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土地利用变化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类型、方式、强度、结构,直接改变或间接影响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的碳交换过程,是碳排放和吸收的双重主体。本书探讨如何科学评估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的驱动和响应机制, 揭示土地开发利用与碳排放的耦合协调发展特征和动态演化, 划分城市低碳治理分区, 提出土地利用优化调控路径和区域协同减排策略,以期能够为促进土地绿色低碳利用转型, 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提供科学依据。所研究议题不仅属于当前学界的热点和前沿, 也是我国亟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需求。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1997.09-2001.06,河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士;
2001.09-2006.06 浙江大学环资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硕士和博士学位2018.12至今: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教授、副所长
2013.12-2014.12: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地理系, 访问学者;
2008.7至今: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副教授、副所长;
2006.07-2008.07: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博士后。土地资源管理,低碳土地利用现任SSCI期刊Land编委和特刊客座编辑,J CLEAN PROD等多个高影响力SCI/SSCI期刊论文审稿人。任中国土地学会土地经济学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浙江省哲学社会“十四五”科学专家组成员,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评审专家。
目录
前言
第1章导论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1
1.2研究区概况2
第2章理论基础6
2.1概念界定6
2.2理论基础10
2.3城市土地-碳耦合机制15
第3章城市碳收支系统构建22
3.1文献综述22
3.2数据来源24
3.3研究方法25
3.4研究结果32
3.5讨论43
3.6结论46
第4章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收支的驱动机制48
4.1研究综述48
4.2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收支的驱动作用49
4.3城市规模对碳排放的影响60
4.4城市形态对碳排放的影响72
第5章城市碳收支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模拟88
5.1文献综述88
5.2基于Markov-MOP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多情景预测89
5.3基于PLUS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模拟95
5.4城市收支多情景模拟102
5.5本章小结105
第6章城市土地利用强度与碳排放绩效的耦合协调发展特征107
6.1研究综述107
6.2研究方法108
6.3研究数据111
6.4结果与讨论111
第7章城市土地开发与碳排放绩效的耦合协调发展特征120
7.1研究综述120
7.2城市土地开发与碳生产率的耦合特征和动态演化122
7.3城市土地开发与碳排放绩效的耦合特征和影响因素137
7.4结论153
第8章城市碳排放绩效的城乡梯度和驱动机制156
8.1研究综述156
8.2研究数据和区域158
8.3研究方法160
8.4研究结果163
8.5讨论168
8.6结论171
第9章城市碳排放绩效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影响因素173
9.1研究综述173
9.2城市碳排放绩效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机制174
9.3研究数据175
9.4研究方法176
9.5研究结果182
9.6讨论189
9.7结论191
第10章城市低碳治理分区193
10.1研究综述193
10.2研究数据194
10.3碳收支的时空演变195
10.4碳排放属性特征的平衡分区208
10.5碳排放空间管理网络的块模型分区222
10.6低碳治理分区思路及关键市域识别方法228
10.7低碳治理分区及关键市域识别结果229
10.8结论233
第11章城市低碳调控路径和减排策略236
11.1基于政策分析框架的城市土地利用优化调控减排236
11.2基于集体行动理论框架的区域协同减排243
参考文献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