工匠技术传统这两支知识脉系的分离状况,后来在欧洲又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这除了源于人的性情不同或科学家与技术促进者对问题看法的差异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一般说来,从事自然哲学探究的人均以上层贵族居多,而琢磨改进与发明技术的工匠又都是下层的劳动者。贵族阶层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沉湎于理性思考,但由于远离经验,其理论难以经受实践的检验,有时甚至显得不着边际;工匠们一般缺乏接受系统教育的机会且整天忙于手头的活计,很难进行理论建树。而贵族与贫民的长期分离乃至对立,使得双方很难进行广泛、深入的思想交流,必然会使两种文化传统彼此长期分裂。
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便逐渐觉察到,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知识互相补充、彼此促进的重要性。早在13世纪,欧洲就萌生了与经典理论世界相悖的科学的功利主义前驱。一些自然哲学家们更乐于把理论知识作为控制自然的手段,而不仅是认识自然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乃是孕育近代科学的温床,这肇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在那令人兴奋的年代里,不仅出现了达 芬奇、米开朗基罗、瓦 伽马等兴趣广泛、勇于探索的天才,而且也催生了哥白尼和伽利略这样的近代科学先驱。这些人都心存一条基本准则:知识要在实际行为中发现它的目的,而实际行为要在知识中找到它的理由。循着这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径,通过实验与数学的结合,不仅促成了17世纪以牛顿的成就为代表的科学上的重大突破,而且也使古代技艺(technique)逐步走上理性发明和系统发展的道路。1615年在英国首先出现了technology这一单词,它既可以理解成体系化的技艺知识,也可译为工艺学、技术学。几乎同时,弗朗西斯 培根振臂高呼: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合二为一,因为不知道原因,就不知道结果。要命令自然必须服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