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健康学基础》是高等学校通识课教材,《环境健康学基础》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核心”的主线,结合国内外最新发展趋势,将环境健康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与实际的环境与健康问题有机结合,从不同视角全方位地阐述了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环境健康学基础》分为十章。第一章阐述了环境健康学的研究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第二章阐述了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健康影响;第三、四、五章分别论述了大气、饮用水、土壤与健康的关系;第六章 将住宅、办公场所、公共场所均纳入居住环境的范围了对居住环境与健康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第七、八章分别对物理因素和家用化学品可能对健康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论述;第九、十章重点阐述了职业性有害因素以及食品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此外,为了使读者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环境健康学基础》大部分章内附有案例讨论,并采用资料框的形式对一些问题或专业术语给予补充说明,使教材的形式更加生动活泼,教材的内容更加通俗易懂。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环境健康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环境健康学的形成
二、环境健康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二节 环境与人
一、环境的分类
二、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 原生环境的健康问题
一、气象因素与健康
二、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第四节 环境污染与健康
一、环境污染与环境污染物
二、环境污染物的健康危害特点和类型
三、公害与公害病
四、全球环境问题与健康
第五节 环境健康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一、环境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二、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六节 环境健康学展望
一、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健康学
二、生活质量与环境健康学
第二章 气候变化与健康
第一节 概述
一、全球气候变化概况
二、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
三、气候变化的影响
四、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第二节 气候变化与健康
一、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影响
二、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间接影响
三、气候变化对世界不同地区人群健康影响的差异
第三节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一、控制气候变化措施
二、预防气候变化健康危害措施
三、案例讨论:气候变化对虫媒病流行影响的研究
第三章 大气与健康
第一节 大气污染
一、大气污染的来源和类型
二、大气污染物
三、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因素
四、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五、全球大气污染问题
第二节 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及个人防护
一、大气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二、大气污染对健康的直接危害
三、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
第三节 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健康的危害
一、颗粒物
二、.多环芳烃
三、一氧化碳
四、二氧化硫
五、氮氧化物
六、光化学烟雾
七、案例讨论:伦敦烟雾事件
第四节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质量监管
一、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与基准
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
三、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监管体系
四、大气污染的防护措施
第四章 饮用水与健康
第五章 土壤与健康
第六章 人居环境与健康
第七章 物理因素与健康
第八章 家用化学品玉健康
第九章 职业与健康
第十章 食品与健康
主页参考书
环境健康学英汉词汇
②信息偏倚:又称观察偏倚或测量偏倚,是由于测量暴露与结局的方法有缺陷所致的误差,主要有以下两类:a.回忆偏倚(recaIl bias):由于被调查者记忆失真或不完整,造成结论的系统误差,其产生与调查时间和事件发生的时间间隔、事件的重要性、被调查者的构成以及询问技术有关。为减少此类误差,应充分利用客观的记录资料,选择不易被忘记的重要指标进行调查,并重视问卷的提问方式和调查技巧。b.调查偏倚(investigation bias):病例与对照的调查环境或条件不同,调查技术和质量不高,以及采用仪器设备测定时质量控制不严等,均可产生调查偏倚。尽量使用客观指征、做好调查的质量控制,可减少该类误差。
(6)病例对照研究中对混杂因素的控制:首先在设计时采用限制和配比的方法来选择研究对象。在分析资料时可采用分层调整或标化,或用数学模型拟合。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首先要能识别混杂因素,并收集关于混杂因素的资料。
(7)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相对省力、省钱、省时间,能充分利用资料信息,易于组织实施,对研究对象一般没有伤害。它特别适合于罕见病的研究,有时往往是此类研究的唯一选择。病例对照研究可以同时研究多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联系,特别适合于探索病因的研究。除此之外,它还可用于预防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研究。然而,病例对照研究也有其局限性。它不适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这样需要很大的样本量;选择研究对象时很难避免选择偏倚,而获得既往信息时又易出现回忆偏倚;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常难以判断;此外,病例对照研究不能测定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疾病的概率。
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进行解释时,应比较下列四种可能性的大小:①所观察到的相关关系是否由偏倚引起——论证样本的代表性和资料的可比性;②是否由混杂因素引起——考虑主要的混杂因素是否均得到控制;③是否由机会作用引起——随机误差;④因果联系:排除上述三项作用后,在作出因果联系的判断之前还要考虑到联系的时间顺序、普遍性、密切性、特异性及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