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引论、主体性与文化主体性概念界说、凉山州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代表性呈现、凉山州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体性内涵、凉山州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体性消解之呈现、凉山州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体性消解之溯源、凉山州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体性纾困设想。
本人于2017年下半年到英国几所大学做了访问和考察,一个多月的时间主要是考察体育院校专业足球教育方面的情况。考察期间与伯明翰城市大学体育学院的负责人和足球教师有过多次接触,相互讨论了“足球课程共建”的事宜,双方达成了合作目标及其可行性的共识。回国后我以“中英两国体育学院足球课程共建的设计方案与实证研究”的题目申报了教育部的社科项目,2019年3月收到教育部批复的立项函,随之又收到伯明翰城市大学的合作邀请函。两份函件敦促我必须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教育部课题立项是开展工作的源头动力,而拿出一份课程共建设计方案则是后续工作的重要依托。虽然我再次赴英的计划因为新冠疫情的突如其来而搁浅,但这部专著的写作并未因此搁置,一直在进行中。
在英国的考察虽然不够持久和深入,但接触面甚广,收获颇丰。通过观摩了解了他们的课程结构、授课形式、训练方法的运用和课堂气氛的营造等情况;通过深入交流看到了他们的课程规划、教学大纲、课程讲义和教案案例等文本。他们同样以专项技能训练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不同的是他们是以游戏性训练方法为主导;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充满了宽松和快乐的气氛,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玩耍和享受的状态;他们训练课的后半部分一定有一个比赛实战主题的训练内容,前边的训练都要围绕这个主题设计和安排。授课过程有很多生动的场景:教师会频频与学生击掌庆贺他们每一次小的成功:每一个学生会随时得到教师的表扬、鼓励和具体指导;学生会有均等的体验比赛及任何训练尝试的机会。教师这样的举措与欧洲各国及亚洲的日本和韩国指导青少年训练的教练员表现相似,可以说他们体育院校的足球训练与青少年训练是一脉相承的。贯彻这种先进的足球理念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当学生毕业后到中小学或俱乐部担任教师或教练时,他们会把学到的理念与方法更大范围地运用于青少年的培养。
英国体育院校的足球训练尽管外观上充满了宽松和快乐的氛围,而实际上也在有条不紊地贯彻“以比赛实战为核心和以比赛争胜为目标”的基本理念,而且他们的课程不仅要保证专项技能训练的效果,同时要兼顾学生的状态调动、兴趣激发、人格教育和自信培养等多元的目标。他们体育院校的教学模式与青少年训练模式是统一的,这种模式融合了深层的课程理念和课程原则,也有着理性的课程目标和课程设计。我们的足球训练也强调重视比赛实战,但相比之下明显地偏重技术动作与战术方法的非实战练习,而在训练方法上则缺乏启发、引导和师生互动,所采用的方法仍然是传统和落后的,学生训练中很难更多地体验快乐和成功,也无法更多地接触和感受比赛实战。
我在对英国进行实地考查、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对比诸多国际培训机构后产生如下感悟。英国体育院校确实拥有先进的足球课程教学理念,教学与训练始终是以比赛实战为核心和以比赛争胜为目标。他们采用的比赛和对抗训练方法也是在练习技术,而且可以更好地掌握技术,而且其中包含着很多的“快乐元素”,这些元素是学生对足球产生兴趣的主要来源。我们的教师虽然也在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也意识到只有通过更多的比赛实战训练才能真正掌握技术,但必须承认,我们多数的足球教师仍然存在观念上的落后和认识上的偏差。
本人在体育学院担任足球教师三十余年,一直在积极努力地探索足球课程的改革方向,探索之中越来越感受到个人认知和研究能力的有限,也深知自己的著述一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书是围绕体育院校足球课程设计的理念、原则、目标、内容、训练方法和教学模式等问题展开讨论,完成写作是借助教育部课题立项和中英两国体育学院合作的“两股东风”,但由于能力有限和课题结题任务的紧迫,专著的整体设计和具体观点阐述都会有不到之处,恳请各位读者和专家同行批评雅正。
刘夫力,1962年12月生,籍贯辽宁省锦州市,现任广州华商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已出版专著2部,作为主编出版足球教材4册,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
第二节 体育院校足球课程发展综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章 足球课程共建整体设计方案
第一节 基本理念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目标体系
第四节 内容构成
第五节 训练方法
第六节 教学模式
第三章 足球普修课教学实施方案
第一节 教学理念与原则
第二节 教学目标体系
第三节 内容构成与教学进度
第四节 教案设计与训练课评价
第五节 教学主要措施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专家调查结果对比与分析
第二节 学生意见调查结果对比与分析
第三节 实验结果对比与分析
第四节 专项技能测试对比与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