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稿保留了《古文观止》中一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传统名篇,增补了大量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质兼美的文言文。这些篇目有的是中考文言试题文章的拓展,更多的是未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但又与中学教材中的文言文具有紧密联系的典范文章。书稿关注中学生阅读需求,注重选文的权威性、典范性、实用性,对提高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将阅读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中学生的应试能力将大有裨益。
《古文观止:初中版》精选传统名篇,力求文质兼备;权威实用并重,鉴赏应试皆宜。关注学生阅读需求,注重选文的权威性、典范性、实用性,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将阅读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中学生的应试能力将大有裨益。
前 言
在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的21世纪,我们怎样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化典籍中搜寻、筛选需要的信息?怎样更准确、更快捷地传承古代文明?怎样更好地提升我们的核心素养,拓宽我们的视野?《中学生古文观止》在这几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古文观止》是清初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两人编选评注的一本文言通俗读物,影响很广。但三百多年后的今天,这本书已难以满足当下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需求。因此,我们保留了原《古文观止》中一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传统名篇,同时增补了大量适合他们阅读的文质兼美的文言文。这些篇目有的是全国各地中、高考文言试题文章的拓展,更多的是未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但又与同学们学习的教材中的文言文有紧密关系的典范文章,这也是本书定名为《中学生古文观止》的缘由。我们在选编时,始终关注中学生的阅读需求,注重选文的权威性、典范性和实用性。全书选文按作品的时代先后编排,再通过附录中的《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和《怎样阅读古文》两篇文章,给同学们理性思考的空间和方法技巧上的指导。
《中学生古文观止》分为初中版和高中版,阅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强化诵读,不必求快,要在反复诵读中熟悉文言词汇、语法现象和文章的布局谋篇。只有具备了大量感性知识,才能更准确、更快捷地理解、把握文言文。这套书不是只供你一学期或一学年使用的教辅读物,它会伴随你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即使今后不专门研究古典文学,这套书对你今后文化修养的提高也大有益处。
其次,要与课内文言文同步阅读,对照阅读。我们在选文上突出了与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相对应的特点。这种对应不是狭义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历史发展上的整体对应、作家不同作品的对应和内容风格上的相互映衬。如阅读《楚辞》中的《卜居》等篇章,可以了解先秦散文中不同于《左传》和《战国策》的另一类文章的风貌。阅读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全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材中选编的《史记》中的大量篇章。阅读曾巩的《墨池记》、欧阳修的《丰乐亭记》,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具体地了解唐宋八大家的风格。这些不只是从课内外内容的衔接、延伸、拓展上来考虑,更多的是从丰富同学们的人文底蕴上进行的探索。从考试改革的情况看,中、高考的文言文考查篇目也不是与课文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着重考查学生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因此,这样的阅读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我们的考试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要带着研究的目光去阅读。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程标准强调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型的学习,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初、高中都将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开设拓展性课程,进行群文阅读的研究。《中学生古文观止》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课内外拓展、延伸的范本,给同学们结合课堂学习、进一步开展探究性学习与群文阅读提供了较为翔实的资料。如在研究有关《史记》的专题、唐宋八大家的专题等时,本书都可以给你有力的支持。另外,用研究的目光阅读这本书,还包括对本书中的注释进行分析,根据书中附录部分的《怎样阅读古文》一文,对一些语言现象进行归类,这对于将阅读中积累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将很有好处。
人的文化品位的提高决非朝夕可得,它需要长期的积累。这本书会给你提供一个新起点,也许你将因此而步入文化的宏伟殿堂。
编者
孔立新,安徽师范大学教科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安徽省作家、评论家,芜湖市蔡澄清教育思想研究所学术顾问,芜湖一中专家顾问团成员,高级教师。出版学术专著《解读与对话》及多部散文随笔集。发表百余篇教学论文。研究方向为中小学课程与教学。
目 录
●1 子鱼论战《左传》
●2 子产论政宽猛《左传》
●3 苛政猛于虎《礼记》
●4 齐桓公求管仲《国语》
●5 叔向贺贫《国语》
●6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7 《论语》十则《论语》
●8 吕梁丈夫游水《庄子》
●9 和氏璧《韩非子》
●10 宋王出逃《吕氏春秋》
●11 晏子故事两则《晏子春秋》
●12 孙膑司马迁
●13 《孔子家语》四则王 肃
●14 后出师表诸葛亮
●15 诸葛亮传(节选)陈 寿
●16 隆中对陈 寿
●17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18 乐羊子妻范 晔
●19 祖冲之李延寿
●20 三王墓干 宝
●21 李寄干 宝
●22 《世说新语》十一则刘义庆
●23 大唐西域记(节选)玄 奘
●24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 维
●25 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李 白
●26 右溪记元 结
●27 龙说韩 愈
●28 愚溪诗序柳宗元
●29 三戒(节选)柳宗元
●30 钴潭西小丘记柳宗元
●31 捕蛇者说柳宗元
●32 李贺小传李商隐
●33 说天鸡罗 隐
●34 丰乐亭记欧阳修
●35 墨池记曾 巩
●36 李愬雪夜入蔡州司马光
●37 祖逖北伐司马光
●38 读孟尝君传王安石
●39 同学一首别子固王安石
●40 伤仲永王安石
●41 书洛阳名园记后李格非
●42 喜雨亭记苏 轼
●43 游白水书付过苏 轼
●44 《梦溪笔谈》二则沈 括
●45 武昌九曲亭记苏 辙
●46 入蜀记(节选)陆 游
●47 送天台陈庭学序宋 濂
●48 卖柑者言刘 基
●49 中山狼传马中锡
●50 报刘一丈书宗 臣
●51 范蠡西施杨 慎
●52 游黄山日记(后)徐弘祖
●53 西湖游记二则袁宏道
●54 浣花溪记钟 惺
●55 口技林嗣环
●56 西湖七月半张 岱
●57 梅花岭记全祖望
●58 芙蕖李 渔
●59 黄生借书说袁 枚
●60 为学彭端淑
●61 病梅馆记龚自珍
●62 马伶传侯方域
●63 核工记宋起凤
●64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65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孙 文
附录一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附录二 怎样阅读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