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将来》是一位中年父亲的教育手记,也是一位北大学生家长家庭教育实践的真实记录。书中可看到一位奔波于南北之间的“陪读家长”的心路历程、一位中年父亲对女儿的深情告白、一位十分接地气的作家真挚而干净的文字。书中有实操案例、经验教训,堪称一本给家长的指南书,一味给困惑家长的“醒脑丸”。书中可觅温暖的时间表、爱的路线图、共同成长的任务书。这是一本有态度的书,作者说的是掏心窝子的真话;这是一本有力量的书,告诉家长如何发挥引导力、关怀力、包容力和托举力。
从南方到北方,从东方到西方,孩子一路名校,家长一路陪伴。
一位北大学生的家长家庭教育实践的真实记录,一位中年父亲自我完善的教育探索。
书中有实操案例、经验教训,堪称一部给家长的指南书,一味给困惑家长的“醒脑丸”。
这是一位中年父亲自我完善的教育探索,也是一位北大学生家长家庭教育实践的真实记录。翻开书,你可看到一位奔波于南北之间的“陪读家长”的心路历程,一位中年家长对孩子的深情告白,一位十分接地气的作家真挚而干净的文字。这些文字带着花香、冒着热气,给人指引。
“现在的教育,越来越‘内卷’了!”聊起教育的话题,许多人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内卷”的根源是什么?如何才能做到不“内卷”?就业形势严峻、市场竞争激烈只是表象,根源在于人们做不到“不忧过往,不畏将来”。家长的焦虑情绪会直接传染给孩子,让背负沉重学业负担的孩子倍感辛苦。“学习的本质是快乐的”,似乎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本书作者却以亲身经历告诉你,这个梦是可以实现的。
书中有实操案例、经验教训,堪称一本给新手家长的指南书,一味给困惑家长的“醒脑丸”。书中可觅温暖的时间表、爱的路线图、共同成长的任务书。
这是一部有态度的书,作者说的是掏心窝子的真话;这是一部有力量的书,家长如何发挥引导力、关怀力、包容力和托举力?翻开书,你会找到一串金色的钥匙。
女儿的梦
北京时间11月6日凌晨4点56分,收到女儿从纽约发来的微信:“刚刚做了一个梦,午休的时候,梦到老爸来到哥大攻读中国语言文学硕士,说是单位派你来的,然后咱俩还一起在哥大学习。”
收到这条微信时,我还在睡梦中。早上7点多看到这条信息时,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复。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曾有过去高校当老师的梦想,但绝对没想过要漂洋过海到美国去读研究生,何况是女儿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女儿的梦拓展了我的思维边界。既然我不能去美国读研(事实上没有任何人说我不能去),我能否考虑去美国,甚至去哥伦比亚大学举办一次个人画展?今年春天,我陪杭州汤兄伉俪考察浦江通济湖,夜间在湖边漫步时曾做此动议,汤兄非常赞同我的想法,并表示届时一定鼎力支持。转眼两个季度过去,因为工作繁忙,筹备哥大画展的事早被我抛到了九霄云外。
记得2023年春节,我们一家三口去金华武义女儿外公家拜年,女儿特意给外公带了一本哥大中文版的教科书,并在该书的扉页上用签字笔给外公写了一段长长的话,大意是外公快九十岁了,还那么热爱学习,一想到她能和外公在不同的地方读同一本书,就感到无比幸福。
由此我想到,“我与孩子共成长”是所有家长的心愿。那么,孩子的心愿呢?就是“我与爸妈共学习”。因为“同学关系”是亲子关系的最高境界。“同学”,是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代名词,是相互信赖、值得托付的潜台词。作为父母,不但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还要知学、爱学、乐学,跟孩子一起学。
记得2006年7月24日,新华社播发过一则《浙江五旬父亲到高二当插班生,和儿子一起考上大学》的消息,说的是时年五十三岁的浙江金华市民施晨光成了取消高考年龄限制后浙江省考入重点大学年龄最大的考生。
