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语文写作教学的探索,打破了写作教学中的情节化叙事模式,以场景刻画作为叙事写作教学初级阶段的核心内容,力求让学生把写作与生活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叙事类写作教学模式。
本书分三章。第一章的破旧,从叙事选材立意三个重要概念入手,结合当前写作教学的常规做法,深度剖析实践背后的逻辑漏洞,寻找当前叙事类写作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根源,以树立新的叙事写作观。第二章的守正,析出写作教学有效可行的七大支撑,并从七大支撑入手,分别论证场景化叙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第三章的出新,结合作者实践过的典型写作教学案例,展示写作教学如何在常规的教学条件下,达到用有效的教学手段给予学生切实的写作帮助之目的。
本书是一部语文写作教学探索书籍,其打破了语文教学中的情节化叙事模式,以场景刻画作为叙事写作教学初级阶段的主要教学对象,力求让孩子把写作与生活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叙事类写作教学模式,以提高孩子的叙事文写作水平。
本书不是叙事类写作教学的特例个案,也不是解决叙事类写作教学的独门偏方,而是经过近10年探索实践,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叙事类写作教学,总结出的一些突破常规教学途径的新经验。
书中的写作教学理念并非标新立异,但与当前写作教学中的常见教学思路和方法绝不相同,甚至会颠覆大多数人对叙事类写作教学的认知。它是建立在权威写作理论基础上的符合学情、符合教学规律的探索,是真正的守正创新。
一、写作何以与生活绝缘?
对于叙事类写作教学的探索,我常自嘲是久病成医因为我曾经也是叙事类写作的受害者,至今仍对初中阶段绞尽脑汁编故事的痛苦经历记忆犹新。因此,我在进行这项研究的时候,往往会不由自主地站在学生的立场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从教学者的角度寻求出路。同时,作为一线初中语文教师,我也获得了比较多的教研资源和广阔的实践平台。
还记得18年前,我刚刚入职,便接下了担任学校文学社指导老师的重任。虽然文学社的学生写作基础较好,但依然有我当年遇到的困惑。他们的作品虽语言流畅,主题鲜明,结构完整,布局精巧,但缺乏生活气息,鲜有真情流露。学生也总是偷偷告诉我文章里很难有一件真事,他们甚至讨厌写作。他们的写作几乎完全脱离鲜活的生活,几乎所有的作文都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不是真正的写作。
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们对写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尚有借口,但如果连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无法走向真正的写作,无法用文字来表现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思,那只能说明我们的教学有问题了。
于是,我开始思考写作何以与生活绝缘?这个问题在我的脑海里盘旋了10年。我很想弄清楚究竟是我们的生活配不上写作,还是我们的写作自绝于生活?
从平时阅读的叙事类文学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名家笔下的琐碎生活场景比比皆是,有些文字虽浅淡舒缓,但总能直抵人的心灵,让人难以忘怀。生活从来都拥有不同的美有春花秋月的雅致,也有柴米油盐的人间况味,就如同端午的鸭蛋,在汪曾祺笔下,承载着先生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充满童真童趣,读来兴味盎然。为什么到了我们这里,一枚鸭蛋就只是极其普通的下饭菜,难登作文大雅之堂?
所以,我们要反思的问题只有一个叙事类写作教学,是如何让学生的写作自绝于生活的?只有充分了解了问题的症结,才能够对症下药,将孩子们的写作与生活重新联系起来。
这便是这本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了。
二、场景是否没有情节重要?
