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湘西故事”系列丛书之一,收录沈从文《湘行书简》和《湘行散记》这两部散文集。
《湘行书简》是沈从文1934年在回湘西途中写给夫人张兆和的一组信札,讲述行船经历和沿途见闻,重点观察描写水手的生活;并抒发对夫人的思念之情。
《湘行散记》是根据这些书信积累的素材写成的游记,展现了湘西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劳动人民的悲苦生活和自发的抗争。
本书配以著名摄影家卓雅三十多年来精心拍摄的百余幅照片。这些影像再现了文学作品中毓秀的湘西风光,是对沈从文笔下湘西风情、人文民俗的生动还原和写照。
20世纪中国文学的无冕之王、“乡土文学之父”、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沈从文最具代表性散文集。不能错过的沈从文!汪曾祺、林徽因、黄永玉、贾平凹、季羡林等名家极力推崇。经典流传,历久弥新。中小学课外推荐读物,阅读理解选篇来源。
“老湘西”后代、女摄影师卓雅,深情跟拍三十年,穿越时空与沈从文对话。数百幅摄影作品,为沈从文先生笔底的湘西世界添上新色;湘西故事里的一山一水、一人一物,从此有了生动的脸庞和具象的风采。
女摄影师与翻天覆地的时代变迁抢速度,与日新月异的居民生存方式抢时间,将一幅幅正在消逝的地理人文图景定格在底片上。卓雅用镜头留住的,不仅是湘西倏然而逝的风景,还有这片土地上悠久沉积的“历史遗存”——那些自然与神性共存的古老神秘的风俗文化。
卓雅的影像是对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的生动还原。它们就像本书的“演员”,让文字活了起来,经典文学焕然一新!图文相应,符合现代人的阅读偏好,给读者带来视觉享受。
读沈从文带着历史回响的故事,看卓雅用镜头演绎的生动画面。你仿佛真的来到湘西这片土地上,他笔底的人物一个个向你走来,一不经心掉进沈从文先生描绘的岁月中去……
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
沈从文
在我一个自传里,我曾
经提到过水给我的种种印象
。檐溜,小小的河流,汪洋
万顷的大海,莫不对于我有
过极大的帮助,我学会用小
小脑子去思索一切,全亏得
是水,我对于宇宙认识得深
一点,也亏得是水。
“孤独一点,在你缺少一
切的时节,你就会发现原来
还有个你自己。”这是一句
真话。我有我自己的生活与
思想,可以说是皆从孤独得
来的。我的教育,也是从孤
独中得来的。然而这点孤独
,与水不能分开。
年纪六岁七岁时节,私
塾在我看来实在是个最无意
思的地方。我不能忍受那个
逼窄的天地,无论如何总得
想出方法到学校以外的日光
下去生活。大六月里与一些
同街比邻的坏小子,把书篮
用草标各做下了一个记号,
搁在本街土地堂的木偶身背
后,就洒着手与他们到城外
去,攒入高可及身的禾林里
,捕捉禾穗上的蚱蜢,虽肩
背为烈日所烤炙,也毫不在
意。耳朵中只听到各处蚱蜢
振翅的声音,全个心思只顾
去追逐那种绿色黄色跳跃伶
便的小生物,到后看看所得
来的东西已尽够一顿午餐了
,方到河滩边去洗濯,拾些
干草枯枝,用野火来烧烤蚱
蜢,把这些东西当饭吃。直
到这些小生物完全吃尽后,
大瓣脱光了身子,用大石压
着衣裤,各自从悬崖高处向
河水中跃去。就这样泡在河
水里,一直到晚方回家去,
挨一顿不可避免的痛打。有
时正在绿油油禾田中活动,
有时正泡在水里,六月里照
例的行雨来了,大的雨点夹
着吓人的霹雳同时来到,各
人匆匆忙忙逃到路坎旁废碾
坊下或大树下去躲避,雨落
得久一点,一时不能停止,
我必一面望着河面的水泡,
或树枝上反光的叶片,想起
许多事情……所捉的鱼逃了
,所有的衣湿了,河面溜走
的水蛇,钉固在大腿上的蚂
蟥,碾坊里的母黄狗,挂在
转动不已大水车上的起花人
肠子,因为雨,制止了我身
体的活动,心中便把一切看
见的经过的皆记忆温习起来
了。
也是同样的逃学,有时
阴雨天气,不能向河边走去
,我便上山或到庙里去,在
庙前庙后树林或竹林里,爬
上了这一株,到上面玩玩后
,又溜下来爬另外一株。若
所爬的是竹子,必在上面摇
荡一会,爬的是树木,便看
看上面有无鸟巢或啄木鸟孵
卵的孔穴。雨落大了,再不
能做这种游戏时,就坐在楠
木树下或庙门前石阶上看雨
。既还不是回家的时候,一
面看雨一面自然就需要温习
那些过去的经验,这个日子
方能发遣开去。雨落得越长
,人也就越寂寞。在这时节
想到一切好处也必想到一切
坏处。那么大的雨,回家去
说不定还得全身弄湿,不由
得有点害怕起来,不敢再想
了。我于是走到庙廊下去,
为做;丝线的人牵丝,为制
棕绳的人摇绳车。这些地方
每天照例有这种工人做工,
而且这种工人照例又还是我
很熟习的人。也就因为这种
雨,无从掩饰我的劣行,回
到家中时,我便更容易被罚
跪在仓屋中。在那间空洞寂
寞的仓屋里,听着外面檐溜
滴沥声,我的想象力却更有
