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之所到精神家园:当代经典影视作品读解》集结了作者多年文艺创作历程中积累的有代表性的作品。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电影与电视,选取我国当代一些有影响力的优秀影视作品,如《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和我的祖国》《人世间》等,进行剖析和解读,字里行间体现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都市文化、家庭文化、情感文化;下篇为纪录与纪实,对《河西走廊》《我在故宫修文物》《舌尖上的中国》等纪录片进行读解,体现出作者作为一个新闻从业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上下两篇虽题材不同、内容有别,但篇篇都与“精神”二字有着千丝万缕的勾连,可以说无精神不成章。总体来看,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事件的描摹,一个故事的讲述,一个人物的表达,一次深情的对话。
《从生活之所到精神家园:当代经典影视作品读解》适合影视从业者、电影爱好者、影视专业的学生阅读,对于影视教学研究者来说,也是极富启发意义的读物。
在杨亮去嘉峪关工作之前,我没有去过嘉峪关,只听说那里是“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的地方,有天下第一雄关,有酒泉钢铁公司,很遥远,也很富裕。杨亮是西北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的研究生,曾经是我的学生,2012年毕业后去嘉峪关日报社工作,从此“戍守”边陲,近十年勤勤恳恳,耕耘在新闻事业第一线。十年执着,收获自然不少。杨亮曾获嘉峪关市“优秀共产党员”“青年岗位能手”“十佳编辑”等荣誉,多次获得甘肃新闻奖,还是甘肃省优秀青年文化人才、甘肃省新闻战线“新春走基层”增强“四力”先进个人。可以说,杨亮已经成为嘉峪关人,传承嘉峪关精神是他的责任。
《从生活之所到精神家园:当代经典影视作品读解》,是杨亮近十年来文字创作的结晶,也正是这种精神和责任的集中体现。杨亮是河南新乡人,或许是异地工作的寂寥和孤独,使得他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与文字打交道上面,他关注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的热播上映,也关注社会风气和道德变化,还关注市民行为与文艺万象,他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快速地记录自己的感受,几乎以新闻的方式参与了嘉峪关市文化文明发展进步的全过程。
杨亮的影视评论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他几乎关注到近十年来所有的高票房国产电影、高收视率电视剧和纪录片,这种选择绝对不是学院派进行学术研究的模式,而是对市民意见的尊重和表达。从艺术选择伊始,杨亮就在考虑与市民之间的交流问题,拿什么样的影视作品来充当报刊评论家和大众传媒受众之间的中介,“在价值观多元、思想观念日趋开放的中国,每一个城市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精神标签,在西北嘉峪关,这一镌刻着丝路文化、长城文化、边塞文化的地方,也依然强劲地生长着与时代同频共振的都市文化、家庭文化、情感文化,也依然充斥着对亲情、对友情、对爱情的执着坚守和追寻”(《电影(小中年):从边缘化叙事到主流价值的回归》)。不能够轻易地以评论家的口味去做决定,这或许是杨亮的影视评论中极少涉及欧美大片的原因。长期的报刊编辑经历,使杨亮的影视评论更多借鉴讲故事的方法,更多地采用讨论式语言,尽量浅显易懂,字里行间体现与老百姓平等交流的气氛。翻阅《从生活之所到精神家园:当代经典影视作品读解》中的影视评论文字,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迎面而来的感性的力量,而理性的力量却隐藏于后。
作为一名地市级党报的记者,杨亮敢于涉足重大题材,比如《长征,凝聚民族精神的“集体记忆”》《战争是正义尊严亲情的吞噬者》《让爱国主义成为维系中国人的精神纽带》等文章便是重大题材中的焦点,全国不知有多少编辑记者在写在想,杨亮义无反顾地加入其中,无论文章影响力如何,读者只要能体会到写作者的匠心独运,对杨亮而言,就是一种胜利。而这种情绪,鼓舞着他笔耕不辍,写出许多气势磅礴的作品。
杨亮,文学硕士,主任记者,现为嘉峪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记者、编辑岗位工作,长期致力于影视文化、新闻评论等方面的写作。荣获第34届中国经济新闻大赛新闻评论类二等奖,多篇作品获甘肃新闻奖一、二、三等奖。荣获甘肃省优秀青年文化人才、甘肃省新闻战线“新春走基层”增强“四力”先进个人,嘉峪关市优秀共产党员、青年岗位能手、十佳编辑等奖项和荣誉。
上篇 电影与电视
《阳光灿烂的日子》:原父意识的沦丧
《太阳照常升起》:女性意识的权欲化书写
《让子弹飞》: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伪时代剧”
《太阳总在左边》:在自我救赎中重拾生活的信心
《智取威虎山》:红色经典的商业化诠释与创新性演绎
《一代宗师》:拯救自我,心境的牢笼必须砸碎
《狼图腾》:呼唤生命的自由与生存的尊严
《失孤》:身份焦虑与精神阵痛的诗意化书写
《道士下山》:踏“入世”之路﹑悟“出世”之道
《大唐玄奘》:博爱的笃定,在福泽天下中生生不息
《百鸟朝风》:“从一而终”的价值和尊严
《大火种》:共产党人用生命擎起的“燎原之火”
《我的战争》:“场景人物”描摹“战争状态”
《芳华》:历史的景片与镜中的青春
《小中年》:从边缘化叙事到主流价值的回归
《我不是药神》:在理性,情感与法的纠葛中拯救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