叙事,有两种常见的叙述形态,其一为情节,其一为场景。传统的叙事写作往往偏向于情节化叙事,执着于故事情节的完整。从学生接触叙事时起,我们就不断强调叙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求学生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清楚。
在这样一种叙事观的引导下,学生的叙事写作遭遇了许多困厄,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无事可述学生在第一步的时候就遇到了无法跨越的鸿沟,继而步步维艰。但在教学中,面对学生遭遇的这种困厄,我们却鲜能有效作为。而另一种叙事形态场景,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很多一线教师在谈到场景时,固执地认为场景只能作为作文片段,无法支撑整篇的写作,却忽略了我们接触的大部分散文都是场景的刻画,极少情节铺叙。
经过10余年的实践,我充分认识到,只有改变了叙事观,将场景作为叙事的基本单位,我们才有可能将叙事写作教学一步一步带出泥沼。本书以叙事类写作教学的守正与出新为主题,就是想打破我们一贯主张的情节化叙事模式,以场景刻画作为初级阶段叙事写作教学的主要内容。
三、叙事类写作教学的破旧守正出新
在结构上,本书分为三章。
第一章是叙事写作教学的破旧。不能否认,我们当前尚处于叙事类写作教学的低谷地带,少慢差费让人对写作教学深感无力。所谓破旧,是指破除日常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陈旧的、不科学的认知和实操方法,主要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情节化叙事观及在其倡导下衍生出的种种看似合理却极不科学的教学行为。
此部分内容从叙事选材立意三个重要概念入手,结合当前写作教学的常规做法,深度剖析实践背后的逻辑漏洞,寻找当前叙事类写作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根源。我们旗帜鲜明地反对情节化叙事,甚至大胆地对选材立意教学进行理性批判,志在打破那些因循守旧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以树立新的叙事写作观。
第二章是叙事写作教学的守正。本章着重探讨写作及写作教学理论,为写作教学走出困境寻求理论支持与方向指引。本章试图厘清一个问题如果情节化叙事观是写作教学困局的元凶,那么场景化叙事能否真正帮助写作教学走出困境?很显然,这里谈论的不是一个典型个案,而是一个新的叙事类写作教学体系的建构,所以不能局限于展示某一课例的成功,而是应着眼于写作的本质特征和学情需求,在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了让论述更加周密全面,本章不仅关注某一领域、某一层面的权威理论,还更多关注与写作教学相关的多个领域、多个层面的权威理论,并力求在各领域、各层面理论的相互印证与有效融合的基础之上,构建初中叙事类写作教学的新框架。本章立足于对写作教学根本的有效探究,析出写作教学可行有效的七大支撑,并试图由此入手,分别论证场景化叙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三章则是叙事写作教学的出新,即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如何进行新的叙事类写作教学实践,并由此形成有效的教学案例,这才是我们在写作教学上真正有意义的尝试。本部分内容总结了近几年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写作教学案例,展示了如何在常规的教学条件下,以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写作上给予学生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本章也收集了少部分下水作文和学生习作,大家可以从这些稚嫩的文字里,看到在叙事写作教学下学生习作呈现出来的新气象。
谢国荣
2023年8月26日
湖南省衡阳市人,生于1982年2月,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初中语文高级教师,现任东莞市石排镇教育管理中心初中语文教研员。先后获评东莞市教学能手,石排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莞韶支教名师工作坊主持人,东莞市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专注写作教学研究10余年,撰写相关论文数十篇,开发微课、课例40余项,定期编印校刊班报,逐步形成了既面向真实情境又适用于常态教学秩序的初中叙事类写作教学新模式。
