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6章。第1章,
主要内容为本研究的研究内
容和研究方法;第2章,主
要内容为武功山山地草甸分
布格局、群落结构及气候变
化响应研究;第3章,主要
内容为武功山山地草甸植被
保护与恢复技术集成及土壤
养分管理研究;第4章,主
要内容为武功山山地草甸自
然灾害防控技术集成及示范
;第5章,主要内容为旅游
者游憩行为、布局及模式对
武功山山地草甸的影响与应
对研究;第6章,主要内容
为武功山山地草甸修复种苗
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本书
适用于关注南方山地草甸的
广大科研工作者、相关管理
部门人员、相关专业的研究
生和本科生阅读参考。
前言
第1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内容
1.1.1 山地草甸分布格局、群落结构与脆弱性评价及气候变化响应研究
1.1.2 草甸植被保护与恢复技术集成及土壤养分管理研究
1.1.3 山地草甸自然灾害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
1.1.4 旅游行为、布局及模式对山地草甸影响与应对的研究
1.1.5 草甸修复种苗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区概况
1.2.2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第2章 山地草甸分布格局、群落结构及气候变化响应研究
2.1 山地草甸植物多样性研究
2.1.1 山地草甸植物群落类型
2.1.2 人为旅游干扰对武功山山地草甸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2.2 山地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2.2.1 山地草甸维管植物区系特征及分布类型
2.2.2 山地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2.2.3 山地草甸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
2.3 山地草甸主要群落类型高光谱特征研究
2.3.1 不同植被群落的光谱反射率差异分析
2.3.2 植被群落光谱特征分析
2.4 山地草甸植被覆盖度分布格局
2.4.1 山地草甸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特征
2.4.2 山地草甸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
2.4.3 山地草甸植被覆盖度变化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2.4.4 山地草甸植被覆盖度的地形因子分异研究
2.5 山地草甸土壤活性碳研究
2.5.1 山地草甸土壤有机碳
2.5.2 不同植被群落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2.6 退化山地草甸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特征研究
2.6.1 不同退化程度山地草甸土壤总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变化
2.6.2 不同程度退化对草甸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布及其所占总有机碳比例的影响
2.6.3 不同退化程度草甸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各粒级分布及其稳定性
2.6.4 不同退化程度草甸土壤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分配特征
2.6.5 土壤有机碳和团聚体稳定性的简单相关分析
2.7 山地草甸土壤呼吸CO2通量时空变异性研究
2.7.1 山地草甸土壤呼吸的时间变化
2.7.2 山地草甸土壤呼吸的空间变化
2.7.3 山地草甸土壤呼吸与土壤水热因子及生物量的关系
2.8 研究结论
2.8.1 山地草甸植物多棒性研究
2.8.2 山地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2.8.3 山地草甸主要群落类型高光谱特征研究
2.8.4 山地草甸植被覆盖度分布格局
2.8.5 山地草甸土壤活性碳研究
2.8.6 退化山地草甸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特征研究
2.8.7 山地草甸土壤呼吸C02通量研究
第3章 草甸植被保护与恢复技术集成及土壤养分管理研究
3.1 山地草甸植被生物量分布特征
3.2 山地草甸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3.2.1 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统计分析
3.2.2 土壤全量氮磷钾的分布格局
3.2.3 土壤全量氮磷钾对不同的退化程度的响应
3.3 山地草甸养分限制性因子研究
3.3.1 草甸土壤养分状况
3.3.2 不同海拔下草甸土壤的吸附特性
3.3.3 不同海拔下对照地块土壤吸附固定能力比较
3.3.4 草甸土壤盆栽试验
3.3.5 退化草甸土壤养分限制因子评价
3.4 山地草甸土壤物理特征研究
3.5 山地草甸土壤微生物特征研究
