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静康、中国科学院院士胡瑞忠、矿床地质学家何立贤等17位在贵州工作过和贵州籍的科技界优秀人物传记,呈现了科学家的精神风貌,再现了贵州现代科技事业的发展历史。
由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长班程农同志牵头,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省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会共同编撰的《贵州科学家传记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第四卷收录了17位在贵州工作过和贵州籍的科技界优秀人物入传,全面生动地将科学家的风貌和精神呈现出来。我很赞赏贵州的同志们收集和编撰科学家人物传记方面的杰出成果。
《丛书》展现了科学家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以及对贵州这片热土的奉献和热爱,表现了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的拼搏精神,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发展的艰辛。读者不仅可以读到科学家们在艰苦条件下的卓越成就和感人故事,还可以详尽了解科学家所在学科领域的发展历史和主要贡献。
2010年起,中国科协联合中组部、教育部等12部委组织实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这项抢救性工程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老科学家的关心和爱护。《丛书》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延续。《丛书》以传记的形式将科学家的成果展现给社会公众,又立体化地刻画了人物,实现了真实性、专业性、可读性的有机统一。通过《丛书》,青少年可以更真实系统深入地了解科学家的成就、贡献、经历和品格。进而充分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和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丛书》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人格引导意义。首先是记录和反映了历史,从科学家一个又一个艰苦奋斗历程和鲜活事迹切入,折射了社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史;其次是科学家传记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格引导意义。通过一些重要且有意义的“生命节点”,具体而生动地塑造科学家的人物形象,“润物细无声”地给广大读者以人格引导。
晶色芳华——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静康
矿床密码的破译者——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胡瑞忠
一生求索为国计——记我国现代水利电力先驱许肇南
仰望天空,读懂你一生的明媚——记气象专家李良骐
踏遍青山寻宝藏——记矿床地质学家廖士范
一本厚书一座富矿——记矿床地质学家何立贤
男儿壮志酬黔土——记航空锻造专家顾明锌
绚烂的紫色火——记冶金化工专家陈肖虎
撑起“天眼”——记岩土工程专家沈志平
智曜有色——记有色金属智能制造专家曹斌
水碧山青“贵定”人——记环境生物工程专家周少奇
“兴黄单”之父——记玉米专家王国富
为千万人的稻梁之谋——记水稻专家黄宗洪
初心永执着玉米梦辉煌——记玉米专家陈泽辉
看似平常最奇崛——记油菜研究专家张瑞茂
永志吾土吾民的铁肩担当——记马铃薯专家雷尊国
吹尽狂沙始见金——记玉米育种专家任洪
后记
《贵州科学家传记·第四卷》:
前辈的谆谆教诲让胡瑞忠深受启发。
青藏高原是地球第三极,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结合部位,受两个板块碰撞的影响,山峰高耸入云,各类岩浆岩广泛分布,是探讨地球形成、演化的天然实验室,也是国内外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热土。胡瑞忠进入地化所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涂光炽和于津生指导下,做西藏冈底斯山花岗岩的锶、氧同位素研究,借此了解花岗岩的成因和动力学。
1989年春夏之交,胡瑞忠从地化所借来一个日产RICOH-5相机,带着必要的地质工具,从贵阳经成都飞至拉萨贡嘎机场,到西藏开展野外考察。进藏第一天,人生地不熟的胡瑞忠住进位于拉萨附近堆龙德庆县的西藏自治区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招待所。这是座低矮的一层小平房,孤零零地立在离地质队家属区约100米远的地方,篾片编制而成的天花板,松散地放在几根木头上。半夜,胡瑞忠还没睡着,躺在床上,复盘当天的工作,思考第二天的计划,这是他多年的习惯,特别是外出野外考察。第一次来西藏,尽管高原反应不大,但头还是有点闷沉。夜,很深了,家属区那些稍有动静就“汪汪”叫个不停的狗都没了声息。突然,胡瑞忠听到“唰唰”的响声,像从天花板发出的,又像是从窗户那传来。胡瑞忠没有放在心里,估计是什么小动物吧。他翻了个身,用力把床弄出声音,还故意咳嗽了几声。唰唰声停止了,四周变得更为安静。过了一会,“唰唰”声又响起,这声音一下一下的,胡瑞忠心里开始发怵,“有小偷进屋偷相机?这可是所里的贵重器材!”于是大喝几声,“谁?干吗呢?”很快,一年轻小伙拿着手电筒,从家属区跑了过来,“出什么事了?”两人仔细一查看,原来是天花板上几只大耗子在捣蛋。之后,胡瑞忠住进了这个年轻小伙家里,吃住都在一起。这个好心的年轻人,是这个地质队的负责人夏斌。他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主动放弃内地工作的机会,自愿申请去了西藏,后来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也成了胡瑞忠的好朋友,这真是一生的缘分。
夏斌当时说:“你是我在西藏见过的第一个有博士学位的人。”当时全国研究生很少,两人都有研究生经历,脾性相投,互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夏斌主动提出当向导,在队里申请了一辆北京吉普车,陪同胡瑞忠一起去野外考察。他们两人与一位藏族司机,沿雅鲁藏布江一带进行了20多天的野外调查。每天穿行在高山大江之间,公路又窄又陡又颠,有时公路就在雅鲁藏布江边上,能清晰地听见江水翻滚怒吼的声音;有时车辆行驶在江边,一下子就上升到离江面好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高度,像坐过山车。考察的最高处是唐古拉山口,海拔5000余米。历经千险万苦,胡瑞忠终于完成了这次考察任务。
关于西藏花岗岩的研究成果,胡瑞忠发表在当时竞争力很强的《科学通报》上,受到新西兰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资深科学家Peter Blattner博士的关注,他因此特别资助胡瑞忠赴新西兰,对新西兰的Taupo火山岩带进行了半年的类似研究。
胡瑞忠博士后阶段的主业,是研究华南铀矿床的成矿机制,这是他在地化所三位导师指导下开展的工作。华南几个省,包括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浙江、福建、贵州等,是我国最重要的铀矿产地之一,按矿床周围的岩石类型的不同,分为花岗岩型、火山岩型、沉积岩型三种类型,它们产在这些岩石的断裂带中,是含铀热液沿断裂带运动,铀再从中沉淀下来而形成的矿床。以往对这三类矿床,基本上是分开研究的,丁是丁,卯是卯,相互不搭界。胡瑞忠注意到,三类矿床形成时代一致,都是在地壳拉张(岩石圈伸展)的条件下形成的。不仅如此,国外类似的铀矿床也形成于这样的条件下,但是,铀为什么在地壳拉张的时候大规模成矿,是国内外没有解决的难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成矿理论建立不起来,直接影响铀矿找矿效率。
“涂先生非常注重实践,1989年起,我跟随先生学习工作后,他年事已高,但还是坚持勤跑野外。”胡瑞忠与涂光炽一起去过很多矿山,真正体会到了涂先生“观察要全面细致”的道理。贵州开阳县白马洞铀矿,提供了制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所需要的铀。有一次,涂光炽和胡瑞忠一行人去这个矿山考察,为了在坑道里仔细观察地质现象,直到下午七点钟左右,经反复提示涂光炽才答应收工。出了坑道,大家没吃晚饭就往回赶,本以为一个多小时就可回到贵阳。谁知中途遇上倾盆大雨,车辆根本无法前行。等回到贵阳,已是三更半夜,大部分餐馆都关了门,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卖鸭块面的小馆子,大家吃完“晚饭”回到家里,已是第二天凌晨。涂先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精神,对胡瑞忠的职业生涯产生了很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