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丫头3(一位父亲用持续十年的书写给女儿最长情的告白,池莉、陈晓明诚挚推荐)
定 价:49 元
《亲爱的丫头》写到第三册,丫头已经步入大学,朝着自己选定的方向迈入更广阔的天地。父亲期望她加速成为她应有的样子,并围绕与她讨论的问题和所做的延伸思考,花费三年记录整理,丰富成一册特别的中国文化课,希望以此引导她思考,置身在此一社会,生而为此一种人,责任在哪里,追求在哪里,什么可堪凭借,什么需要警惕,准则是什么,本分是什么,哪些无法超越,哪些注定承受,从而树立正确健康的三观,懂得感性与理性的兼顾,最大程度实现尽己之性,活出最好的自我。
1. 《亲爱的丫头》入选2019年教育BU推荐阅读书单,本书是 《亲爱的丫头》续集. 作者的文字轻松隽永,思考令人耳目一新。2.作者既是一位优秀的出版人,又是一位成功的父亲,继前两本分别从父亲为女儿写下的成长手记和父亲写给女儿的生命经验的角度之后,这次第三本主要是给已成为大学生的女儿讲中国文化,从而帮助女儿树立正确的三观。3.著名作家池莉、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诚挚推荐!
写在前面的话《亲爱的丫头》和《亲爱的丫头2:愿你在这世间安然行走》接续出版以来,不少读过两册小书的朋友曾问:丫头怎么样了?感谢大家的关心,在这里跟各位简要说下丫头的近况。丫头按部就班地步入高中生活后,早上7 点出门,自己骑共享单车或坐公交车上学,晚上9 点半左右,要么她妈,要么我,要么我们一起,在学校门口等她放学,一起骑共享单车或坐公交车回家。2019 年10 月家里添了新成员,一只被丫头取名柴逗的柴犬。每逢周五, 丫头通常要求我们接她的时候带上柴逗。带着柴逗,就骑不了共享单车,也上不了公交车,只能打出租车。有些师傅不愿意搭载柴逗这个乘客,所以我们常常三人一狗一路步行回家。像大多数高中生一样,丫头周末基本宅在家里,趴在一堆永远做不完的作业中,间或忙里偷闲在手机上玩玩游戏。不管多么忙碌多么紧张,她始终情绪稳定,很少表现出焦虑不安。丫头对自己的事一向有主见。她对物理、化学敬而远之,对历史、地理充满热情,进入高中不久就拿定主意要学文科。高二正式分班,摆脱了物理、化学的困扰,她学习的信心大为增强。她总是固执地把大把的时间花在文科综合上面,并以能考高分为荣,而对数学和英语不怎么上心。我和她妈偶尔含蓄地提醒她在数学和英语上多花点精力,适当兼顾一下。不知道是她采纳了建议,还是时候到了自然就开窍了,高三下学期,她自己感觉突然掌握了学习数学和英语的方法。她向往着去北京、上海读书,但同时也说反正保底就读你们川大。不晓得她这份底气从何而来。2021 年5 月,高考前夕,学校给高三毕业生办成人礼,要求家长给孩子写封信。在给丫头的信里,我说:仿佛一转眼,你就长大成人了!一路见证了你的成长, 在你们高三学生正为进入理想的大学做最后冲刺的时候, 我真想给你向往的大学写封信,郑重建议他们直接录取你。虽然值得推荐的优点很多,但我觉得,陈述以下三点情况足够了。第一,该同学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没有请过一次假,没有耽搁过一节课,12 年时间保持了全勤。第二,该同学初、高中6 年,没有参加任何校外培训, 没有进过任何课外辅导班。刚进高中时成绩在班上靠后, 现在排名在全校靠前。第三,该同学为管理体重,长期坚持只吃早、午餐不吃晚餐,只吃正餐不吃零食,只喝白水不喝饮料,不管别人怎么大快朵颐,都能管住嘴不为所动,几年如一日严格自律。我想,大凡有点识见的人都会赞同,即便是成年人, 要做到这几点也很不容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为了某个目标,打破固有惯性,始终拒绝诱惑,最终重塑生活习惯,尤其难能可贵,这是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2021 年6 月,四川的高考克服疫情影响如期举行。天公作美, 那两天气温不高,丫头自己选择穿白色短袖加枣红色外披进考场。第一科语文考下来她心情大好,因为其他同学觉得有点云里雾里的一道题,她不久前刚好看过相关材料。数学考下来她又像捡了便宜似的欢喜,说有道题原本不会做,突然灵光一闪就解出来了。6 月23 日,成绩揭晓,总分615 分,各科成绩分别是:语文123 分,数学121 分,外语144 分,文综227 分。