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决定命运,拥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拥抱什么样的人生。儿童期是形成好性格的关键期,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是每一位家长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
《儿童性格心理学》为家长和孩子建立起一个沟通的桥梁,使家长能够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从而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养成好的性格。
教育儿童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儿童沟通心理学》可谓一本不可多得的教育指南,为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效的指导,用通俗易懂的理论,结合事例,向读者传授教育之道。书中强调正面管教,关注儿童的敏感期,重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并一一给出答案。答案中不仅有方法,还有科学依据,是一本看懂孩子成长的心灵密码之书。
我们的老祖宗有句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这句话会越来越让我们感到认同。性格是一个人受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一旦形成将很难改变。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我们怎么说、怎么做,孩子都看在眼里,长大后就照此表现出来。如果孩子能在父母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家庭中成长,他们就会快乐地长大,并懂得尊重他们的父母。
良好的心理性格基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一个在童年期与妈妈建立良好依恋关系的孩子,随着其成长,会发展出健康而独立的人格,在未来的生活中会愿意担当,勇于承担责任:一个小时候被父母允许独立探索、体验的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可以发展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意识,创造性也来源于此;一个从小被爱的孩子更知道爱的滋味,也懂得爱别人,这样的孩子未来也一定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成年后的幸福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个胆小怕事、总是躲在父母背后的孩子是无法独立自主、从容淡定地处理自己的一切事务的,一个遇事就知道推卸责任的孩子又怎能担当重任,一个爱慕虚荣的孩子往往不能赢得同龄人的尊重和信任……可以说,孩子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同时将孩子的坏习惯、不良性格加以纠正至关重要。当然,这期间也离不开父母的大力培养和细心指导,关心孩子的性格发展是家庭教育中最应被重视的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为孩子的性格偏差感到烦恼,比如做事没长性,反复斟酌却难以做出选择,无法灵活处理与同伴的社交等。本书试图通过探寻孩子的性格和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学关系,让父母非常准确地掌握孩子的性格,并有效地加以改正、引导,让他们在深刻认识孩子性格特性的同时,将其缺点逐步改正,将优点继续发扬,最终培养出一个性格温和、积极向上的好孩子。
杨颖,心理治疗师。
资深早期教育工作者,北京百汇医疗集团心理治疗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后攻读发展心理与健康研究生。中国心理学会认知行为治疗2年连续培训项目学员,完成中国心理卫生协会EMDR创伤心理治疗培训,完成牛津大学正念中心正念认知疗法第四阶段培训。多年从事婴幼儿早期教育及家教入户指导工作,先后参与过艾滋遗孤、打工子弟、残疾人及被弃养儿童的心理服务项目,多次被评为“优秀社会心理服务者”。个人擅长心理创伤及应激障碍与抑郁、失眠、哀伤等心理问题的服务工作。
第一章 发现孩子的性格优势,因材施教效果佳
家长应主动了解孩子的性格
克制冲动,培养耐心
坚持原则,学会变通
让情感细腻的孩子要学会淡然处之
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尊重孩子,不刻意诱导他们的发展方向
因材施教,教育不能按图索骥
第二章 做一个彬彬有礼、受人欢迎的孩子
社交能力的培养越早越好
培养有利于人际交往的良好品质
文明礼让,凸显孩子的高素质
学会分享,赢得友谊
让孩子成为文明礼貌的小绅士
珍视友谊,收获人生宝贵财富
正确对待错误,道歉要诚心诚意
第三章 懂得感恩,做一个幸福而又幸运的孩子
以实际行动让孩子懂得感恩
与人为善,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自私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懂得感恩,从身边的亲人做起
第四章 积极外向的孩子内在动力十足
做了错事自己扛,父母不可越俎代庖
不安分的内心,需要 耐心的家长
顽皮的孩子都有极高的创造天赋
倔强好强的孩子应多引导
精力充沛的捣蛋鬼
别轻易插手孩子的友谊
第五章 内敛安静的孩子需要家长耐
自卑羞涩的孩子需要 多的表现机会
脆弱敏感易造成孩子胆小怕事的性格
积极引导孤僻的孩子走出自己的世界
心里有事儿别憋着
当孩子害怕时,家长应及时安慰和鼓励
对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
第六章 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性格,家长要有耐心
润物细无声,逐步改掉孩子的霸道性格
对待蛮横无理的孩子,巧用妙招化解
以慈爱融化孩子的自私
用爱,让脾气暴躁的孩子静下来
从小培养孩子的大格局
第七章 逆反心理不可怕,一一化解反常情绪
三四岁的孩子为什么会叛逆?
沉默,是孩子 强烈的抗议
专门跟家长对着干的孩子 需要关心
蹲下来,以平等的眼光看看孩子的世界
把孩子当作独立个体看待
我这么努力扮丑,就是想让爸妈多爱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