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十四五规划教材、第四轮全国高等学校中医药教育规划教材。本轮教材紧密围绕新时代中医药高等教育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编写,全套教材在上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增加思政元素,重点突出各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更好地适应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和中医药事业发展为宗旨,同时紧密结合各学科知识能力评价需求和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培养要求,纸数融合、医教协同,供全国各高等学校中医药类专业使用。本教材共分八章。重点介绍了康复和康复医学的概念、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工作内容与组织形式、康复医疗机构、社区康复、康复医疗文书的书写常规、临床病症康复方法等内容。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临床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一章节前我们增加了案例分析的内容,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导出关键知识点。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之一。
2.由全国近20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共同编写而成。
3.本教材在第2版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融合,结合中医药院校的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坚持遵循三基五性的编写原则,在传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力求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和启发性,注重思想性和创新性。
4.理论联系实践:结合病案分析,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运用。
5.纸数融合,创新形式:设有PPT课件等数字资源,助力学生学习和理解,体现了教材与时代融合、与科技融合的特色和理念。
康复医疗工作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推动下,我国康复医疗事业发展迅速,康复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康复理论和技术不断更新、丰富。康复人才培养是康复医疗事业发展的关键。康复医学概论是康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基础,也是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为适应康复医疗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也为了全面提高教材质量,我们对《康复医学概论》教材进行了修订。
本版教材共九章,重点介绍了康复和康复医学的概念、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康复医疗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式、康复医疗文书与康复质控、临床病症的康复治疗、功能评定与康复结局、康复治疗师的职业要求、康复医疗机构与社区康复、康复医学临床思维等内容。较之第2 版,本版教材更新了康复的理念和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如康复的定义、内涵,康复医学的对象、范围和特点,增加了脏器康复的理论基础等;更新了康复治疗学成熟的研究成果,增加了康复医学临床思维等内容。随着康复医学理念与技术的发展,重症康复、加速康复外科、脏器康复日益得到重视和发展,对此我们也进行了介绍。除此之外,我们还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有机融入教材当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对部分章节进行了适当的增减和调整,对案例分析和复习思考题进行了优化,同时,更新了全书的配套课件、模拟试卷和思考题答案等数字资源。
本版教材编写分工如下:第一章由陈立典编写;第二章由刘玉丽、陈朝晖、赵斐然编写;第三章由席家宁编写;第四章由余航编写;第五章由胡笑燊、李虹霖编写;第六章由孙绍裘、胡守玉、李宁编写;第七章由柳维林、刘磊编写;第八章由王灵聪、房纬编写;第九章由公维军、朱翔宇编写。
本版教材在上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在此感谢前两版各位编委的辛勤付出,为本教材的不断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参阅和引用了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在此向各引文作者致谢。鉴于编者水平有限,教材中难免存有不妥之处,望广大师生在教学使用中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以便不断修订完善。
编者
2023 年4 月
第一章 绪论 / 1
第一节 康复定义与康复医学概念 / 1
一、康复 / 1
二、康复医学 / 4
第二节 康复医学发展简史 / 5
