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发展,深度刨析人在面对变化、选择、挫折时的心路历程,步步引导读者学会承认变化、接受变化,鼓起勇气直面不确定性,为探索新的可能提供动力。本书内容与当下人们普遍困扰的问题密切相关,书中包含作者与这些困扰人们的情绪打交道的真实案例,读者阅读本书,便能从中了解、洞悉、掌握积极的复原力来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与困难,在人生的道路上充满勇气地前行。
本书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发展,深度刨析人在面对变化、选择、挫折时的心路历程,步步引导读者学会承认变化、接受变化,鼓起勇气直面不确定性,为探索新的可能提供动力。本书内容与当下人们普遍困扰的问题密切相关,书中包含作者与这些困扰人们的情绪打交道的真实案例,读者阅读本书,便能从中了解、洞悉、掌握积极的复原力来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与困难,在人生的道路上充满勇气地前行。
前言
那天我告诉父亲,我接受了纽约爱迪生联合电气公司(Consolidated Edison)的工作邀请,即将成为一名通讯经理。那是1994年,我还是一名28岁的大学毕业生,也是一个单亲妈妈,我的孩子一个5岁,一个6岁。父亲听了这个消息后激动万分,他确信,那时的我经过生活琐事和职场的历练后,终于“回到了正轨”。
“爱迪生联合电气公司很可靠,待遇可观,这份工作你可以干一辈子了!”他说这些话时,满眼都是喜悦与欣慰。
父亲出生于1940年,在布鲁克林工人社区长大,后来成为了纽约市的一名消防员。他认为,在纽约市的一家规约公用事业公司任职,这意味着我可以带着孩子们过上稳定的生活,我们的前程一片光明。这种观点在上世纪不足为奇。
英雄所见略同,我也这么认为。
那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没有人知道未来将会发生什么。自电业放松管制之后,从互联网泡沫、全球化、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移动通信技术、社交媒体,到“9·11”恐怖袭击事件、学校枪击案,2008年经济大衰退、弗格森枪击案、“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MeToo”运动、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变局接踵而来。20世纪60至70年代的美国并不平静,但许多人在20世纪末期仍然天真地认为,一个拥有州立大学经济学学位的单亲妈妈只要足够努力,就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拥有合意的伴侣,住上心仪的房子,过上舒适的生活。许多人仍抱有希望(甚至是妄想),认为一切会“恢复如常”,我们还可以继续做“二战”后的美国梦。
尽管我们的职业生涯在经济衰退时开启,但我们这些在20世纪80至90年代成年的人却受益于这种理想主义。怀揣这些希望,我们马不停蹄,一刻不敢分神。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理论框架下的行动指南——即使我们对此不敢苟同。我们就像一群飞机失事后迷失在茂密森林中的幸存乘客。前方是无数的不确定事件,恐惧、绝望充斥四周,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跌跌撞撞地探索着,希望碰巧发现一个偏远小镇或遇上一支搜救队。
那么,如果搜救队没来呢?那些根本没有上飞机的人会怎样?幸存乘客必须寻找生路,但当他们意识到留在原地已不可能,前进路上又有诸多未知时,又会发生什么呢?X一代率先面临这种问题,之后是千禧一代,现在轮到了Z和A两代人。此刻,在这瞬息万变的环境中,我们与前几代人都要面对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于我而言,这意味着要付出很多,我换了六份工作,修了两个研究生学位,开了自己的小公司,还实现了从传统产业到学术界的惊人转变!这些都是1994年我与父亲探讨“终身职业”之后做到的。尽管终身教授、研究员、作家、顾问这些身份为我带来了稳定的工作,但我相信,学会适应新的想法和技术将会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机遇和挑战。
倘若想在新的领域站稳脚跟,取得成绩,我们必须接受,许多曾经为我们提供慰藉和指导的策略和工具,在新的环境中也许不再受用。事实证明,21世纪20年代是一个挥斥方遒、凝神沉思的时代,是一个重新定义美好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尊重他人、共享资源、相互影响的时代,是一个与思维习惯、行为举止和生活方式大相径庭的人携手并进的时代。我们需要跟上技能迭代的步伐,学会终身学习,避免被新时代淘汰。身处边缘时代,我们的前方是一片未知,想要在这片未知的领土找到前进的方向,就必须学会应对不确定事件与变局。
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探索新的生活、学习、领导方式是一个令人兴奋又让人畏惧的过程,这需要我们抛出难题,脱离已有的经验去探寻新的答案,而答案常常出乎意料。想要知道哪些框架模型和工具在实践中有益,哪些需要调整来适应新的情况,就必须不断探究,时刻观察。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保持冷静、取得进步,能力、技能和实践缺一不可,但这些都无法通过一份简单的行动指南来获得。此外,个体和所处环境存在差异,我们要提升能力,灵活应对多种可能的情景,做到处变不惊。在面对或预感到将要面对选择和变化而感到不知所措时,提升能力应对当下尤其重要。
接下来的几页,我想请你重新想象自己与不确定性和变化之间的关系,这可能会令你感到害怕或沮丧。这个过程不是为了让你舒适心安,而是培养复原力的必经之路。
