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童年在金华”、“战时中学”、“流亡大学生”、“‘走上光荣的荆棘路’”、“研究成果冒出来了”、“四年大学校长”、“夕阳正红”、“明天的梦”等10个章节,共23万字。书中以大量扎实的材料,描述了著名儿童文学家、我校原校长蒋风教授从幼年到85岁期间带有传奇性的经历,着力刻画了蒋风勇于把握自己的命运,敢于面对挫折,善于抓住机遇的鲜明个性与特点。书中还附有蒋风珍贵的历史照片及蒋风大事年表等。
陈兰村,男,1938年2月生,浙江绍兴县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曾任校传记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副主任,中文系党总支副书记。现为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下属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传记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已出版的著述有:《中国古典传记论稿》(与张新科合著)、《中国古代文学》(与梅新林联合主编)、《中国古代名人自传选》、《20世纪中国传记文学论》(与叶志良联合主编)、《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主编)、《古代散文概论》(与张继定合著)、《中外优秀传记选读》(主编)、《中外优秀传记选读教师用书》等。《中国古典传记论稿》,获陕西省教委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获浙江师范大学1998—1999年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传记文学方向硕士生培养与教材建设》项目,获本校2001年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获本校教师综合奖第二届“郑晓沧奖”。
序 梅新林
引子
第一章 童年在金华(1925~1936)
一.金华双溪在蒋风家窗前流过
二.金华学派的学术因子
三.最早的影响是母亲的诗教
四.童年是美丽的,也是难忘的
五.小学恩师教他写日记
六.斯老师和《爱的教育》
第二章 战时中学(1937~1942)
一.十三虚岁当了小学教员
二.家里来了位房客
三.战时中学
四.考进金华战时服务团
五.笔名蒋风的由来
序 梅新林
引子
第一章 童年在金华(1925~1936)
一.金华双溪在蒋风家窗前流过
二.金华学派的学术因子
三.最早的影响是母亲的诗教
四.童年是美丽的,也是难忘的
五.小学恩师教他写日记
六.斯老师和《爱的教育》
第二章 战时中学(1937~1942)
一.十三虚岁当了小学教员
二.家里来了位房客
三.战时中学
四.考进金华战时服务团
五.笔名蒋风的由来
第三章 流亡大学生(1942~1948)
一.从浙江常山步行一个月到福建建阳
二.到建阳只剩下一角钱纸币
三.考上东南联大先修班
四.暨南大学短暂的文学梦
五.英士大学在云和、泰顺
六.英士大学在温州、金华
七.三个孩子跳崖死亡引起的震撼
八.把自己的“饭碗”给了同学宋无畏
九.记者生涯
第四章 走上“光荣的荆棘路”(1949~1976)
一.参与金华戏曲婺剧改革
二.收集金华民间剪纸
三.在金华师范开儿童文学课
四.走儿童文学这条光荣的荆棘路
五.猪郎中结婚
六.中国儿童文学史的雏形:《中国儿童文学讲话》
七.调入新浙江师院
八.三年牛棚生活
九.浙师院“一分为三”的日子里
第五章 研究成果冒出来了(1977~1983)
一.难忘的1978年
二.讲师敢于招研
三.创建儿童文学研究室(上)
四.创建儿童文学研究室(下)
五.加入中国共产党
六.专著《儿童文学概论》出版
七.蒋风其他的儿童文学理论著作
第六章 四年大学校长(1984~1987)
一.从一个普通教师直接任命为浙江师院院长
二.提出办十件大事的设想
三.改校名为浙江师范大学
四.提出“唯实“的校训
五.积极开拓本校与国内外的交流
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七.考察美国大学教育
八.旅美手记
九.老师们对蒋风任校长四年的评论
十.主编中国第一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
第七章 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1988~1994)
一.扩建儿童文学研究所
二.主编中国第一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
三.含辛茹苦编写儿童文学工具书
四.与港台之间的儿童文学交流
五.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要走向世界
六.与日本儿童文学家鸟越信的友谊
七.初到韩国
八.折西湖柳到新加坡吊慰一位老人
九.国际儿童文学学会第一名中国籍会员
第八章 发挥余热头十年(1995~2004)
一.义务招收非学历儿童文学研究生
二.一人办《儿童文学信息报》
三.两次到马来西亚巡回讲学
四.当选国际格林奖评委
五.童心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翱翔
六.散文集《未圆的梦》
七.首编《玩具论》
八.爱生助学
九.荣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
第九章 夕阳正红(2005~2009)
一.在韩国获儿童文学理论贡献奖
二.童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
三.梦圆红楼一创建中国的国际儿童文学馆
四.蒋风爷爷教你学写诗
五.与国内同行的交往(上)
六.与国内同行的交往(下)
第十章 明天的梦(2009~ )
一.蒋风的学生们(上)
二.蒋风的学生们(下)
三.明天的梦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