两年前,施晨光将自己的企业转让给别人经营,到儿子就读的金华市曹宅高级中学高二当插班生。父亲与自己同班、同桌、同寝室,儿子最初很不高兴,经过日复一日的交流,儿子最终理解了父亲。两年里,施晨光最大的收获是帮助厌学的儿子重新找回了读书的信心。在相互帮助下,不仅儿子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大,父子的感情也更融洽了。结果他和儿子一起参加高考,双双考上大学。
施晨光是我的老朋友,其父施明德老先生是一位享年一百零八岁的大画家,我和爱人曾多次登门拜访过施老先生。我爱人专门写过一篇反映施老先生如何养生的文章,发表在《当代家庭》杂志上。因为这种渊源,我对施晨光父子同上大学的事记得特别清楚,但在我的潜意识里,这终归是“别人家的事”,从未想过父女同上学的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然而,女儿在遥远的美国做的梦点燃了我未竟的求学梦。我为什么不可以赴海外求学?年龄不是问题。女儿在送给外公那本书扉页的赠言里,记述了她一位美国同学的故事。那位同学已经七十多岁,每天坚持按时到校上课,风雨无阻。这位同学课余时间喜欢看报纸,这使她想起同样喜欢阅读报纸的鲐背之年的外公,有一种无比亲切的感觉。
因为时代不同,人生际遇不同,一些父母早早地把读书的事完全“交”给了孩子,自己总是以工作太忙、年岁渐长等理由,与“读书”渐行渐远。殊不知,学习乃是一辈子的事,学习和生活、学习和工作本来就是水乳交融的关系。学而时习之,是最好的人生状态。有的父母习惯于给孩子唠叨自己当年上学的时候如何用功,却忘了你的唠叨无法“复盘”你当年的学习情景,不可能给孩子真切的感受。只有当你自己拿起书本,跟孩子一起学习的时候,才会给孩子强烈的心理暗示和情感召唤:“爸爸妈妈正在跟我一起学。”父母在学习上给孩子做榜样,比什么空洞的说教都强。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每天早上醒来,一打开手机,各种信息纷至沓来,让人目不暇接。家长要重视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文字交流。文字交流不同于语言交流。使用文字表达,能更好地沉淀一个人的思想,反映一个人更成熟、更真实的情感。就像本文开头所记述的那样,假如女儿做了梦没有以微信文字的形式发给我,我不会生发那么多的感慨。
真实和梦幻交织,温暖和寒冷相融,各种各样的梦境,构成了我们喜怒哀乐的人生。2016年9月23日,《光明日报》在“光明文化周末·文荟”版,发表了女儿写的短篇小说《不曾发生的事》。她在这篇描写梦境的小说中写道:“对不起,我没有办法编织一个六年的梦给你。我不是上帝,也不是什么造物主,我不能更改你进入梦境的周期。我所能做的只有我一直在做的。”“我的软肋在于虚无,我的铠甲亦是虚无。正因为不曾发生的事不曾发生,所以有无限种可能。”——当时,女儿正在读高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我惊讶于她的想象力。
为什么会有“梦想成真”的美好祝愿?因为梦和现实之间有着隐秘的连接通道。很多梦做过了也就忘记了,但如果能在梦醒时分及时把梦境记录下来,谁又能说,这梦境是虚幻的呢?
女儿的梦就是我的梦。只要心之所向,未来“做女儿同学”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延伸阅读
从小到大,很多家长喜欢把自己未竟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无形当中给了孩子很多压力。我们为什么不学着跟孩子一起做梦呢?譬如说尝试着跟孩子读同一本书,讨论同一个话题。当书读了一半或话题刚刚开了一个头,想着夜已深,第二天再继续的时候,你会和孩子进入同一个梦乡。在那里,你会享受到亲情和幸福的真味。
女儿的这个梦,是不是她潜意识希望我们家长能与她共同进步,追上她成长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