她自己觉得文综没有考好,而我们都没想到她的外语考了高分。她的总分正好与我的生日相合!丫头填报志愿完全没有纠结。这是因为她能做的选择实在太有限了,或者说她的意向非常明确。她早就想好,不考虑经济类专业, 不考虑管理类专业,不考虑政法类专业,不考虑语言类专业,只学文史哲专业。6 月29 日上传高考志愿表,本科第一批平行志愿她报了8 所大学,其中7 所学校的第一专业是历史学,另外有一所学校的第一专业选了考古学。丫头喜欢摄影。填完高考志愿,她申请买了个尼康相机,背着新相机去了上海,一个人在上海、苏州、南京从7 月4 日逛到12 日才回来。7 月23 日本科第一批放榜,丫头考上了她所谓保底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为我的小学妹!大约10 年前,我曾经给丫头写过这样一段话:我愿意你在年轻的时候,有机会离开从小生长的地方, 离开我和老妈,去一个陌生的所在,独立生活。可以是读书,也可以是工作。地方最好远一些,远到我们彼此不能想见就见,时间最好不要太短,足以让你挣脱思念的煎熬, 直到你真正发现并成长为你自己。至少大学4 年,她暂时无缘这样的生活了。也许冥冥中自有天意吧。对这样一个结果,丫头虽然有点失落,但很快变得释然,并开始重新编织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她几次骑着共享单车,从我们家所在的金牛区,跑去绕城之外川大江安校区所在的双流区,在即将进入的校园周围打望,沿着江安河溜达,找到距离学校不远、可以近距离看飞机起降的空港体育公园,说那是带柴逗玩耍的一个好去处。2021 年9 月2 日,新生报到第一天,丫头自己坐地铁先去办入学手续,我和她妈稍晚把她的行李送过去,目送她带着行李,走进校门,走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中。当年我离开老家来成都读书,有过一段强烈地想家的经历。丫头这方面比我强。在我们小家庭三个人组建的微信群里不多的交流中,很少见她流露不适应学校生活的情绪。这或许是因为她从小就自律,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大一上学期,她回来过了国庆节,之后到放寒假就回过两三次。到大一下学期,除有几次被要求回来参加大家庭的聚会,丫头大约一个多月回家一次,回家主要为了取快递。不明白为啥,她虽然人去了学校,但还是习惯性地把网购的东西寄到家里,时不时叮嘱我们帮她取各种快递,成了小家庭微信群交流最频繁的内容。从回家来的言谈举止中不难感到,随着时间流逝,丫头正愉快地融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她自己说:如果高考成绩多两三分,应该就能去北京、上海,但多半要调配专业,虽然没有去成北京、上海, 但读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也是很好的。做人不能太执拗,我打心底为她有这种到哪个山头唱哪首歌的态度高兴。兴趣最能调动激发人的潜能,大学一年级结束,丫头专业成绩排全年级第三。不仅如此, 通过一年时间找感觉,她决定在大二分科时选读考古学。这个决定与我对她的预想有出入。这倒不是因为我读了历史学, 所以希望她也读历史学,主要是顾忌相关的教学和研究机构不多,读考古学以后从事专业工作的机会有限,相比之下读历史学可选择的从业范围则宽泛得多。但丫头自己说,单纯面对一堆文献资料,没有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总觉得思想无所凭借。这是经过了思考的由衷之言。人各有造化,人家自己都想得这样清楚了,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她的选择。两相比较,我当年服从专业调配读历史学相当于先结婚后恋爱,丫头现在选择读考古学相当于自由恋爱。丫头是个行动派。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她自己主动联系,跟着学院老师和一帮师兄师姐一起去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河卡镇羊曲村,参加了两个多月的考古实践。我在地图上查看发现,她去的那个地方,在青海湖以南的黄河边上。2023 年7 月24 日,星期天,她一大早启程去青海。