本书并不是一本变化应对指南,它将带你认识到学着“停下”的益处。“停下”是为了继续学习和提升,“停下”能够让你累积所需知识,在变化来临时学会接受它。停下一段时间,让好奇心渐渐平息,我们就能在新的环境中思考需要调用哪些资源来应对(而非被动反应),“询问”该如何以最优解来处理这些问题。之后再结合你是谁、你在哪、你希望去哪这三个问题,探索新的可能性。这是一本讲述如何提高能力直面不确定性,以及如何在干扰与混乱突然来临时实现个人发展的书。
这本书浓缩了我近十年的研究,只围绕一个问题展开,即:是什么因素可能让那些才华横溢、雄心勃勃、思维灵活的人没能应对好不确定事件,最终与更有意义的生活失之交臂?这个问题可不简单。大约十年前,这些问题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那时,我发现我的商科学生初入职场时普遍会“停滞不前”。那是20世纪10年代初,千禧一代正步入成年期,20多岁的年轻人刚刚进入职场,“缺乏成年人本该具备的技能和动力”成为最常用于形容他们的字眼。2013年,卡尔内瓦莱(Carnevale)等人发表的《未能启动:结构转移和新的迷失一代》(Failure to Launch: Structural Shift and The New Lost Generation)和弗莱(Fry)的《越来越多的成年人住在父母家》(A Rising Share of Adults Live in Their Parents’ Home)。
研究报告都提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职场:蓝领和白领工人们开始面临职业生涯的挑战。成人初显期理论是当时发展心理学中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由阿内特(Arnett)提出。这一理论需要人们认识到,关于婚姻、家庭和其他传统意义上代表“长大”的文化习惯已经发生了转变,因此在工业化国家中,20多岁便是一个新的人生阶段。
当时,许多人对成人初显期理论嗤之以鼻,他们更愿意相信年轻人只是懒惰只是安于依靠父母。这种局势是由成百上千个钓鱼网站标题引发的,这些标题党将一代人在成年道路上的迷失归咎于“啃老”,这些孩子更愿意住在舒适的父母家中,迟迟不愿开启自己的人生,而父母也总当他们是长不大的孩子。久而久之,这种对上层社会经济等级家庭年轻人的批判成为了刻板印象,以一种跨越阶级、民族、种族和国界的千禧年现象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但我发现,商学院的本科和研究生截然不同。许多学生雄心勃勃,奋发图强,他们渴望自力更生,却又被债务、严峻的就业市场和全球范围内不断上涨的房价束缚住手脚。至少从这点看来,年轻人依靠父母也情有可原。经历了2008年经济危机后,20世纪10年代初的经济仍蹒跚前行,劳动力就业市场依然不容乐观。然而,千禧一代并不是第一批在艰难时期步入成年的年轻人,像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事件表明,他们也不会是最后一批。如今这群毕业生与千禧一代所面临的经历就有些不同。
我记得有次在办公室里,坐在我对面的年轻人与我谈论自己和父母住在一起的感受。他很感激父母,但也感到困顿迷茫。“我想靠自己,”他泪流满面,“但我就是看不到前进的方向。”我越是探究收集这些年轻人的故事,越是心生怀疑,这中间是否缺失了对这种停滞和“无法开始行动”背后原因的分析?
这种困境不仅仅局限于我的学生们。
我把调查范围扩大到了20多岁、30多岁、40多岁及以上的专业人士和他们的团队,结果发现,处于不同年龄、不同人生阶段、不同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人都曾遇到类似的困境。我在新任领导者身上看到了这种困境,他们正在规划新的职业道路、寻求新的整合方法,但他们却可以很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我在纽约市社会创新中心的工作中,看到了这种困境,那里有300多家中小型社会企业正在重新构想社会契约,探索全球范围内商业交往和人类之间的关系。我在与传统商业组织合作的团队和部门中,看到了这种困境,他们积极开拓创新,适应新技术和日益不确定的职业前景带来的变化。我在全球各地与我深耕于同一领域的职业女性身上,也看到了这种困境。
我利用转变工作坊(涉及针对不同年代人群的参与式行动研究)和在成熟组织和初创公司中一对一的接触展开了研究。通过参与新任领导、成熟领导、小企业主、社区领袖和教育工作者举办的多天静思会,我得以进一步了解大家在职业和个人生活中与变化和不确定性角力时所面临的挑战。虽然他们每个人的教育背景、所处环境和社会经济资源各不相同,但这些聪明睿智、心怀抱负、才华横溢的人都在寻找词语来描述这种无法用言语描述的东西,这些东西一直阻碍着他们的个人发展。
我在继续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流行文化开始用新的词语来形容转型期遇到困难的人。在职业生涯初期,人们用“四分之一人生危机”(quarter-life crisis)和“做大人该做的事”(adulting)等术语来描述20多岁和30多岁的职场新人如何为实现职业及个人志向和承诺做出转变(罗宾森,2015)。“三明治”(sandwich)或“帕尼尼”(panini)被用来描述40多岁的中年人——他们在照顾年迈父母的同时,还面临抚养年幼孩子的压力(威廉姆斯,2004)。“第三人生”(third act)是指长者在传统的退休年龄过后的几十年里探索如何生活和保持活力(布莱克,2020)。当然,过渡到人生的不同阶段总是会面临诸多挑战。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都会在过渡期遇到如此多的困难?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在1915年的作品《未选择的路》(The Road Not Taken)中给我们暗示了一个答案。
想象一下这个画面:弗罗斯特站在岔路口上,他必须从面前的两条路中选择一条。他在诗中写道:“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弗罗斯特向两条路望去,希望看到些什么来帮助他做出决定。他最终做出了选择,随之而来的是机遇,也是未知。这便是20世纪初人们口中所说的“错失恐惧症”。
那么,如果弗罗斯特身处21世纪20年代,又会写下什么呢?