一、西方康复医学的发展简史 / 5
二、中国康复医学的发展简史 / 7
第三节 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 / 8
第四节 中医康复是我国康复医学的特色和优势 / 10
第五节 康复医学在健康服务中的作用 / 12
第六节 康复医学新进展 / 13
一、康复医学新理念、新内容 / 13
二、康复医学新技术、新设备 / 14
三、康复服务新模式 / 15
第二章 康复医学基础理论 / 17
第一节 人体运动学与运动生理学基础 / 17
一、人体运动学基础 / 18
二、运动生理学基础 / 20
第二节 运动与制动对机体的影响 / 25
一、运动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 26
二、制动对机体的影响 / 34
第三节 人体发育学基础 / 38
一、运动功能发育 / 38
二、认知功能发育 / 39
三、言语语言功能发育 / 39
四、情绪情感和社会功能发育 / 40
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 / 40
一、脑的可塑性 / 41
二、影响中枢神经可塑性的内外部因素 / 43
三、脊髓的可塑性 / 45
第五节 脏器康复的理论基础 / 47
一、呼吸系统康复的理论基础 / 47
二、循环系统康复的理论基础 / 50
三、其他系统康复的理论基础 / 53
第六节 中医康复学的理论基础 / 56
一、整体功能康复观 / 56
二、辨证康复观 / 59
三、康复预防观 / 60
四、正气为本 / 61
五、杂合而治 / 61
第三章 康复医疗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式 / 63
第一节 康复医疗的工作内容 / 63
一、康复评定 / 63
二、康复治疗 / 66
三、康复预防 / 72
四、康复医学教育与科学研究 / 72
第二节 康复医疗的工作方式 / 74
一、康复医疗团队合作模式 / 74
二、康复团队人员结构 / 75
三、康复医疗专业人员职责 / 75
第四章 康复医疗文学与康复质控 / 79
第一节 康复病历 / 79
一、康复病历的作用 / 79
二、康复病历的特点 / 79
三、康复病历的内容 / 80
第二节 康复治疗转介单 / 82
一、康复治疗转介单的作用 / 82
二、康复治疗转介单的内容 / 82
第三节 康复治疗处方 / 82
一、康复治疗处方的种类 / 82
二、康复治疗处方的内容 / 83
第四节 康复治疗记录 / 83
一、康复治疗记录的内容 / 84
二、康复治疗记录的要求 / 85
第五节 康复医疗文书与康复质控的相关性 / 85
第五章 临床病症的康复治疗 / 87
第一节 临床康复的实施 / 87
一、临床康复的工作特点 / 87
二、临床康复的工作模式 / 88
三、临床康复过程 / 88
第二节 病症早期康复介入 / 90
一、病症早期康复介入的重要性及理论依据 / 90
二、病症早期康复介入的作用和主要内容 / 91
三、病症早期康复介入的原则 / 94
第三节 康复在老年慢性病人群中的作用 / 95
一、康复对老年慢性病人群生理因素的影响 / 96
二、康复对老年慢性病人群心理因素的影响 / 99
三、康复对老年慢性病人群家庭及社会因素的影响 / 100
第六章 功能评定与康复结局 / 103
第一节 功能评定 / 103
一、功能评定的目的与过程 / 104
二、康复功能评定 / 105
三、功能障碍评定 / 106
第二节 康复结局的概念 / 117
一、康复结局的定义 / 117
二、康复结局评估的意义 / 117
三、康复结局的评定 / 117
四、影响康复结局的因素 / 118
第三节 康复治疗效果评价 / 120
一、康复治疗效果评价意义 / 122
二、康复治疗效果评价内容 / 122
三、康复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 123
四、康复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 124
五、康复治疗效果评价类型 / 125
第四节 康复预后的预测 / 125
第七章康复治疗师的职业要求/ 130
第一节 康复治疗师的角色 / 130
一、康复治疗师在康复团队中担任多重角色 / 130
二、康复治疗师的临床带教 / 131
第二节 康复治疗师的基本素质 / 133
一、高尚的职业道德 / 133
二、扎实的基础知识 / 134
三、娴熟的临床技能 / 135
四、较好的沟通能力 / 135
五、信息管理能力 / 136
六、批判性思维 / 136
七、良好的人文素质 / 136
八、其他素质 / 137
第三节 康复治疗中的医患沟通 / 137
一、康复科患者的身心特点 / 138
二、康复治疗中的医患沟通 / 139
第八章 康复医疗机构与社区康复 / 143
第一节 康复医疗机构的类型 / 143
一、康复医疗机构的概念 / 143
二、康复医疗机构的类型 / 144
三、按组织形式分类 / 145
第二节 康复医学科的设置和常用设备 / 146
一、康复医学科的功能与布局 / 146
二、康复医学科的人员配备 / 148
三、诊疗场地与设施 / 149
四、康复医学科的常用设备 / 150
第三节 社区康复 / 154
一、社区康复的概念 / 154
二、社区康复的产生和发展 / 154
三、社区康复的基本原则 / 158
四、社区康复的特点 / 159
五、社区康复的工作内容 / 160
第四节 分级管理及转诊 / 160
一、分级管理 / 160
二、转诊 / 161
第九章 康复医学临床思维 / 163
第一节 循证康复医学进展 / 163
一、循证医学 / 163
二、康复指南 / 165
三、循证医学应用 / 167
四、循证康复医学发展的意义 / 169
第二节 康复医学临床研究策略 / 170
一、临床研究的概念、分类及开展康复医学临床研究的必要性 / 170
二、康复临床科研的基本步骤及策略 / 171
三、康复医学临床研究的相关政策 / 177
四、康复医学临床研究实例分析 / 177
主要参考文献/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