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罗斯海是全球极地科学家共同关注的模式海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科学考察价值高。我国于2018 年选择在罗斯海西侧建立第五个南极科考站。本书系统介绍了南极罗斯海生态状况,包括南极罗斯海海域物理过程、营养盐与痕量元素、初级生产力、生物种群、生物资源、保护区的状态和趋势、观测与评估中存在的能力不足之处等。本书将为进一步判明南极罗斯海区域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中的认知空白提供参考,为我国南极罗斯海新站建成后的科学规划建言献策。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1982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工学士学位;
198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获物理海洋硕士学位;
1992年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获物理海洋博士学位。2021-,所长-极地生态保护研究所所长,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
2018- ,讲席教授-海洋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
2013- ,讲席教授-海洋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
2007-2013,终身教授,美国, 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环境地球海洋系
2001-2007,终身副教授,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环境地球海洋系
1998-2001,助理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大湖研究所/物理系
1994-1998,助理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
1992-1994,博士后,美国,加州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兼职:
2010-2012,特聘优秀领队科学家(Chair of Excellence),法国科学研究中心
2008-2009,欧盟玛丽居里资深学者,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2001-2009,双聘教授,挪威,特罗姆瑟大学(University of Troms?)
2007- ,访问科学家,法国,法国科学研究中心
序(苏纪兰院士)
1.摘要
2. 生态系统状况:
2.1物理海洋
2.2营养盐和痕量元素
2.3初级生产力和净生产力
2.4微生物
2.5浮游生物种群
2.6底栖生物
2.7鱼类种群
2.8哺乳动物
2.9鸟类
3. 罗斯海地区的生物资源和基因资源
3.1磷虾资源
3.2犬牙鱼资源
4. 建言:
4.1 中国在罗斯海观监测现状
4.2罗斯海生态系统保护科学建议
4.3依托罗斯海新站的“国家极地海洋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
4.4“联合国海洋十年之——南大洋秋冬季生态与碳埋藏研究计划暨南大洋国际共享航次”
5.罗斯海地区的保护区
5.1保护区目标
5.2 面对主要威胁
5.3保护区分区
5.4 保护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