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音乐学家塔鲁斯金以博古通今的一家之论,将西方音乐从源头至今的故事娓娓道来,成就了享誉世界、屡获殊荣的五卷本《牛津西方音乐史》。
第一卷《从最早的记谱法到16世纪》遍览数个世纪的音乐创新,揭示了形塑西方古典传统的各种早期力量。起笔于千年前音乐符号的发明,塔鲁斯金处理了一系列主题:格里高利圣咏,奥古斯丁和波埃修斯的音乐之思,宾根的希尔德加德的教仪剧,音乐印刷业的发展,文学革命与英国牧歌,宗教改革与反改革的影响,以及蒙特威尔第的歌剧……凭借出彩的洞见、回味无穷的分析,以及对历史、文化、政治、艺术、文学、宗教和音乐之交叉作用的全景呈现,本书将是渴望了解这一多彩时代的人必不可少的读物。
著名音乐学家塔鲁斯金耗时三十载独立写就的西方音乐通史,音乐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社会维度交叉融合的立体画卷
奖项:
2005 年度霍金斯专业学术出版杰出成就奖。
《旧金山纪事报》2005年度图书。
《华盛顿邮报》十年十佳:古典音乐。
美国作曲家、作家和出版商协会迪姆斯泰勒奖。
美国音乐学会金克尔蒂奖。
书评:
古典音乐的大多数新闻都被剧场或唱片占据。但此刻,最大的事件之一正在纸书上发生……《纽约时报》
没有一页不洞见,没有一章不在颠覆已有认知。《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重新评估你所知的关于古典音乐的一切……不可不读……本年度甚至本年代的焦点性音乐书。《环球邮报》
塔鲁斯金为音乐学树立了新标准……其批评文章和深邃的学术洞察力改变了我们对音乐的认知,打破了传统音乐批评与音乐学,以及历史音乐学与民族音乐学的界限,开创了音乐研究的新领域……对世界音乐文化贡献甚大。2017年京都奖委员会
理查德·塔鲁斯金(Richard Taruskin,19452022),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音乐学名誉教授,当代著名音乐学家、音乐史家、音乐批评家与古乐演奏家,新音乐学代表人物。塔鲁斯金著作等身,数次荣获世界性学术奖项(包括2017年京都奖-艺术哲学奖),五卷本《牛津西方音乐史》更是轰动了整个音乐学界。
译者简介:
殷石,音乐文献译者,厦门大学法语学士,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文献翻译专业硕士。译有《法国巴洛克音乐》、《牛津音乐词典(第六版)》(合译)、《西方应用民族音乐学理论与实践》(合译)等。
宋戚,音乐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方音乐史教学与研究工作。
洪丁,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浦江人才。有关中西音乐理论、西方音乐史学、当代音乐美学等方向的研究以中英德俄等文字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出版过音乐表演、音乐治疗方面的文集,以及梅西安音乐理论的译著。
甘芳萌,博士,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西方音乐史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西方音乐分会理事。研究领域为西方音乐史与西方音乐理论史。
引言:什么的历史?
第一章 帷幕拉开
第二章 新的风格与形式
第三章 音乐的再理论化
第四章 封建制度音乐与优雅之爱
第五章 实践和理论中的复调
第六章 巴黎圣母院
第七章 智力与政治精英的音乐
第八章 商用数学、政治与天堂:新艺术
第九章 马肖及其后辈
第十章 令人愉悦之处:世纪的音乐
第十一章 岛屿和大陆
第十二章 象征与王朝
第十三章 中级与低级
第十四章 若斯坎与人文主义者
第十五章 一种完美化的艺术
第十六章 完美的终结
第十七章 商业音乐和文学音乐
第十八章 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
第十九章 激进人文主义的压力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