了一种很好训练的机会。我
得用回想与幻想补充我所缺
少的饮食,安慰我所得到的
痛苦。我因恐怖得去想一些
不使我再恐怖的生活,我因
孤寂又得去想一些热闹事情
方不至于过分孤寂。
到十五岁以后,我的生
活同一条辰河无从离开,我
在那条河流边住下的日子约
五年。这一大堆日子中我差
不多无日不与河水发生关系
。走长路皆得住宿到桥边与
渡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
常是湿的。至少我还有十分
之一的时间,是在那条河水
正流与支流各样船只上消磨
的。从汤汤流水上,我明白
了多少人事,学会了多少知
识,见过了多少世界!我的
想象是在这条河水上扩大的
。我把过去生活加以温习,
或对未来生活有何安排时。
必依赖这一条河水。这条河
水有多少次差一点儿把我攫
去,又幸亏它的流动,帮助
我做着那种横海扬帆的远梦
,方使我能够依然好好地在
人世中过着日子!
再过五年,我手中的一
支笔,居然已能够尽我自由
运用了,我虽离开了那条河
流,我所写的故事,却多数
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我最
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
作为背景,我故事中人物的
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
见到的人物性格。我文字中
一点忧郁气氛,便因为被过
去十五年前南方的阴雨天气
影响而来。我文字风格,假
若还有些值得注意处,那只
因为我记得水上人的言语太
多了。
再过五年后,我的住处
已由干燥的北京移到一个明
朗华丽的海边。海既那么宽
泛无涯无际,我对人生远景
凝眸的机会便较多了些。海
边既那么寂寞,它培养了我
的孤独心情。海放大了我的
感情与希望,且放大了我的
人格。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县人,苗族。沈从文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专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沈从文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作品结集有八十余部,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位。著有小说集《边城》《长河》《八骏图》《神巫之爱》《虎雏》《石子船》《蜜柑》,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文论集《云南看云集》《烛虚》,长篇童话《阿丽思中国游记》,论著《中国服饰史》等。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风格独特,融写实、记叙、象征于一体,字里行间散逸着迷人的乡土气息,并有着对人性的隐忧和对生命哲学的思考,被誉为“中国乡土文学之父”。
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
永恒的湘西和沈从义
湘行书简
引子
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一
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二
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三
沈从文致张兆和
在桃源
小船上的信
泊曾家河
——三三专利读物
水手们
——三三专利读物
泊兴隆街
河街想象
忆麻阳船
过柳林岔
泊缆子湾
今天只写两张
第三张……
过梢子铺长潭
夜泊鸭窠围
第八张……
梦无凭据
鸭窠围的梦
鸭窠围清晨
歪了一下
滩上挣扎
泊杨家蛆
潭中夜渔
横石和九溪
历史是一条河
离辰州上行
虎雏印象
到泸溪
泸溪黄昏
天明号音
到凤凰
感慨之至
辰州下行
再到柳林岔
过新田湾
重抵桃源
尾声
沈从文致沈云六
湘行散记
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
桃源与沅州
鸭窠围的夜
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
辰河小船上的水手
箱子岩
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人
老伴
虎雏再遇记
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
滕回生堂的今昔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