技术更新迭代,文化规范快速更替,社会与家庭结构不断发展演变,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陆续出现。21世纪的旅人们面前有无数条道路,但无论选择哪条,都会通往变幻莫测的丛林。人生中的选择数不胜数。我们要选择在哪里生活、要过怎样的生活,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这些选择是我们在前行中为自己铺下的路,是一条只属于自己的新路。新的领域总会带来无数机遇与可能,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兴致高昂,想要开创一片新的天地。但是,自由选择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可能会破坏已有的稳定,使人感到迷茫和挫败。如果在20世纪早期,弗罗斯特笔下的旅人就在面对分岔路时驻足沉思,那也难怪我们在面对自己的选择时会感到困顿迷茫、犹豫不决了。我开始明白,这就是那缺失的一环,这将是解读千禧一代和其他案例中的人们在面对不确定过渡期时遭遇初期挫败、停滞不前的关键。人们总觉得涉足新的领域需要具备诸多能力,当我们认为自己和他人的能力不足以开拓一片新的天地时,我们的情绪、身体和社会关系都会受到影响。
正是出于以上原因,我写下了这本书。本书不会提供解决方案,而是会呼吁人们去询问、探索,最终使自己具备不借助外力也能探索前进道路的能力。这本书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围绕身处转型期的个人、团队和组织的研究展开论述,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本书内容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另有两章旨在帮助读者为独自或带领团队开启寻路之旅做好准备。
第一部分围绕自我调节、复原力、好奇心和概念隐喻理论展开,从现有的参与式行动研究中总结出框架、原则和实践。这一部分中也引入了新的概念,即好奇心冷却期和积极复原力,以此帮助人们在迷茫的转型期缓和应激反应,为过渡期学习创造空间。
第二部分介绍了基于希望理论的框架模型,旨在促进自我意识和自我导向意义构建,探究过渡期学习空间。
第三部分介绍了试验设计的框架,以及通过学习、辨别、选择、确认框架脱离阈限学习空间。另外,本书末尾提供了详细的学习资源和参考资料清单,供有兴趣的读者了解更多关于实践背后的理论。书中的案例全部基于真实事件,其中有些人物使用了真名,有些则是化名。他们的情况各不相同,能够为这些框架、原则和实践成果的形成提供研究素材。为保护匿名者隐私,文中事件已做出修改。
这本书旨在成为一份适用于任何情景的实用指南,无论是社会阶层的变化,还是来自家庭、工作、健康或业务的变化,它都会助你学会如何面对不确定事件,在阀限状态下实现个人发展。我希望这本书可以进一步推动针对新群体的参与式行动研究,鼓舞大家互帮互助,学会在迷茫期适应变化。
罗伯特·麦基(Robert McKee)在其著作《故事》(Story)的开头写道:规则说,“你必须以这种方式做。”原理说,“这种方式有效……而且经过了时间的验证。”在接下来的篇幅中,你会发现,在不确定时学会驾驭变化,并没有什么规则可循。现实情况瞬息万变,我们无法为你找到适用于所有情况的办法,况且这样做往好里说对你们毫无益处,往坏里说则是百害而无一利。因此,我想请你思考停下来,抛出问题,并探索各种可能性的意义,从而帮助你了解如何能够适应21世纪不断变化的生活;我也想请你意识到,匆忙之下做出的决定不一定是最好的,请你看到打开思路,投入时间进行自我反思、意义构建、分辨和探索前路更具价值。希望你找到自己前进的道路,或者像我的朋友兼同事巴哈特(A.M.Bhatt)常说的那样——让你的路找到你。