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社会(修订版)》对身处“历史三峡”中的中国及其前途作了一次通盘思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历史、文化、互联网等领域。作者以“中国,重新发现社会”为大脉络,既条分缕析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又提纲挈领地记录了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革命性成长。如何超越左右纷争,重建国家伦理底线;如何重新焕发社会的活力与创造、扶正个体的权益与价值,即在“自由即秩序”的条件下建设一个“新新中国”,是本书探讨的重点。
至于作者为什么对中国未来有信心,读者当能从《重新发现社会(修订版)》中找到答案。
《重新发现社会(修订版)》: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公民,2010年最具影响力的图书之一,囊括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新周刊》年度图书奖;新浪网、&深圳读书月&、《南方都市报》、《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好书奖;财新网年度好书推荐,熊培云力作最新修订版。
熊培云,1973年生于江西农村。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与传播学。思想国网站创始人。
过去或现在与熊培云写作相关的职业主要有:《南风窗》杂志驻欧洲记者;《新京报》首席评论员;《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东方早报》、《亚洲周刊》、《凤凰周刊》等知名媒体专栏作家、社论作者及特约撰稿人;南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其文字构通理性与心灵,自由、明辨、宽容、温暖。近年来在海内外华文媒体发表评论、随笔千余篇,致力于建设一个人道的、人本的、宽容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思想的中国与世界。
代表作有《思想国》(中国友谊出版公司),译著有《中国之觉醒》(法文,香港田园书屋)。
梁文道序 允执厥中
自序 问世间国为何物
第一章 国家与社会
从国家解放到社会解放
重新发现社会
国富论与民富论
&"历史三峡&"与&"敦刻尔克撤退&"
爱国如何主义
左右之争,还是上下之争
第二章 经济与社会
社会化与资本化
绿色警戒
&"社会资本&"主义
被缚的&"蜘蛛侠&"
民间是个好东西
第三章 物权与税权
果壳上的物权
普天之下,莫非国土
&"没有理由不纳税&"
第四章 从自由到民主
帝国稻草人
乳房与民主
新&"农村包围城市&"
底线理想与偷鸡寓言
从限政到宪政
第五章 开放的传统
从孔夫子到&"孔先生&"
一个人的传统
整理国故:从墨子到胡适
&"庸俗革命家&"与&"增量历史&"
第六章 网络社会
自从有了互联网
&"周老虎&"——一个时代的标本
吃吃喝喝的民主——&"网络咖啡&"精神源流考
第七章 补遗
二十世纪流血,二十一世纪流汗——巴黎答客问
社会运动与底线政治——反思法国&"五月风暴&"
错过胡适一百年
&"上帝&"为什么不亲自传教
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
附录 减政主义
初版后记 有理想的人海阔天空
重印后记 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
书缘与书评
重新发现我们自己
再版代跋
相信我们的国家,比我们想象的自由
第一章 国家与社会
从国家解放到社会解放
国家崛起与民权衰弱
1840年,是意味深长的一年,它被视为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开端。就在同一年,年仅35岁的法兰西青年托克维尔在漂洋过海、充分考察了美国的政治制度后出版了《论美国的民主》下卷。此前,在《论美国的民主》上卷中,托克维尔曾以寥寥数百字,概括了大国崛起的两种模式:
&"当今世界上有两大民族,从不同的起点出发,但好像在走向同一目标。这就是俄国人和英裔美国人……美国人在与自然为他们设置的障碍进行斗争,俄国人在与人进行搏斗。
&"一个在与荒野和野蛮战斗,另一个在与全副武装的文明作战。因此,美国人的征服是用劳动者的犁进行的,而俄国人的征服则是靠士兵的剑进行的。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美国人以个人利益为动力,任凭个人去发挥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而不予以限制。
&"而为此目的,俄国人差不多把社会的一切权力都集中于一人之手。前者以自由为主要的行动手段,后者以奴役为主要的行动手段。&"
托克维尔像预言家一样指出:&"他们的起点不同,道路各异。然而其中的每一个民族都好像受到天意的密令指派,终有一天要各主世界一半的命运。&"
托克维尔无缘像生活在二十世纪的人一样见证这两种模式如何演变为两个超级大国,更无缘看到主宰世界一半命运的纳粹主义德国、军国主义日本与极权主义苏联的倒掉。历史给这些国家开了个残酷的玩笑——所谓&"大国崛起&",对于它们来说,不过是在国家主义的威权之下集全国之力空放了几个一毁俱毁的大礼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