当时还是夏天,正是成都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10 月7 日深夜返程,已然秋天了。那个亲爱的丫头,她已经在大学这个新的起点上把自己安顿下来,朝着选定的方向,走入一个更广大的天地,建设自己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加速成长为她应有的样子。我想,是时候比较正式地跟丫头聊一些新的话题了。希望以此引导她能够认真地去思考:中国人究竟是怎样一类人,中国社会究竟是怎样一个社会,中国文化究竟是怎样一种文化,历史、传统和文化究竟如何塑造了我们这些人和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些人和我们这个社会在时代的更替中究竟会有怎样的变与不变?置身在此一社会,生而为此一种人,哪些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赋、可堪凭借的优长,哪些是有待补足的弱项、需要警惕的陷阱;哪些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准则、安守的本分,哪些是应该破除的束缚、挣脱的藩篱;哪些是我们无法超越的宿命、注定承受的苦楚,哪些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值得拥有的追求?更希望她能够基于这些思考,从历史和传统的层面出发,从思想和文化的层面出发,从现实和学理相结合的层面出发,树立并夯实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被动接受的状态变到主动选择的状态,让它们在内心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由此确立立身处世、安身立命的根本,在此基础上,不仅个人真正做到在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之间厘清边界,而且真正理解一个社会在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之间应有的选择取舍,从而实现最大程度的尽己之性。现在,我把想跟丫头讨论的问题和自己围绕这些问题所做的学习思考梳理出来,辑为一册。尽管所关涉的内容和相应的表达方式不同于之前的两册小书,但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沿用了《亲爱的丫头》这个书名。这算是跟丫头讲的中国文化课吧。推己及人,非常期待与她同龄的年轻朋友一起交流分享。
作者柯继铭,1970年生,云南绥江人。1992年四川大学本科毕业,1995年四川大学历史学硕士(导师王廷科教授),2007年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导师罗志田教授、陈廷湘教授)。在四川大学当过老师,在成都市委组织部、四川省委宣传部做过公务员,现供职于四川新华发行集团。
写在前面的话/ 01第一章 闲话文化没有人的精神相关联,不成其为文化/ 003文化为生命注入意义/ 008文化是一种自我展示/ 011不食人间烟火的文化不是真文化/ 015文化也分高下吗? / 025第二章 闲话文化惯性下的国人扎堆式社交/ 033对不起和我错了/ 039面子与点子/ 045情与义/ 048命与运/ 052玉与月/ 055直觉思维/ 059随便的背后/ 067生与死/ 077第三章 经世致用:文化凝聚的领悟经世致用与实事求是/ 089德比才更加重要/ 102兼顾变与不变/ 120讲求中庸之道就是追求总体效益最大化/ 129看重宽厚包容/ 137以法克服人不如人的问题/ 142不知人无以任事/ 146由谈论儒学反观自己/ 156
第 四 章 过渡时代的文化之思
用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169认识世界永无止境/ 179越包容越有生机/ 184审视文化视野宜宽广/ 188切忌目中无人/ 193以新的眼光审视个人和集体/ 199摆脱在民主问题上的无谓纠缠/ 203廓清在自由问题上的认知迷雾/ 209走出在平等问题上的思想误区/ 221恰如其分地理解文化自信/ 228让心态和认知回归平常/ 233后记/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