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献给所有喜爱艺术、渴望了解中国的朋友们 她虽然与我们相距遥远,但与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也与我们有着密切联系。
由于战争,我们在那里开展研究工作时遇到了重重困难,甚至难以为继。因此,希望本书能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些文献资料。之所以未对中国宗教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阐述,是因为笔者相信它对中国建筑艺术发展的影响虽深远,但实际上却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同时也避免了脱离测量与摄影这一安全地带、涉入未知领域的危险,因为目前即使是汉学专家,在研究中也只能小心谨慎地摸索前行。尽管某些隐秘的思想和关系后期被引入建筑艺术之中,但正如中世纪时期的欧洲一样,它们的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后文也将剖析环环相扣的演进过程,阐述这种建筑艺术是如何在细节和整体上保持原始古朴的同时,达到极致的美感的。
由于条件所限,书中也存在一些缺陷和偏差,笔者对此心知肚明。由于工作,笔者只能在1916年和1919年炎热的夏季赴北京开展工作。其他各处寺庙只能偶尔走访,有时甚至只能逗留几个小时。此外,所有工作不得不在没有专业知识、任何帮助和资助的情况下进行,甚至在德国尤其在战争结束后 也完全没有希望找到参与者。因此,不足之处随处可见。这些空白在国外可以轻易填补,而在德国,即便辛苦工作数月,也只能挂一漏万。在接下来的几年内,由于疾病和本职工作,笔者几乎不可能完成已经开始的研究。继续等待下去只可能前功尽弃,因此尽管有疏漏,本书仍将先行出版,希望想要欣赏这种艺术之美的朋友能够容忍这些缺陷,也希望专家学者可以填补这些空白,珍视这些难得一见的资料。
书中插图除少数几处外,均由笔者拍摄,图11(参见36页)、图12(参见37页)、图91(参见95页)要归功于在北京的惠伯先生,图29(参见5051页)、图3234(5355页)、图90(参见95页)出自北京的摄影师哈同先生,图51(参见7071页)来自一位不知名人士,图121(参见131页)则由富克旺根出版社提供。书中的平面图同样是我个人研究的成果。希望将来有机会出一部续作,将剩余的图纸和精彩照片公之于众。为了统一标准,本书继恩斯特·伯施曼的伟大著作之后,选用了1∶600 的平面图比例尺。只有部分平面图经过准确测量,后期通常采取步测,然后再通过个别测量加以检验的方式,这种方式足以保证所用比例尺的精确度。在寺庙建筑之后,书中还介绍了笔者在灵岩寺拍摄到的罗汉像,作为本书增补的第二部分。这些内容为初次公开,本应单独成册,但因出版上的种种情况未能实现。二者都体现了中国北方伟大艺术的精髓,正是这一点将二者联系在一起。
在此,向所有支持笔者工作的人们表达诚挚的谢意,尤其是雷兴先生,我有幸与他在济南共同度过了近五年的战争时期,他的汉语知识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就像一座极其丰饶的宝库,给予我源源不断的帮助。没有他就没有我这些成果的诞生,因为我的中文水平十分有限。
贝恩德·梅尔彻斯博士
1921年7月2日于卡塞尔
贝恩德·梅尔彻斯(Bernd Melchers,18861967):德国艺术史学者,19151920年生活在山东和北京,广泛游览当地的寺庙建筑,拍摄了众多珍贵的历史照片,著有《中国剪纸艺术》等。
恩斯特·弗尔曼(Ernst Fuhrmann,18861956):德国商人、摄影家、出版人。早年从事对外贸易工作,20世纪20年代起成为职业出版人,出版了众多有关自然、植物和民俗的摄影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