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关单髁置换技术在高原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全面指导。全书共 12 章,内容涵盖了高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书中详细介绍了膝关节单髁置换技术的发展历史、假体设计理念、固定平台单髁假体胫骨平台的有限元分析、手术技巧,以及在膝关节单髁置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并发症和失败原因分析等。本书内容实用,阐述简洁,且配有大量手术照片及相关视频,有助于读者直观了解单髁置换技术,可作为广大骨科医生学习单髁置换技术的培训教材。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李钊伟团队结合高原地区的 实际情况,对单髁置换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了一套完整的治疗体系,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关单髁置换技术在高原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全面指导。
本书不仅关注单髁置换术的理论知识,更注重实践操作,从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术后康复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详尽阐述。此外,书中还介绍了 ERAS 理念在单髁置换过程中的应用,为患者提供了质量更高的医疗服务。
李钊伟
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于 2022 年在青海省工会建立李钊伟劳模创 新工作室。国家卫生健康委“十年百项计划”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创面治疗”专家,青海省“昆仑英才”计划专业技术领军人才,青海省第十批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第五届玉树好人。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继续教育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委员会足踝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微创脊柱骨科青海分会副主任委员,青海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主持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及青海省卫生健康委省级科研课题 7 项,获国内领先科技成果 2项,拥有发明专利 11 项。已出版《高原医学》《Pilon 骨折》《高原创伤学》等著作;发表论文 40 余篇,其中 SCI 收载论文 6 篇、核心期刊论文 9 篇。
陶率先
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淄博市中心医院住院医师。擅长膝关节骨关节炎、骨盆髋臼骨折、小儿骨科疾病等的诊治。参与青海省省级科研课题 2 项,参与单髁置换术 500 余台。参编《高原医学》《Pilon 骨折》《高原创伤学》等多部著作;发表论文 10 余篇,其中SCI 收载论文 4 篇、核心期刊论文 2 篇。
第1章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发展的历史及假体设计理念 001
第2章 高原膝关节骨关节炎 008
第3章 内侧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技巧 015
第4章 外侧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技巧 025
第5章 高原地区单髁置换术围术期管理 029
第6章 高原患者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麻醉管理 037
第7章 ERAS 理念在单髁置换术中的应用 045
第8章 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的并发症 054
第9章 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失败的原因及翻修 059
第 10 章 固定平台单髁假体胫骨平台的有限元分析 063
第 11 章 高原地区单髁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070
第 12 章 病例汇报 074
第 1 章?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发展的历史及假体设计理念
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f knee joint,OA)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导致慢性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的疾病,也是膝关节置换术最常见的指征。膝关节有 3 个间室——内侧间室、外侧间室和髌股间室。在一些膝骨关节炎患者中,通常只有一个内侧间室受到影响。外侧间室也可能会受到影响,但不太常见。早期由MacIntosh 进行关节成形术发现膝骨关节炎通常局限在内侧间室或外侧间室,金属间隔器可以放置在一侧或双侧。在引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即三间室置换术后,骨外科界形成了一种共识,即与骨关节炎一样,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全关节的疾病,必须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来减轻长期症状。尤其在生产厂商和设计工程师努力改进全膝关节置换假体和器械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优势更加明显,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全膝关节置换术优于单髁置换术的印象。很多单髁置换产品沿用早期设计,缺乏创新使其迭代产品被忽视。直到现在,如同全膝关节置换术早期一样,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术者的直视判断进行操作。
全膝关节置换术带来的临床巨大成功效果,大家不再重视膝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的自然进程及病理解剖学变化,因为不管患者处在哪一病理阶段,临床表现如何,内外两侧间室都会同时被置换,而且结果也非常成功,习惯性地认为没有必要花时间进一步研究,同时也忽视了全膝关节置换术所带来的一些不足之处。
然而 Ahlback(1968)等的长期跟踪研究提示,单间室的膝骨关节炎并非不可避免地发展到另一间室。另外,20 世纪 70—80 年代发表的数个尸检报告指出,无论中年人还是老年人,普遍存在某些区域关节软骨的病灶,说明这些软骨病变是正常膝关节功能变化的一部分。这些观察挑战了一个常识性结论,即临床成功的膝关节成形术必须将膝关节软骨全部置换。因此,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发展在一段时间落后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对于两种手术哪一种更适合膝骨关节炎患者也存在不同的观点。
一、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和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即仅替换受影响的膝关节间室,而全膝关节置换术涉及膝关节所有间室的置换。由于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只更换了一个膝关节间室,因此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和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得以保留。而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这些韧带必须切除。
早期系统研究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临床报道相对较少,统计数据显示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失败和翻修率过高。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医生继续做这种手术呢?一方面,患者只有单侧间室骨关节炎,但是要换掉没有损伤的另一侧并切除交叉韧带,从经济的角度看违背了常识。另一方面,接受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的患者功能往往优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很多既做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也做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科医生发现,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屈曲范围更大,步态更接近于正常状态,尤其是下楼梯这样的活动,因为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术后膝关节的生物力学恢复得更完全。
此外,在安全性上,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在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方面更具优势。在膝关节本体感觉缺失上,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相较于全膝关节置换术保留得更好,术后更利于患者行走于坑洼路面及夜路。
Wilson 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和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了系统评价和 Meta 分析并发表于British Medical Journal。研究人员比较了涉及内侧间室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与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大多数牛津单髁用于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结果。该 Meta 分析包括 5 项随机对照试验、17 项国家关节置换注册中心研究及36 项队列研究。在所有 3 类研究中,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住院时间,但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 5 年的翻修风险明显较高。在国家关节置换注册中心研究中,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运动范围明显更大,但是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 10 年和 15 年的翻修风险更高。在对英格兰与威尔士国家人工关节登记系统的资料研究发现,接受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心肌梗死、卒中、静脉血栓形成、深部感染和手术 45 天内死亡的风险显著降低。在包括患者报告结果的研究中,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功能显著改善,但自我报告的疼痛没有差异。
2019 年,Beard 在 Lancet 发表的文章比较了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与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临床和成本效益。该临床研究显示,这些患者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成本更低,而效益更高的结果,被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推荐为这些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