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艺艺术教育研究》一书内容基于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鲁艺艺术教育的历史叙事与规律性阐释研究》,是国内第一本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阐释鲁艺艺术教育的学术专著。本书通过对鲁艺艺术教育历史的爬梳整理,在丰富多彩的鲁艺艺术历史事实背后,寻求出鲁艺艺术教育的原则,规律和意义。
封面精装,采用烫金工艺,内封压凹设计,经典收藏版。
透过鲁艺艺术教育史,探寻鲁艺艺术教育原则与意义。
回顾鲁艺艺术教育发展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鲁艺艺术教育研究》一书内容基于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鲁艺艺术教育的历史叙事与规律性阐释研究》,是国内第一本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阐释鲁艺艺术教育的学术专著。本书通过对鲁艺艺术教育历史的爬梳整理,在丰富多彩的鲁艺艺术历史事实背后,寻求出鲁艺艺术教育的原则,规律和意义。
绪 论
第一章 鲁艺艺术教育思想中的传统文化基因
一 、兴邦安民的家国情怀
二 、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
三 、大同社会的理想境界
第二章 鲁艺艺术教育的艰难起步和曲折发展
一 、艰难创建与初步发展的延安时期(1938-1945年)
(一)鲁艺筹建
(二)鲁艺的诞生
二 、校址北迁与动荡发展的东北时期(1945-1952年)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与延安鲁艺迁至东北
(二)东北鲁艺的发展历程
(三)东北鲁艺的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
三 、凯歌行进与创新发展时期(1953年至今)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艺的发展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北鲁艺的发展
(三) 鲁艺传人对鲁艺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章 鲁艺艺术教育的全面开展
一 、培养适应抗战的文艺战士
(一)《创立缘起》 培养抗战的艺术工作干部
(二)适应抗战需要的 三三制 学制
(三)具有革命进步背景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四)课程与教学
(五)学生管理
二 、鲁艺师生在抗战初期的巨大贡献
(一)鲁艺音乐系为抗战发出怒吼 为大众谱出呼声
(二)戏剧为抗战服务
(三)木刻工作团在前线和国统区
第四章 鲁艺艺术教育教学艺术性与人民性有机结合
一 、培养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艺人才
(一)正规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二)鲁艺的艺术工作公约
二 、专业化艺术人才的培养
(一)向正规化教学转变的四四制学制
(二)调整教学体制创办鲁艺分校
(三)具备专业化背景的教师队伍
(四) 专业化课程与教学
(五)适应专业化教学的学生管理制度
(六) 自力更生的社会生产实践
三 、抗战相持阶段鲁艺师生的艺术坚守
(一)鲁艺戏剧系中外名剧演出和教学
(二)鲁艺美术系活跃的木刻 、漫画
(三) 鲁艺戏音系的新秧歌运动
第五章 鲁艺艺术教育实践的民族性与本土化探索
一 、培养民族性本土化的作家和艺术家
(一)走出小鲁艺 ,走向大鲁艺
(二) 民族性元素融入课程与教学
(三) 民间艺人走进课堂
二 、民族性艺术走向大众
(一)将新思想的宣传教育与传统民俗民风相结合
(二)鲁艺艺术教育巅峰之作《 白毛女》
第六章 鲁艺艺术教育规律的理性化概总与解析
一 、艺术报国 、与党同心是艺术教育的精神标识与价值引领
(一)艺术教育要有政治信仰的坚定性
(二)艺术教育要有服务目标的明确性
二 、健全人格 、全面发展是艺术教育的本质属性
(一)艺术教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艺术教育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 、专业正规 、灵活多样是开展艺术教育的基本范式
(一)专业正规是艺术教育的立足之本
(二)灵活多样是艺术多样统一的内在需求
四 、出人才与出作品是衡量高等艺术教育水准的重要尺度
(一)高水平艺术人才的带动性和示范性
(二)高质量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结 语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