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首次披露了收藏家邹德怀收藏的一本日本家庭相册,讲述了梅艳芳、华罗庚的故事,展示了上海“一战”终结庆典旧影和淅川下寺的老照片,等等。
定格历史,收藏记忆,开创读图时代,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和发展
冯克力(主编),二十几年里致力于老照片的编辑、研究,著有《感言老照片》《当历史可以观看》等。
邹德怀 我收藏的一本日本家庭相册
邓一丁 我的祖母邓映易
王 淼 家族旧事
陈 虹 母亲的毕业证书
郭 辉 我的父亲“郭援外”
田卫平 1937年:梅兰芳大师赴宴我家
李 宾 华罗庚在天津推广优选法
杨 潜 上海“一战”终结庆典旧影
魏春洋 近代烟台赛马
唐 新 老照片中的淅川下寺
张 琦 大杂院儿旧事
何 蜀 七十年前的托儿所
小 非 我的两位师傅
丁 东 “包产到户”的先行者
马成年 口述 何 杲 整理
为北平和谈架设通信线路
赵庆国 在香营中学的日子
冯克力 凝视与钩沉
封 面 20世纪50年代初的幼儿园(何蜀)
封 二 民国时期上海的市集一隅(云志艺术馆)
封 三 清末民初的父子合影(王淼)
凝视与钩沉
冯克力
不妨说,对老照片的解读,多是通过凝视与钩沉实现的。或因凝视而钩沉,或以钩沉复凝视。一张张老照片正是在凝视与钩沉的交互作用中,浮现出了它的意味与价值。且看——
在《家族旧事》里,王淼经过对几帧家藏老照片的钩沉,试图爬梳一个家族自晚清以降的兴衰沉浮。作者说道,他“有时也会凝望着太爷爷的照片发呆,怀想着在太爷爷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什么……照片中的太爷爷正值壮年,应该是生命力最为旺盛的时期,他的眼神宁静而安详,却无由回答我的任何问题。虽然我无缘见到太爷爷,但我知道,他确曾活在这个世界上,爱过,恨过,有过热闹的生活,有过悲欢离合的际遇……”作者在对太爷爷的凝视里,进而反观诸己,对历史中的生命和现实中的人生,发出了近于终极的慨叹:“每个人都生活在历史之中,是历史的一个小小的环节。”可不是吗?从芸芸众生到英雄豪杰、王公贵胄,又有谁不是“历史的一个小小的环节”,乃至匆匆过客呢!
一张照片所能给予的启发与思索,常常会超出人们的想象,并且远在照片之外。
还有邹德怀对一本无主日本家庭相册的钩沉,最终浮出水面的,不仅有当年侵华日军实施生化战的罪恶,更有一个普通人被时代所裹挟、所绑架,成为军国主义战争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继而沦为战俘,终于和平年代回归正常生活的人生轨迹。面对相册里那个多面的、没有留下姓名的主人公,凝视之余,我们不能不与作者发出同样的拷问:“你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少年,画风突变,成为侵略别国的‘武器’?又是如何在日本战败后,从一个面无表情的侵略者,变回一名热爱家庭的普通人?”
这“拷问”的答案,或许并不复杂,却值得一代又一代的人去重温、去省思,以矫治人们无处不在的可怕健忘,防止人类悲剧的重演。
在《老照片》出版的二十七年里,收集了无量的对于老照片的凝视与钩沉。厕身其间,我们经常会被来稿里的照片以及作者对照片的凝视与钩沉所吸引、所启迪、所感动……而想想我们所做的,也不过是勉力为老照片的“凝视与钩沉”,搭起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吧。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