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姜夔传记和思想史研究、学术史研究、文本注解研究、关键词研究、体系性研究、比较研究等六个方面, 对《续书谱》美学进行专题探讨, 系统而全面地呈现了姜夔《续书谱》书法美学的思想内涵、理论贡献及其在中国书法美学思想中的独特地位, 对于推进《续书谱》研究走向深入, 拓展中国书法美学研究的中观研路径, 弘扬中国书法理论遗产和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 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序
中国书法之所以为历代文人钟情,因其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哲学阴阳、虚实、静动、疏密等辩证关系,并在笔墨线条中呈现出生命踪迹和文化大道。
文人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主脉,历代进士书法家可谓多矣:颜真卿、柳公权、杜牧、王维、贺知章、杨凝式、韩熙载、苏轼、黄庭坚、蔡襄、陆游、文天祥、解缙、王守仁、丰坊、王世贞、董其昌、张瑞图、王铎、倪元璐、黄道周、周亮工、王士祯、笪重光、郑板桥、刘墉、翁方纲、梁同书、钱大昕、王文治、孙星衍、伊秉绶、阮元、洪亮吉、林则徐、何绍基、刘熙载、翁同稣、李文田、吴大澂、沈曾植、李瑞清、刘春霖……人才济济,蔚为大观,成为中国书法史主流。
优秀学者不会将自己禁锢在一个狭小空间中。孔子曾说,“君子不器”,做学问不可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而必须有大思想大视野大境界。换言之,需要“致广大而尽精微”,将通与专融合起来。读了时胜勋副教授即将出版的新著《姜夔〈续书谱〉美学研究》,使我感受到他对“君子不器”的深切感受与躬身实践。
时胜勋是我指导的博士生,博士毕业后又推荐到清华大学做博士后,最后留在北大中文系执教,因成果突出,已然成为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理论造诣深厚,学术视野开阔,在文艺美学领域发表和出版了多部有影响的论著,颇得好评。近十年来,他集中研究文艺美学中诗书画美学问题,尤其是历代书论与书法美学。他对宋代书论颇为用心,对宋代著名诗人词家姜夔书论大著《续书谱》做了精深研究。他先对姜夔《续书谱》精读后撰写出专业论文,收入我主编《简明中国书法理论史》一书(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此后,他在撰写多篇专业书论论文基础上展开,最后完成颇有学术分量的《姜夔〈续书谱〉美学研究》一书,可谓水到渠成。在我看来,做学问就应该有这样一种严谨态度,即曾参《大学》所强调的“止于至善”的高度。只有在书学领域十年磨一剑地下苦功,才会获得不一般的学术重量!
《续书谱》的作者姜夔是南宋有名的文人,在诗、词、音乐、书法上都有独到造诣。姜夔一生布衣,颇有文人精神禀赋。书如其人,书法流露的正是其文人书家的人格襟抱。姜夔对书法史的认识具有相当清醒的头脑,坚持追慕晋宋倾心二王,甚至对唐代书法流露批评之意。姜夔学书三十年,其书法尤其是小楷书法,被人评为“运笔遒劲,波澜老成”,可见其风格独特之处,在南宋占有一席之地。姜夔崇尚魏晋,坚持书法的正道大道。因为书法不入二王,不宗魏晋,终是野路而无法登堂入室。把经典精神纳入到自己的书法中,站在经典的高度上才能拨云见日,行稳致远,任何反经典走捷径,只能走向死路。
姜夔不仅醉心书法,也致力于书论研究,长期研习《兰亭序》,推进南宋“兰亭学”的发展,而其书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续书谱》中,《续书谱》是宋代的重要书论之一,是南宋书论的代表。关于此书的地位,书论史早有定位,注解、研究者甚众。如何独辟蹊径,撰写一本有新意和高度的《续书谱》学术著作,是不小的学术挑战。我注意到胜勋《姜夔〈续书谱〉美学研究》一书的重心是美学,这体现了他深厚的文艺美学学术积淀。书法本就是诸多文艺之一种,是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书法究竟具有怎样的美的形态?不同历史阶段如何评价书法意蕴美?皆为文艺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胜勋从美学角度展开对《续书谱》的研究,避免坊间杂著的泛泛而论,无疑在书论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学术推进和创新意义。书中对姜夔书法美学思想的概括准确精当,总览众家而成一家之言,可谓难能而可贵。
