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原令看中国》作者筱原令在与中国交往的四十年中,努力学习中文和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文化 有着较深的理解。他认为,日本应该与中国一道为人类做出贡献,而要做到这一点,日本人首先就要加深 对中国的了解。为此,作者就日本人难以理解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社会的特征等写了数十篇文章, 并结集成书。《筱原令看中国》日语版由日本侨报社 2010年10月出版。
中国人是不是真像筱原先生的《筱原令看中国》说的那样,至今还生活在武侠世界?这个问题自另当别论。但是他的这种立论也许能幽默地提醒日本那些反华作者:你们今天在恣意糟践的,很可能是一种云烟缥缈的古典遗形。一千多年前,你们的祖先曾以“遣唐使”的身份扬帆破浪,去拜访那一个个掩映在华夏山水间的侠义世界。那些世界,确实与现代生态颇多支离。
筱原令,日本作家。1950年出生于东京,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中国文学专业,曾留学新加坡南洋大学和韩国首尔大学。美国人寿保险公司亚洲担当,后在美国硅谷从事风险企业相关业务。1980年代后期重心转移到中国,设立北京第一家独资公司——阿斯克,并着手建立中国第一家控股公司——西科姆(中国),作为日本各大企业进军中国的咨询顾问。
1970年,应周恩来总理邀请第一次访问中国,之后一直密切关注中国及中日关系。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在经济、文化等领域从事中日交流事业,1999年促成了推进中国绿化事业的“百亿日元小渊基金”,广泛参与了“日中绿化推进议员连盟会”的设立过程。
2010年9月钓鱼岛撞船风波使中日关系陷入危机时,曾作为日本政府对华关系的调解人和中日双方的斡旋人,陪同日本特使、民主党前干事长代理细野毫志专程访华,展开“密使”外交,使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迅速得到缓和,10月5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和日本首相菅直人在布鲁塞尔成功上演了戏剧性的“走廊外交”。
序——余秋雨
前言
认知中国的关键词
中日有差异的历史观(一)
中日有差异的历史观(二)
以民为本
老百姓
由“侠”字说起
中国人的“面子”观
中国的官和日本的官
日本为什么没有宦官
日本为什么没有“缠足”
官场如戏
漱石枕流
中国为什么会缺少团队精神
序——余秋雨
前言
认知中国的关键词
中日有差异的历史观(一)
中日有差异的历史观(二)
以民为本
老百姓
由“侠”字说起
中国人的“面子”观
中国的官和日本的官
日本为什么没有宦官
日本为什么没有“缠足”
官场如戏
漱石枕流
中国为什么会缺少团队精神
书院文化
佛教东渐之道
变化的中国社会
从北京街头看历史
从上海街头看国际化
从大连的街头联想到乡愁
“毋忘国耻”
国际都市文明之光
传统文化的复归
边境生活
“红卫兵”时代的黄昏
中国新生代导演
安徽出名人
漫游舟山
天南地北中国人
侯孝贤和侯德健
逐鹿中原
山东人对广东人
我成了舒家的干儿子
圣约翰大学毕业生
“空中飞人”
“嘎力空”
眷村子弟
梨园世家
当代买办
“裕龙大队”
武侠世界
跋一 ——侯德健
跋二 建桥者筱原令——魏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