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对扶绥敢造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敢造遗址是一处保存比较完整的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器、蚌器,同时发现有90余座墓葬。
敢造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动物骨骼,经鉴定共有50多个种类,大量动物骨骼的发现为研究左江流域气候、生态环境、人与动物生存关系及华南-东南亚地区全新世早中期人类生业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敢造遗址还发现了大石铲文化遗存与贝丘遗址在地层上的叠压关系,该发现对建立左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分期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对考古学、动物考古、体质人类学及左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负责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境内的地下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工作。
陈晓颖,1982年出生,吉林蛟河人。2011年吉林大学硕士毕业,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主持多项大型考古项目发掘,主要研究方向为旧石器时代考古,在 《Lanthropologie》、《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人类学学报》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 录
第一章 自然环境及建置沿革 7
第一节 扶绥县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7
一 地质地貌 7
二 水系 8
三 植物资源 10
第二节 历史沿革 11
第二章 发掘与资料整理 12
第一节 遗址的位置与环境 12
第二节 发现发掘经过 13
第三节 地层堆积 14
第四节 文化分期 15
第五节 参加发掘及整理人员 15
第三章 各期遗存详述 16
第一节 一期遗存 16
一 石制品 16
二 蚌 器 21
三 陶片 22
四 遗迹 23
第二节 二期文化遗存 24
一 石制品 24
二 蚌器 57
三 陶片 58
四 遗迹 59
第三节 三期文化遗存 62
一 石制品 62
二 陶片 109
三遗迹 110
第四节 四期文化遗物 111
第四章 墓葬及人骨研究 113
第一节 性别和死亡年龄的鉴定与分析 113
一、性别和死亡年龄的统计 117
1.性别和死亡年龄的分布 117
二、与其他地区古代居民的比较 119
1.性别比的比较分析 119
2. 死亡年龄段分布的比较分析 121
第二节 古病理学观察研究 122
一 龋病 123
1.患龋率及龋齿的分布 124
2.与其他地区古代居民的比较 127
二 多孔性骨肥厚 130
第三节 小结 133
第五章 动物骨骼研究 134
第一节 种属鉴定与分析 138
第二节 骨骼表面痕迹及人工制品 148
第三节 小结 149
第六章 相关问题探讨 152
第一节 遗址的年代问题 152
第二节 与周边遗址的关系 158
第三节 重要意义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