学问研究贵在专精,亦尚融通,更在于通专合一。胜勋《姜夔〈续书谱〉美学研究》一书内容丰富,有很强的融通性,对姜夔《续书谱》美学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诸如历史背景、文本意义、概念释读、体系梳理、观点对话、接受流传等,都做了细致的研究,研究视野之宏阔,素材搜集之丰富,文本辨析之透彻,思想探讨之深入,都给人眼前一亮之感。通读全书,可以感受到姜夔《续书谱》所涉及问题的广泛,能够见微知著看到整个中国书法史,更能感受到姜夔在整个中国书法史上的独特位置。这种区别于宏观、微观的中观路径也的确表现了胜勋在学术研究上的方法论创新。
时胜勋副教授这部《姜夔〈续书谱〉美学研究》,是其文艺美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显示出他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对经典的虔敬之心。他跟随我从事文艺美学文艺理论研究已21年,从青春学子成长为博士生导师,成为北大文艺学的中坚力量。同时,他在北大书法所长期担任各项高管工作已有15个年头,工作踏实,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其能力和人品得到书法所师生的广泛认可。他在书法所工作中,长期认真临习历代书法经典,撰写历代书论文论,成为文艺美学和书法美学双优的学者,我倍感欣慰。
据我所知,胜勋家乡在河南,这是甲骨文的重镇。他得天时地利之和,从宋代姜夔书论上溯书法源头,正进行更大规模的甲骨文美学研究和金文美学研究。我欣慰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后生可畏”,希望他在文艺美学和书法美学研究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甲骨文金文书法美学方面撰写出版更高水平的著作,为北大文化书法学术研究做出全新推进。
是为序。
王岳川
2023年7月12日
目录
绪论 寻绎中国书法的艺术心灵
第一章 历史重温:姜夔《续书谱》与南宋书法文化
一、姜夔身世与文艺、学术成就
二、姜夔《续书谱》的成绩与影响
三、唐宋思想文化的历史嬗变
四、宋代美学精神与脉络
五、两宋书风、书学的特色及变迁
第二章 意义寻踪:《续书谱》文本解读
一、总论
二、真书
三、草书
四、行书
五、用笔
六、用笔
七、方圆
八、向背
九、位置
十、疏密
十一、书丹
十二、迟速
十三、笔势
十四、血脉
十五、用墨
十六、临摹
十七、情性
十八、风神
第三章 散点之美:《续书谱》书法美学的关键词
一、圆劲古淡
二、点画波发
三、转换向背
四、简便痛快
五、平正
六、无垂不缩,无往不收
七、神妙
八、飘逸
九、真态
十、萧散
十一、老健/老气
十二、方圆
十三、疏密
十四、迟速
十五、风神
十六、人品
十七、法度
第四章 精神旨趣:《续书谱》书法美学的思想构成
一、魏晋唐宋书法艺术精神的思想呈现
二、精工书法技法的理论探讨
三、审慎的尚意论
四、自然风神的书法艺术境界
第五章 观念会通:《续书谱》书法美学的外在思想关联
一、《续书谱》与姜夔书论诗论乐论
二、《续书谱》与魏晋书论
三、《续书谱》与唐代书论
四、《续书谱》与宋代书论
第六章 思想流传:《续书谱》书法美学的后世接受与研究
一、南宋至清代的姜夔《续书谱》书法美学研究
二、20世纪的姜夔《续书谱》书法美学研究
三、2000年以来的姜夔《续书谱》书法美学研究
四、《续书谱》书法美学接受与研究的论题构成及热点趋向
结语 拓展中国书法美学研究的中观路径
附录 《续书谱》原文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