3.5.1 不同海拔下各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
3.5.2 不同干扰对土壤中细菌数量的影响
3.5.3 不同干扰对土壤中放线茵数量的影响
3.5.4 不同干扰程度对土壤中真菌的数量的影响
3.5.5 不同干扰程度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3.5.6 草甸土壤微生物数量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
3.6 山地草甸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3.6.1 不同草种恢复效果研究
3.6.2 基于无纺布覆盖撒施不同恢复草种适应性研究
3.63 基于草帘子覆盖撒施不同恢复草种适应性研究
3.6.4 基于裸地移植草皮恢复方式效果研究
3.6.5 不同恢复措施恢复效果对比
3.6.6 建筑破坏区坡面不同恢复措施恢复效果对比
3.6.7 不同退化程度草甸区修复措施
3.6.8 草甸养分管理模式及土壤配方施肥措施
3.7 山地草甸养分动态变化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3.7.1 登录界面
3.7.2 主界面
3.7.3 地图查询功能
3.7.4 三维显示功能
3.7.5 人事管理功能
3.7.6 施肥推荐功能
3.7.7 后续工作简介
3.8 研究结论
3.8.1 草甸退化对土壤有机质、pI.I值和速效养分的影响
3.8.2 不同地块草甸土壤对元素的吸附固定能力
3.8.3 盆栽试验确定的养分限制因子
3.8.4 山地草甸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
3.8.5 山地草甸生态修复技术
3.8.6 山地草甸养分动态变化管理信息系统
第4章 山地草甸自然灾害防控技术集成及示范
4.1 山地草甸昆虫物种组分
4.2 山地草甸昆虫群落多样性时间动态
4.3 山地草甸不同生境昆虫群落多桦I生和群落相似性
4.4 草甸昆虫群落特征及多样陛
4.5 重要草甸害虫——亮壮异蝽暴发与环境变量的关联
4.6 山地草甸尺蛾科昆虫区系
4.6.1 尺蛾种类组成及分布
4.6.2 世界动物区系组成
4.6.3 中国动物区划
4.6.4 优势种
4.7 草甸病害发生调查及病原鉴定
4.7.1 三脉马兰锈病(菊科)
4.7.2 小果菝葜锈病(菝葜属攀缘灌木)
4.7.3 藜芦锈病(百合科藜芦属)
4.7.4 白茅锈病(禾本科白茅属)
4.7.5 珍殊菜锈病(豆科类植物)
4.7.6 芒锈病(禾本科类植物)
4.7.7 前胡枯斑病(伞形科前胡属)
4.7.8 毛毡病
4.7.9 毛秆野古草斑点病(禾本科野古草属)
4.7.10 茅草叶斑病(禾本科)
4.7.11 芒叶斑病(禾本科)
4.7.12 玉簪花叶病(百合科玉簪属)
4.7.13 草甸病害发生调查及病原分析
4.8 山地草甸害虫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4.8.1 高山草甸生态特点
4.8.2 草甸害虫综合治理措施
4.9 草甸及森林防火技术体系
4.9.1 山地草甸火灾的环境条件
4.9.2 山地火灾概况
4.9.3 草甸及森林火灾预防技术体系
4.10 研究结论
4.10.1 山地草甸昆虫及其群落特征
4.10.2 山地草甸尺蛾科昆虫及其种类组成
4.10.3 亮壮异蝽潜在地理分布预测
4.10.4 山地草甸病害发生调查及病原鉴定
4.10.5 山地草甸病虫害绿色防控
4.10.6 山地草甸火灾绿色防控
第5章 旅游行为、布局及模式对山地草甸影响与应对研究
5.1 旅游者游憩行为对山地草甸环境的影响分析
5.1.1 旅游者踩踏干扰对草甸植被的影响
5.1.2 旅游者露营活动对草甸环境的影响
5.1.3 旅游垃圾对草甸环境的影响
5.2 山地草甸游憩机会谱构建
5.2.1 山地草甸游憩机会谱构建的必要性
5.2.2 山地草甸游憩环境类型及因素
5.2.3 山地草甸游憩环境因素
5.2.4 山地草甸游憩环境的划分与机会谱构建
5.3 山地草甸游憩环境承载力评价
5.3.1 山地草甸游憩环境承载力阈限
5.3.2 山地草甸游憩环境承栽力评价
5.4 山地草甸环境管理策略
5.4.1 垃圾治理
5.4.2 山地草甸绿道建设
5.4.3 国家公园舣
5.4.4 其他管理策略
5.5 研究结论
5.5.1 旅游者游憩行为对山地草甸环境的影响
5.5.2 山地草甸游憩机会谱构建
5.5.3 山地草甸游憩环境承栽力评价
5.5.4 山地草甸环境管理策略
第6章 革甸修复种苗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
6.1 山地草甸建群种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6.1.1 建群种芒生物学特征
6.1.2 建群种野古草生物学特征
6.2 退化山地草甸土壤种子库的研究
6.2.1 山地草甸不同退化程度物种组成
6.2.2 不同退化程度土壤种子库特征
6.2.3 土壤种子库随海拔变化及优势种生活力特征
6.3 不同储藏方法对芒和野古革种子发芽影响
6.3.1 不同储藏方法对芒种子发芽的影响
6.3.2 不同储藏方法对野古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6.4 山地草甸生态恢复草种种苗培育技术研究
6.4.1 主要建群种芒和野古草无性繁殖技术
6.4.2 主要建群种播种繁殖技术
6.5 山地草甸不同退化程度生态修复技术与植物配置模式研究
6.5.1 不同退化类型草甸恢复成活率调查
6.5.2 退化草甸草种群落配置模式
6.6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