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源大家》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12位两院院士。《医源大家》中记录了他们从普通的医学生成长为名医大家的医学故事。在他们身上有着共同的特征:精于研究,勤于创新;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医德为先,以身垂范。他们既是医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前辈,又是医学教育领域的模范典型。他们的人格魅力、工作业绩、社会声誉无不体现出医学文化的脉动、灿烂与传承。从莘莘学子到名师大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精神和传统遂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医源大家》是“医源”系列丛书的第二本,作为《医源传奇》的延续,它以同样的方式记录了当代上海一批医学大家的成长轨迹与杰出成就。这些著名医学家将所有的才智和热情都奉献给了他们终生热爱的事业,在救死扶伤的崇高信仰引领下,倾尽心力探索钻研,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与《医源传奇》中所记载的那些第一代学科奠基人不同的是,《医源大家》中的主人公们大多数从和平年代开始医学生涯,数十载光阴,几代人耕耘,他们的故事更多地与我们祖国的建设发展紧密相连,见证了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历程,从一无所有到繁荣昌盛。
自文艺复兴以来,科学主义登上人类社会的前台,推动了医学发展,但是,医学也从此陷入依赖实验技术、忽视人文精神的困惑。然而,医学毕竟是“人学”,它起源于对人的关怀,所以医学是科学的,也是人文的。医学只有更好地与人文社会科学携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并寻求自身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医源》系列文化丛书对名医大家医学人生的记录、挖掘和整理,为医学文化的传承做了一件实事。因为工作经历的缘故,我曾有幸与本书中的绝大部分医学大家共事,他们中有不少还是我的老师,在积极探索医学未知领域的道路上,我与他们结下了深厚情谊。他们伟大的人格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也时刻激励着我积极投身于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建设中。向医学大家学习,就要学习他们为人、治学的品格。王振义院士的为人、治学堪称楷模。我在担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和医学院院长期间,曾多次登门向王院士请教,他大医精诚、无私奉献的崇高人格,以及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伟大胸怀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王院士曾说过:“一个医生,应该把病人的需要放在首位,最大的动力就是如何为病人服务。”在这一信念的驱动下,他无私无畏,勇担风险,在国际上首创使用全反式维甲酸,攻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难题,毫无保留地将新疗法推广给国内外同行,抢救更多病患,而个人所获科研奖励则捐献给学校和医院,支持医学科研发展;在这一信念的驱动下,他以七旬高龄开始学习电脑技术,积极掌握新理论、学习新知识,及时了解世界医学进展前沿的动态;在这一信念的驱动下,他至今仍坚持每星期进行教学查房,亲临一线,继续为血液学科培育一批又一批人才。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我们树立了为人为医的典范。由于我个人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渊源,本书中记载的许多故事我都历历在目,终生难忘。我相信这些故事折射出的精神能够成为医学工作者和医学生们学习和工作的动力。
在攀登科学巅峰的路上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
让癌细胞改邪归正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
科研巾帼绚丽风景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
仁心济世树丰碑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江绍基
双螺旋线谱上的作曲者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健人
业以才成德以才广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
执着、坚守、美丽的人生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
皓首穷经创美人间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涤生
探索未知禁区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邱蔚六
勤于探索明道优技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戴魁戎
淡泊儒雅的医学人生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项坤三
梦想诞生奇迹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溢滔
后记
因缘际会医学殿堂遇恩师医学对于陈竺来说并不陌生。从事医学职业的父母的熏陶,使他从小就体会到治病救人的伟大。陈竺的医学知识虽然来自自学,但作为赤脚医生能把一些理论应用于实践,很是让他兴奋。接触的病人越多,越激起陈竺对医学知识的渴望。每次探亲回家,都成了他补充提高的最好时机。他利用探亲学习了针灸等医护技能,向父母咨询请教疑难病症。得天独厚的优势让陈竺受益匪浅,然而大学仍是他心中一个放不下的梦。1975年,表现突出的陈竺被推荐到上饶地区卫生学校读书。这所学校虽只是中专学校,但他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1977年陈竺毕业后留在了江西卫校任教,他踏踏实实地履行着教师的职责,工作之余,向着更深的医学领域钻研,他的知识储备、他的心和梦想,都已飞越了这狭小的天地。1978年,陈竺被推荐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血液研究所进修,结识了我国著名的血液学专家王振义教授,开始了他人生的重大转折。也正是从那时起,他和白血病结下了不解之缘。20世纪80年代,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主演的电视连续剧《血疑》曾轰动全国,主人公幸子因一次意外患上了白血病,山口百惠把幸子曲折、痛苦的命运演绎得淋漓尽致,征服了亿万中国观众的心。也许就是从那时起,医学科普知识很少的许多中国人,认识到了白血病的狰狞和恐怖。“征服血癌,让白血病人获得生机。”这也是中国医学科学者的梦想。刚刚走进高等学府的陈竺当时并没有想到,这个令世界医学科学家久攻不下的难题,后来在他和中国医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最终使治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梦想成为现实。在瑞金医院进修的陈竺对血液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里的血液科病房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白血病人,他仔细研究他们反复不规则的发热,耐心观察他们毫无血色的面颊和皮肤上大小不等的紫红色瘀斑,然而医院里的治疗似乎无法阻止他们走向死神的脚步。看着病人一天比一天虚弱,一天比一天绝望和无助,身为医生的陈竺却无能为力,白血病患者和其家人的痛苦折磨着这个年轻医生善良敏感的心。就在陈竺忙碌于病床前仔细地观察、思索每个病案时。王振义教授注意到了这个年轻人。在师生接触交流过程中,王振义发现,陈竺除了勤奋、严谨、认真之外,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有着极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善于从复杂事物中抓住本质,有着非常好的科研潜质,是难得的科研人才。陈竺的执著朴实,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一点一滴赢得了王振义教授的认可。“这是一个可造就之材。”王振义教授下了这样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