第一章破旧认识应试写作视野外的生活实际? \ 001
第一节 平淡琐碎的生活,跌宕起伏的故事? \ 002
一、生活与写作的供需矛盾? \ 002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故事组织能力的欠缺? \ 003
三、认清生活的直观形态? \ 004
四、叙事的通俗理解是否合理? \ 005
五、通俗解析对写作教学的误导? \ 008
六、情节写作教学困境? \ 010
第二节 有声有色的生活,无材可选的困惑? \ 012
一、选材的前提是有材? \ 012
二、选材的应试取向与狭隘的教学目标? \ 013
三、写作教学亟须摆脱应试的桎梏? \ 015
四、素材需求与生活经历的错位? \ 016
五、获取素材的教学缺位? \ 017
六、看清素材真面目? \ 019
第三节 自命不凡的青春意识,寡淡无味的文章主题? \ 025
一、什么是立意? \ 025
二、立意教学的片面性? \ 026
三、写作任务的主题导向与学生的真实思维水平? \ 028
四、立意对主体意识的浅表化引导? \ 030
五、立意教学的负面价值? \ 031
六、立意之意何处来? \ 033
第二章?守正遵循写作教学基本法的新探索? \ 037
一、写作教学探索需要守正创新? \ 038
二、写作教学体系中的七大支撑? \ 039
第一节 理论支撑追根溯源以正其本? \ 042
一、什么是写作? \ 042
二、叙事类写作中的情节与场景? \ 043
三、树立场景叙事观是创新开展写作教学的基础? \ 046
四、什么是场景化叙事? \ 047
五、选择场景化叙事的依据? \ 048
六、场景化叙事的基本特征? \ 060
第二节 素材支撑因势取形以浚其源? \ 065
一、场景化素材取向为叙事写作素材教学提供了可能? \ 065
二、找到素材的共性是开展获取素材教学的前提? \ 066
三、教师确定场景类型,学生写作训练? \ 068
四、场景化素材教学的实施路径? \ 070
第三节 语言支撑有的放矢以增其色? \ 076
一、写作用语与生活实践用语的差异存在? \ 076
二、描写与叙述两种表达的不同审美标准? \ 077
三、学生描写能力偏弱的原因? \ 079
四、在输入端加强出声朗读的训练? \ 081
五、加强描写类写作训练的重要性? \ 083
六、在输出端提升学生描写表达能力? \ 085
七、加强生活知识储备的重要性? \ 087
第四节 思维支撑培土搭架以助树其梁? \ 090
一、什么是寻意? \ 090
二、提出寻意概念的背景? \ 092
三、寻意的原理? \ 093
四、写作本身自带的育人功能? \ 094
五、应试类命题不适用于寻意写作教学? \ 096
六、失去寻意支撑,立意变得尴尬与无奈? \ 097
七、先有寻意,再有主题? \ 099
八、寻意教学全过程预览? \ 101
第五节 技法支撑供需相应以优其法? \ 104
一、当前写作技法教学的弊端? \ 104
二、技法教学应按需提供? \ 107
三、技法教学在场景化写作中的表现形式? \ 109
四、技法教学需尊重学情基础及教学规律? \ 112
五、技法教学需关注共性问题? \ 113
六、读写结合的合理运用? \ 114
第六节 评价支撑三维评价以导其学? \ 116
一、写作教学中的评价困境? \ 116
二、当前对学生写作的评价标准? \ 118
三、当下学生写作评价的一般形式? \ 119
四、什么是三维评价? \ 122
五、教学练评一体化探索? \ 125
第七节 动力支撑价值兑现以赋其能? \ 126
一、学生缺乏写作动力? \ 126
二、如何维持写作动力? \ 127
第三章出新真实情境下写作教学的有效突围? \ 129
第一节 真实情境下写作教学的有效突围? \ 131
一、对真实情境的解读和价值阐述? \ 131
二、真实情境在当前写作教学中遭遇的困境? \ 133
三、真实情境下写作教学的有效突围? \ 133
四、写作劳动融合课程的课例展示? \ 136
五、写作劳动融合课程给写作教学的思考和启发? \ 140
第二节 写作任务设计思路? \ 140
一、考场写作任务设计与常规训练写作任务设计的区别? \ 141
二、常规训练的写作任务设计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 142
三、搭建写作任务群落的可行路径? \ 146
四、设计写作任务的具体参考思路? \ 148
第三节 场景化叙事写作教学的具体实施? \ 150
一、场景化叙事写作教学的四阶整体规划? \ 150
二、写作教学一般实施流程? \ 159
三、场景化叙事写作教学的两翼辅助机制? \ 168
四、从场景化叙事走向情节化叙事? \ 170
五、写作技法教学点及读写结合样例? \ 179
第四节 场景化写作下的习作展示? \ 190
后记? \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