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生活,以浙江风物及共富发展为观察对象,追求思想的精深,艺术的精湛,不作生硬的描摹,而是通过现实生动的案例、精彩的故事、朴实而又丰腴的文笔,挖掘浙江美好风物,呈现和谐生态,探寻文明基因,见证、书写、赋能浙江的共富之路,反映浙江“共富”的基层实践和“共富”的深层底色。
浙江大地有着丰富的人文底蕴、和谐的自然生态、美好的风物特产。在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背景下,这里涌现了一大批“共同富裕”的典型地域、典型人物,以及动人的发展故事。本书是关于“草木文化”的一本书,也是事关草木深情的一本书,它记录了常山新昌的土地上,人们以草木产业来改变生活的动人故事。
说到草木,倒不知从何
说起。
传统中国人居于草木之
间,爱讲草木精神,以草木
之心喻托心灵。几千年来,
草木与我们的生活、文化,
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结。
中国山水画,画中屋舍
小小一处。居住于山野林泉
间,人觅得和自然相处的天
人合一的生存智慧。后来,
古代文人将山水搬入家中,
就有了园林。园林里,草木
与建筑共同构建出独有的空
间,四季流转,草木更迭,
人居于其中,感受时间的无
穷变幻。中国园林遂成为一
个独特的精神空间。比园林
更小的,大约就是书案上陈
设的蒲石盆景了,一丛绿意
盎然的石菖蒲,配以山石,
便又形成一个微缩的精神空
间。
在文学上,人寄情于草
木,我们可以追溯至《诗经
》。
《诗经·小雅》中有一首
《采绿》: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
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
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学者扬之水这样解释这
首诗:“《诗·小雅·采绿》
中的绿,是一种染草……绿
的茎叶中含有黄色素,用来
染黄,色极鲜好……绿的茎
叶纤薄,虽‘处处平泽溪涧
侧皆有’,采满一掬,也并
不是很容易。我既别无所思
,乃专意采集,然碌碌半日
,仍不免所得无几,到底不
成染功。‘予发曲局,薄言
归沐。’几茎细细的绿草,
算是记下风露中曾经有过的
一点儿辛劳。”
人在田野中采撷染草,
在最初的“歌谣”里,由朴素
而婉转的感叹生出诗意的感
发与变幻。歌便成为诗。
《诗经》中,除“终朝采
绿”,还有“采采卷耳”“参差
荇菜”,更有那我们在幼时
就朗朗上口的“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桃之天天,
灼灼其华”……有人统计过
,《诗经》中写到的草木约
有二百种。草木在此,起着
比兴的作用。我们的祖先,
始终是婉约的,什么话,都
要找一个“由头”来说。草木
,便成为借用最多的“由头”
。以草木寓人、寓情、寓生
命,因而渐渐发展出经典的
托物言志、寄情山水。
与草木相对,是明白草
木,也是明白自己。这一点
,我们中国古代的文人是最
自觉的。陶渊明借由武陵人
无意闯人桃花遍地的世外桃
源道出了中国文人的普遍理
想,林和靖借“梅妻鹤子”言
明自己跳脱世俗的清高意志
。
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
,在借草木而咏志的背后,
这些文人和草木更现实的关
系。林和靖植梅三百六十多
株,曾用梅树结的梅子换钱
,以供日常之需。陶渊明在
南山下种植豆子,野草茂盛
豆苗却稀疏。被贬至黄州的
苏东坡,更是成为一个地道
的农夫,在黄州城东郊的一
处山坡上种了十亩地。他和
其他的庄稼人一样,头戴斗
笠,身披蓑衣,手扶犁耙;
但不同的是,他一边耕作,
一边写诗。
无论陶渊明、林和靖,
还是苏东坡,他们与草木最
亲近的时候,通常也是他们
人生历程中最困难的时候,
但是借由丰盈草木,他们的
精神世界得以穿过失意,回
归本真。如今,我们大部分
人虽没有诗词唱和的能力,
但爱草木的热忱却一如既往
。源远流长的草木文化早已
融入我们的血脉,滋养着我
们的心灵。
在山岭盘亘的常山新昌
,有一批与草木息息相关的
现代人。这里,人与草木相
依,山茶树、香椿、月季、
丝瓜、高粱、茭白、笋……
草木成为这里的生活之源,
也为这里注人了新的生命力
。《草木一乡》即借由这些
草木,写下关于当下的“草
木之诗”。
周华诚,1979年出生于浙江常山,作家,影像记录者。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作家协会理事。文创品牌“父亲的水稻田”创始人。浙江省作协“新荷人才”实力作家。出版作品有:散文集《一饭一世界》《西湖时光:遇见24节气》《下田:写给城市的稻米书》等,中短篇小说集《我有一座城》《没人知道你在寻找什么》,影像书《小世界》《爱比技巧更重要》等十余种,有作品被翻译成韩文、英文、阿拉伯文。作品《父亲的水稻田》入选黄山国际摄影节。新作品《草木滋味》《造物之美》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
序
油茶生活简史 周华诚
笋书 紫含
洗澡的时候,吃一颗胡柚 王薇
三春不忘 松三
茭白 紫含
达塘桃花开 杜京
山里的大侠 周华诚
碗边也落几瓣桃花 周华诚
四月,去对坞村看两棵香樟树 何婉玲
从雨夜到山茶树林 松三
郭塘花事 周华诚
番薯往事 吴卓平
晨曦里的达塘村 李英 马跃真
丝瓜帖 松三
郭塘开满幸福花 李英 马跃真
四月,去对坞村看花 何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