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系统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发展之路,展现中华民族对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历程
本书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通过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对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历程,全景式呈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发展的独特路径,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蕴、脉络、面貌、机理、成就与经验。从早期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再到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真实生动立体地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形成和发展的曲折而辉煌的历程。
2.全面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参考
本书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方面,全面、系统、科学地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战略性举措、一系列变革性实践、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深入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深刻启示,这对于广大读者全面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
3.史料翔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前瞻性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通过系统梳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历史节点和发展阶段,以及深入浅出的叙述和精准的分析,全面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这种全方位的分析和阐释,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和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
前 言
近代以来,为寻找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一开始,曾尝试过以西方为榜样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于是有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先是学西方的器物与技术,后是学西方的体制与制度,但始终没有成功,中国的现代化依旧遥遥无期,国家依旧是那样的贫弱,社会依旧是那样的落后,人民依旧是那样的贫穷。
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曾对鸦片战争以来向西方学习的心路历程有过总结。他指出: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派遣留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像雨后春笋,努力学习西方。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在那时的中国人看来,俄国是落后的,很少人想学俄国。这就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人学习外国的情形。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历史表明,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不适合于中国国情,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另找出路。
近代以来,中国贫穷落后实现不了现代化的根本原因,就在封建主义的统治与帝国主义的入侵,以及二者结合产生的官僚资本主义。要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虽然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上付出过许多的努力,发生过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中国长期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依然遥不可及。历史表明,在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就为实现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历史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向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有过认真的学习,但随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苏联的现代化模式亦存在许多的弊端。以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为标志,毛泽东明确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以苏为鉴,避免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曾走过的弯路,而走出中国自己的工业化即现代化建设道路。正如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所指出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从这时起,开始了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也就是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这其中有成功也有曲折,有经验也有教训,总的来说,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各种复杂的原因,并没有从苏联模式中真正走出来,虽然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口号,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离现代化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不但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国同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在经济、科技领域的差距,而且意识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既不能照搬照抄西方模式,也不能固守苏联模式,必须有中国自己的道路选择,于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命题应运而生。这一命题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之时,主要是考虑原定的20世纪内达到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现代化程度不可能实现。为使中国的现代化有切实、具体、明晰、能够实现的目标,邓小平提出了小康标准,即将
在20 世纪内中国实现小康作为这一阶段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从此,实现小康目标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在20 世纪后二十年和21 世纪前二十年的具体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在战略上不断完善,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在实践上不断丰富,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目前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走的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十月革命后,苏联开启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工业化建设,并在短期内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随着20 世纪80 年代末90 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苏联模式的现代化道路实际被中断。因此,长期以来,在一些人看来,唯有资本主义的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在学习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过程中,我们编写了这本小书,试图对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对现代化道路的探寻作个简单的勾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